阮玉华,男,1965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99年7月上海医科大学获流行病学博士学位。 现任职于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CDC艾防中心 及免疫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现从事HIV分子流行病学与耐药检测监测研究,现场调查与基因序列数据集综合性分析及传播动力学数...[详细]
沈干城(1896—1934),上海浦东沈家宅三林塘人。1904年,他在懿德小学读书;1914年毕业于三林学堂;1915年,回到懿德小学任教。1921年,他结识了津浦铁路机厂“中华工会”会长王荷波。受王影响,他决定放下教鞭去当工人,到杭州铁路闸口机修厂当钳工。同年11月17日,《北京大学月刊》发表...[详细]
沈仲彝,1910年出生,上海市崇明县人。1939年2月参加新四军,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1937年10月,沈仲彝参加革命工作。后任大队长、崇明警卫团副团长。 1943年3月起,沈仲彝任新四军苏中军区通海自卫团副团长(汤景延为团长,顾复生为不公开的政委)、新四军第1...[详细]
施奠邦同志1924年9月5日出生于上海崇明县。196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家学,1942年随父行医,从事中医内、外、喉科等医疗工作。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5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附属西苑医院内科消化系研究室,从事肝炎、肝硬化腹水以及其他消化...[详细]
史济湘,外科学烧伤专家,中国烧伤外科奠基者之一。1958年成功参与组织抢救全身烧伤达89%,其中全层皮肤烧伤达23%的烧伤患者。1961年起结合国情建立烧伤专科,建设现代烧伤病房和发展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技术,推动了中国烧伤治疗的总体水平。领导总结出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烧伤输液公式,摸索出大张异体皮...[详细]
孙凝晖,1968年3月15日出生于上海普陀区,男,汉族,计算机系统结构专家,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计算机学报主编。 他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研究工作,牵头研制了曙光2000到曙光6000三...[详细]
苏祖斐,儿科专家、儿童营养学家、医学教育家。参与创建中国第一所儿童医院。她重视儿童营养,首创用鱼肌和鱼蛋 喂养婴儿,研制以大豆蛋白质 为基础的代乳品和强化乳儿糕。拟订中国儿童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儿童营养学。在国内首次用化学疗法治愈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研究了儿童血...[详细]
唐丽玲(1907年2月4日-2007年3月8日),上海名媛,民国时期名噪一时的钢琴家和电影演员。 1907年2月4日,唐丽玲出生在清末上海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其父为建筑学家,其母为清朝贵族。她由母亲启蒙学琴,很小就显露出音乐天赋。 1920年,13岁时的唐丽玲在上海举行独奏音乐会...[详细]
屠开元同志生平(1904-1999) 我国著名医学教育家,骨科学和创伤外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总后卫生部专家组副组长,总后卫生部第六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名誉会员,第二军医大学原副校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屠开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1月24日13时35分在上...[详细]
汪大铭,1919年出生,上海宝山县城厢人。1935年12月参加革命,1938年参加新四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汪大铭父母都是工人。他小学快毕业时,因父母失业读不起书,后来到上海当学徒。“一二·九”-爆发后,他参加上海救国会组织的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更...[详细]
王剑三,又名王剑山,号南冈,原名王鸣岐、王文凤、王毅,1897年出生于江苏省川沙杨园乡金光村(今属上海浦东新区杨园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其父王小魁一辈子给人做木工,其母常年参加田间劳动。1912年,他就读于川沙县二等小学堂(现为上海浦东新区城厢小学),是一个文静持重、成绩优良的好学生。毕业后王...[详细]
汪宁,男,1959年生,汉族。九三学社会员,上海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1982年以来,长期从事流行病学教学、科研和疾病防控工作。 学术成就:先后主持过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传染病专项的艾滋病流行病学等课题,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详细]
王叔咸(1904—1985)上海市人。医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医学系主任、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等。专长内科及肾脏病专业,是中国内科肾脏病学的奠基人,并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主编有《中华医学百科全书肾脏病学》、《肾脏病学》等。 来源:北京大学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详细]
王者兰(1913—1941)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王者兰,生于1913年,原籍上海。王者兰是江上青姑夫朱右村的外甥女,从小就和江上青相识,王者兰在扬州期间,就和江上青在朱右村处同窗共读。江上青聪慧过人,胸怀大志;王者兰美丽出众,知书达理。从童年到少年的共同生活中,二人心中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详细]
吴光田,号心葵,1907年生于江苏省松江县西门外阔街一个富有之家。他的父亲是嘉定县县长吴伯庚,他是父亲的第十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品学兼优,深得父母亲宠爱。他以优异成绩从小学、中学毕业后,顺利地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文科。在学习期间接受进步思想,积极参加爱国-。 1927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从吴...[详细]
吴明同志生平(1928-2005)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原南京航空学院党委书记吴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二OO五年三月一日十七时四十七分在南京逝世,享年七十七岁。吴明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克已奉公、功勋卓著的老党员、老战士,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平易近人的老领导、老前辈...[详细]
吴志强(1960.08.01-),城乡规划学家、工程创新教育学家,上海市人。同济大学城市规划1982年学士,德国柏林工业大学1994年工学博士。城乡规划学理论和工程实践的领军人物,德国工程科学院(acatech)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IVA)院士,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院师(Hon.FAIA)...[详细]
许中明先生1929年9月29日出生在上海市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自幼聪慧好学,1946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经过4年的学习,于1950年秋毕业。1952年11月,许先生被分配到中央广播事业局工作,到1955年10月,先后在翻译科、赴苏广播代表团设计组、专家工作室担任翻译、副科长、室主任,期间...[详细]
杨彭基,航空工程学家,航空教育家。他长期从事飞机设计、制造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航空工程技术人才。他在航空工程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从理论上、物质上、组织上创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学科。为我国飞机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杨彭基,祖籍江苏省嘉定县,1913年7月19日出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