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勃,放射线科主任医师、教授、曾在辽宁医学院附属一院放射科主任、辽宁省中华影象学会常务委员、国家医学影象专业教学咨询中心委员 工作简历:1964年毕业于锦州医学院,曾任锦州医学院放射医学影像教研室主任,中国临床医学影象杂志编委,中国临床医学杂志副秘书长,中华医学论文集副主任编委,中华医学...[详细]
刘佩芝(1890~1968年),又名刘瑶,生于辽宁省金县董家沟莺卧石村。少时在村里读过私塾,14岁到金县天兴福杂货店当店员,做零杂活,代写书信,兼管帐簿。1906年被派到大连天兴福代理店先后担任会计、会计主任、营业主任。1921年担任长春天兴福第一制粉厂经理。1923年担任哈尔滨天兴福第二制粉厂...[详细]
刘清书(1851--?)字秀臣,辽宁省海城县人。由笔帖式投效吉林将军,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首任长寿县知事。 任职期间坚持"有利于民者兴之,有害于民者去之"的主张,走访民众,倾听呼声,悉心治理地方,深受民众拥护。其时,蚂蜒河附近盗匪猖獗,民众不能安居耕种。刘清书到任后,修建县衙和监狱,...[详细]
刘尚清 (1873- ),字海泉。辽宁省铁岭县人。奉天法政学堂毕业,清朝宣统年间任奉天度支使,财政厅科员。曾任东三省官银号总办、奉天省长兼财政厅长。1925年9月任中东铁路公司督办。1926年9月离职。此后历任东北大学校长。北京潘复内阁时任农工部总长。东北易帜后,代表东北进入南京国民政府...[详细]
刘世恒 (1913-1943),辽宁省辽阳县人。1931年高中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1933年2月,考取公费赴日留学生,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特设高等科大学预备班,1936年3月由罗大愚介绍于东京加入国民党。1937年2月同罗大愚、高士嘉、张宝慈等人组织了抗日团体"抗日大联合",为东北留日青年地...[详细]
刘铁城 (1900-1952),字凤石。辽宁省辽阳县人。1923年毕业于南满医学堂。1924年应聘到大连铁路总医院工作。1929年应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教务长李希真的邀请,与张柏岩、贾连元等一道来到哈尔滨,任东省特别区市立医院内科主任,兼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教授。1935年该院由日本赤十字社接...[详细]
刘文治,1941年生于辽宁凤城,毕业于辽宁省戏剧学校表演系,任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员,现为该院院长。中国影视、话剧演员。 1977年,刘文治参加拍摄长春电影制片厂故事片《熊迹》,由此开始了他的电影表演生涯。此后,他在《水晶心》、《失去的歌声》、《寒夜》、《孙中山》等影片中扮演主角或重要角色。其...[详细]
刘兴亚,曾用名张继武,外号刘大布衫子。中等个,漫长脸,公鸭嗓,说话较慢,有板有眼。原籍辽宁省辽阳县二道河子。曾读两年书,后迁居吉林省珠河县,先住铁北区侯林乡,后住铁南区三股流。伪大同元年(1932年),在三股流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铁南区委员会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伪康德元年(1934年),任中...[详细]
刘肇基(?-1645),字鼎维,辽东人。明末抗清名将,以与史可法死守扬州而闻名。 出身于将门之家,祖辈世袭指挥佥事。1634年,刘肇基跟随总兵尤世威镇压中原地区农民起义,战事颇不顺利,后刘肇基接替尤世威,与游击罗岱力战,终于将其击破,升任辽东副总兵、总兵官。1639年,蓟辽总督洪承畴调刘肇基...[详细]
刘忠(1893~1979年),字性诚,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一个小商贩家庭。1913年毕业于奉天两级师范学校音乐、美术专业。1927年考入俄国人在哈尔滨创办的"俄侨音乐传习所",学习声乐,193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1935年应中国共产党员金剑啸同志的邀请,1936年,刘忠指挥排练了大型音乐《沈...[详细]
刘忠民 (1909-1989),曾用名赵福生、老蔡、老杨。辽宁省海城县人。1931年参加反日同盟会,1932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此后,他先后担任汤原中心县委保卫部长、下江特委特派员、富锦县委书记、特派员兼绥滨县委组织部长、下江特委分局组织部长、联军办事处主任...[详细]
李卫国,副院长、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心血管外科学会委员、锦州市心血管外科主任委员、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 李卫国,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并担任锦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兼心外科主任。在从事心外科临床工作的20年间,曾先后...[详细]
李文光 (1911- ),笔名星。辽宁省台安县人。“九一八”事变前,曾在安达县东省特别区第四中学读书。事变后退学。回家参加抗日军队。1933年春应聘,在哈尔滨某小学任教。其间,曾与中共满洲省机关刊物《满洲红旗》经常联系,并以文光的笔名向哈尔滨《国际协报》投寄文艺稿件。同年秋长春《大同报·...[详细]
李希烈,辽西人。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李惟岳、魏博节度使田悦勾结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反唐,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奉诏讨伐,被唐德宗加封为南平郡王,兼汉南、汉北兵马招讨使。六月,李希烈统帅大军进驻随州。时随州刺史刘长卿有诗记其事,称李希烈“问罪襄阳,军次汉东境上”,诗中还记述...[详细]
李希真 (1923-1966),字梦湖。辽宁省法库县人。1923年毕业于南满医学堂,留学德国及瑞士,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26年归国后,就任哈尔滨市立医院道里施诊所所长。1929年初,哈尔滨市政当局接管俄侨红十字医院改为东省特别区市立医院,他兼任院长。为便于临床教学,在他建议下,哈医专由南...[详细]
李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心内科业务指导主任、现担任辽宁省心血管学会委员,辽宁省及锦州市政协委员 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先后两次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心内科及心脏起搏电生理专业一年半时间,1992年赴日本静冈医院心内科研修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1997...[详细]
李玉奇,1917年生于辽北银州城。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医六十余载,工精内、妇、儿科三科,精研脾胃病三十余载。是国家人事部、卫生部遴选全国首批五百名老中医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批获得者),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聘为终身理事。曾任辽宁省卫生厅中医处处长、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附属医...[详细]
李正己 (733-781),本名怀玉,出生于营州(今辽宁朝阳)。高句丽人。唐朝地方割据军阀。初为平卢军裨将,节度使王玄志死后,推侯希逸为帅。上元二年(761)随希逸南迁青州(治今山东益都)。永泰元年(765)逐侯希逸,代为平卢淄青节度观察使,受赐名正己。与田承嗣、薛嵩、李宝臣、梁崇义等更相影响。...[详细]
北京卫戍区原副司令员(副兵团职)。 李钟奇同志是辽宁省建平县建平镇油房地村人,1936年率东北军所部加入红军队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红一军团骑兵团参谋长,八路军副营长、营长、纵队参谋长、团长、大队长,晋察冀军区军政干校副教育长、华北军大校务部长、副教育长,军委军训部军校局副局长、军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