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科(1928~1970年),又名吴登科,金山庵后人。幼年丧父,家庭贫穷,小学毕业便从事农业生产。 1949年9月南靖解放后,吴科积极参加乡政府工作,任过金山乡治安委员、乡长、团支部书记。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乡党支部书记。8月间,庵后、水美民工在兴建石龟水圳、砌造涵洞时,突...[详细]
吴传玉(1928、8~1954、10),祖籍龙溪县角美镇流传村。 1928年8月诞生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沙拉特加镇一家华侨家中。7岁进入镇小学,小学毕业后到省府实龙市就读中学。他自幼酷爱游泳,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学时,参加了华人组织的“国光”游泳队。 1944年,吴传玉参加中爪哇华侨组...[详细]
王玉玺(1928--1946.5) 王玉玺,汉族,中共党员,原籍山东省。1946年初,经北满分局分配到通河县工作,任清祥区区长。区中队由于初建,人员成分不纯,土匪混入,以朴德胜为首预谋叛变。区主任潘恩波与王玉玺已有察觉,以去县开会为名,准备逮捕叛乱匪首,整顿人员。5月17日凌晨,王玉玺等率区...[详细]
王根书,民国17年(1928)生于山西省壶关县东王宅村。1941年,13岁给人当长工。1944年,16岁参加民兵。民国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长、乡党支部书记、区委组织委员等。 1949年随军南下,参加剿匪、反霸、镇反、土地改革等工作。先后任顺昌县第二区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团县委副书...[详细]
孙志忠(1928~1959) 原名进保,西固东孙村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上尉,共产党员,1946年9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参加淮海战役和解放西南、中南、华北化多次战斗。向西南进军中成绩突出,记二等功一次。1949年因工作积极负责,成绩显著,记特等功一次。1951年2月8日,在西南军区军政...[详细]
宋同仁,1928年11月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县(今文登市)铺集镇姚家庄村一个贫农家庭里。父亲除扛活还租种地主四亩薄地;母亲常年讨饭。兄妹五人,他是老大,为维持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六七岁起,就拾草挖菜,并随母亲沿街乞讨。幼年时期经历的两件事使他终身难忘:一件是他10岁那年去地主家讨饭,地主不仅不给,还放...[详细]
申尊茂 (1928-1988年)男 陕西省蓝田人。1954年毕业西北医学院眼科专业。1959年起历任黑龙江省医院主治医师、眼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是黑龙江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青光眼早期诊断方面,开展了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的研究。为开角青光眼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提出眼...[详细]
任西和,1928年12月生于河南省偃师县顾县村。1944年偃师沦陷,日寇洗劫顾县村,任西和难忘帝国主义烧杀抢掠的罪行,对侵略者产生了强烈的仇恨。 1951年五一节,任西和参加声讨美国反动派的-大会,并报名参军。会后回到家里,向年近花甲的父亲任建章讲述大会上抗美援朝、报名参军的动人情景。任西和...[详细]
切·格瓦拉(Che Guevara,1928年6月14日-1967年10月9日)出生于阿根廷的罗萨里奥,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领导人。他参与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政权。在古巴新政府担任了一些要职之后,格瓦拉于1965年离开古巴,在其它国家继续发动共产革命。在玻利维...[详细]
门合(1928~1967)涞源南上屯村人。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8124部队政治协理员,青海军区某部四团二营副教导员。1967年9月5日,门合在巴仓农场执行支左任务和工人一起装置驱云防雹土火箭时,0意外0,门合为了保护在场的27名工人的生命安全,猛扑到0上,...[详细]
麻俊坤,1928年生于内蒙古赤峰市一个贫农家庭。他11岁至19岁给地主打短工、扛长活、作零活度日,受地主剥削、压迫,全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1947年2月,麻俊坤参加了当地的小哈拉道口-队,后部队改编,他在第五十四军一三五师四○四团三连先后为战士、排长等职,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解放战...[详细]
张灿玾(1928年7月—2017年9月),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荣成人, 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94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国医大师”。 人物经历 194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山东省名中...[详细]
吕士才(1928—1979),1928年12月15日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县皋埠镇。他家里曾开小油烛店。10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小油烛店倒闭。1938年,日军占领绍兴,家乡沦陷,他仅读到小学3年级就失学了。为了维持生活,他14岁就到上海方斜路49号的大生烟纸店当学徒,为老板洗衣、烧饭、抱小孩、倒马桶...[详细]
林建中,杉洋村人,生于民国17年(1928年)8月。少年就读于福州三一学校,17岁在福建协和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地下党支部委员,闽东游击队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著名的淮海战役、襄樊战役、渡江战役和进军大西南。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六纵队敌工干事、新华社三兵团川东军区分社记者、等职...[详细]
廖逢卜(1928~1948年)尤溪县中仙乡竹峰村人。 廖逢卜出生在一个农民家里。家有薄田10余亩。父亲廖克好,种田为业,农余从事屠猪,收入尚能维持生活。廖克好为人朴实,待人和气。廖逢卜幼年资质聪颖,父母十分宠爱,8岁时进入竹峰初小,成绩优秀,继而升入井门小学,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取尤溪县立初...[详细]
兰林福,1928年生于顺昌县大历乡丁历村一户畲族农民家庭。他13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为人正直和蔼,又热心于公益事业。1950年,他22岁被选任秀吴大队治保主任、调解主任等职。秀吴大队的丁历、吴地生产队是畲族聚居的山村,又是革命基点村。解放初期,县人民政府经常拨款扶持恢复发展生产,林福深受感动,决...[详细]
黄兆希(1928~1967年),曾名兆瑞,民国17年(1928年)1月出生罗源县起步乡。民国38年7月毕业于福州三一中学。求学期间接触进步书刊,积极参加罗源同学会主办的进步刊物——《弋林》活动,撰写文章抨击时弊,揭露国民党政府。 民国38年8月,解放军长江支队第4大队南下干部驻防三一中学,省...[详细]
黄协荣(1928、11~1949、6),祖籍龙溪县角美镇石美村。出生于菲律宾。出生后不久,父母不幸相继亡故,不满周岁的黄协荣就由曾任菲律宾怡郎市华侨商会会长、爱国侨领的兄长黄协裕收养。1933年,黄协荣随携资回国办实验农场的黄协裕到故乡石美村定居,并在石美小学就学。 1947年2月,黄协荣进...[详细]
黄飞龙(1928~1953),又名德春。长乐乡福塘村人,家境贫寒,出世20天就过继给舅父黄於秀。飞龙11岁时,舅父遭甲长诬陷,坐牢两年,饱受摧残,含恨去世。 1949年,家乡解放,飞龙参加民兵,协助政府收公粮、剿土匪等,工作认真细致,吃苦耐劳,进步很快。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6...[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