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陈斐然 [公元1917年-1989年]

  • 陈斐然(1917~1989),女,平江县思村乡人。1934年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委巡视员、省妇委会委员、新四军副排长、师卫生部协理员、指导员、副科长。军委人武部办公室秘书,解放军总参谋部办公厅秘书等职,副军级待遇。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何冬保 (19...[详细]

陈克寒 [公元1917年-1980年]

  • 陈克寒(1917—1980),慈溪人。1934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进中共创办的红色中华通讯社西安分社工作,次年到延安新华通讯社总社,参与创办《解放》周刊。后在福州、上海、重庆、西安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历任汉口《新华日报》驻华北特派记者、《新华日报...[详细]

陈洪田 [公元1917年-1985年]

  • 陈洪田(1917—1985),海宁长安褚石村人。出身贫农。1954年起从事农作物育种。二三十年间,育成麦、稻、油菜、黄麻等品种30多个。先后向本县及邻近地区提供良种400多万斤,增产效果显著。其中小麦“65白壳”获得浙江省科学成果三等奖,已大面积推广到江苏、上海、安徽、湖北等省市。1960年受聘...[详细]

陈伯西 [公元1917年-1950年,革命烈士]

  • 陈伯西(1917~1950),百丈乡大陈村人。1938年秋,参加广西学生军,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秋,学生军解散,转到广西省合作人员训练班第六期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12月,调榴江县合作指导室工作,以公开身份作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44年秋,日军第二次入侵广西,陈伯西回老家...[详细]

曹子道 [公元1917年-1985年]

  • 曹子道(1917~1985),河南杞县人。10岁学唱豫剧,初工小生,年长改唱须生、老生,以至花脸。“七·七”事变后来陕搭班演出。1950年于三原县接办民众剧社,自任班主。1952年4月率社至西安租场演出。继在东二路一片空地上搭建简易剧场,扎根落户。演艺精湛,能够巧妙地运用假嗓音唱出强硬的高音拉腔...[详细]

毕际昌 [公元1917年-1998年]

  • 毕际昌,1917年生,山西和顺人。1937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时代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在太原参加了当地的牺盟会及和顺县抗战委员会。曾任和顺县武斗科干事、1941年后任中共和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太谷县委书记,中共太原市委委员,中共南下区委副秘书长(地委级)等职...[详细]

朱耀华 [公元1917年-200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朱耀华 原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朱耀华同志1917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县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家境贫寒。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干事、班长、排长、代连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直罗镇、东...[详细]

朱洪山 [公元1917年-1946年]

  • 朱洪山,又名朱树春,1917年8月9日生于浙江省慈溪县更楼村。他11岁那年母亲病故,寄养在上海叔父家中,叔父送他入类思小学读书。 朱洪山从小性格倔强,凡是自己认定的事,就坚持做下去,而且一定做好。他小学毕业后,竟违背叔父要他弃学经商,继承祖业的意愿,毅然离开家庭,在教师的帮助下,到上海虹口栈...[详细]

庄坤 [公元1917年-1984年]

  • 庄坤(1917~1984年),原名庄丕坤,小名霏霏,民国6年(1917年)1月生于泉州甲第巷,为翰林庄俊元曾孙。父庄善欢,曾任厦门电话局局长,在庄坤出世前几个月去世。9岁时其母也病逝,由其大姐及堂兄庄丕启抚养成人。 民国15年,庄坤进小学读书。民国20年,考进泉州私立中学(今泉州六中)。“九...[详细]

钟泗滨 [公元1917年-1983年]

  • 钟泗滨(1917~1983年),厦门禾山钟宅村人。民国25年(1936年)在厦门美术专科学校肄业,后赴上海新华艺术大学深造,对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和西欧的现代美术有过系统研究。厦门沦陷期间,迫于生计,出任厦门第一中学美术教师。民国36年,移居新加坡,任教于南洋美专。到新加坡后,他广泛接触世界文化艺...[详细]

赵北源 [公元1917年-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赵北源 (1917—1964)河北省大名县人。一九三三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七年参加八路军,同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物生平 抗日战争时期,任冀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大名县大队第四中队政治指导员,冀南军区第二支队一大队大队长,第九旅二十六团营长,第一军分区二十六团参谋长、分区武工队...[详细]

詹少联 [公元1917年-200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詹少联,男,(1917—2003)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少将军衔。 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任儿童团团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第75师224团看护长,红26军第78师32团卫生队队长,...[详细]

张尊炷 [公元1917年-1988年]

  • 张尊炷,民国6年(1917年)出生于屏南县漈头村。民国12年举家迁居前塘村,尊炷就读于前塘剑溪小学。不久,因家境贫寒而辍学。16岁随父亲学木工,开始木匠生涯。 1955年,华东地质队在屏南县泮地银墙林勘探铅锌矿,尊炷参加建设厂房、宿舍。旋被推选为脱产代表,负责管理木工工程。 1956年春...[详细]

张蕴钰 [公元1917年-200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张蕴钰 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 张蕴钰是河北省赞皇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游击队队长、独立团参谋长、股长、参谋、大队长、副团长等职,参加了清河、马岭、大陈庄、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副团长、军分区参谋长、旅参谋长...[详细]

张雍耿 [公元1917年-199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空军原顾问。 张雍耿是福建省宁化县石壁立新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宣传员、大队政治委员、科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党...[详细]

张熙和 [公元1917年-1945年]

  • 张熙和(1917-1945),1917年9月出生于广西玉林县大新乡江玄村一个小手工业家庭。1933年春,他考入玉林县立初中就读。1936年春天,玉林初中毕业班的学生奉命参加军训。在军训的几个月里,张熙和接触了进步师生,有机会读到了革命书籍,接受了先进思想教育,初步树立了为抗日救国献身的思想。  ...[详细]

张向善 [公元1917年-199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中国科学院原顾问(副部长级)。 张向善同志是山东鄄城县人,1936年春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省抗敌决死三纵队组织干事、指导员、教导员,太行三分区政治部敌工科科长、武乡县独立营政委,太行三分区决死三纵队决九团主任、政委,晋冀鲁豫军区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等职。1949年后,张向善...[详细]

张挺 [公元1917年-199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张挺,男,1917年生,北京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参谋、侦察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张家口卫戍司令部参谋长、察哈尔军区副参谋长、晋察冀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参谋长、华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参谋长、第十九兵团六十三军一八八师代师长。建国后,历任-情报部...[详细]

张树雄 [公元1917年-1948年]

  • 张树雄,原名宗显,建瓯县吉阳乡人,民国6年(1917)生。3岁丧父,母子均由祖父张衡甫养育,住在县城。树雄幼年就读梨山小学,民国20年毕业,再读南平闽北中学师范科。民国25年任建瓯后街小学教员。民国26年由县教育科选送福州“中心小学校长训练班”进修,回建瓯后任吉阳中心小学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国共...[详细]

张水满 [公元1917年-1955年]

  • 张水满(1917~1955年),曾用名蓄深,云霄仙石村人。民国24年(1935年)秋,他以仙石村(保)保长的身份,为红三团游击队筹集经费,并多次自倾私囊,还暗中组织一些较富有的开明人士捐资、捐粮或购买日常用品等送往乌山游击队驻地。民国30年至民国32年初,游击队物资和费用异常困难,他和保干事等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