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票 (1917~2002)化名卢志,德化县水口镇人。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7月到闽中特委在仙游上湖底举办的骨干学习班学习。1943年10月,配合永德大特派员吴天亮在德化开展革命工作。同年,由吴天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3月,省委机关迁移德化坂里时,负责内外交通联络,后在德化...[详细]
张连泽(1917-1990),通县渠头乡小海子村人。家贫未人校门。15岁始做长工,后赴京谋生。194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47年为该村首任党支部书记,带领贫苦农民开展土地改革斗争,并以贩卖鸡蛋为掩护传递情报。1949年起,历任四区组织干事、五区民政助理、中共通县委员会组织部组织员、一区区委副书...[详细]
张克平(1917-1945),又名张守智,白庙乡大张庄人。9岁入启蒙私塾。民国22年(1933)考入阜阳县立沈丘集(今县城)高等小学。民国24年考入河南省槐店(今沈丘县城)颍滨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的 组织——救国会,次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民国26年颍滨中学成立共产主义青年团,被吸收为首批团...[详细]
张开芳 (1917—1945) 1937年7月,他崖县中学(今三亚一中)毕业后,经史丹推荐,赴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习。结业后,任崖县第四高小(莺歌海小学)童子军教员。他一边教书,一边进行革命活动。 1937年秋末,他和李大和等人发起并组织成立“莺歌海抗日救亡会”,他任会长,郑文泽...[详细]
张金廷(1917-2001),字世乾,又名振华,湖北省武汉东西湖区辛安渡老集人。 出身贫寒,历经坎坷。3岁丧母,17岁丧父(死于血吸虫病)。为治父病,卖掉仅有的房屋,至于成家时,已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所幸13岁时,到孝感城关汤家街油漆名店学艺,3年学徒,3年随店帮工,尽得师傅的真传技艺...[详细]
张江霖(1917.2-1999.10.26)四川达县银铁乡人。原名张有职。1934年1月入团。1937年1月转党。1933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大专学历。 1933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4方面军战士、副班长、班长、教导队学员。1934年7月任川陕苏区红4方面军11师32团3营9连排长、3...[详细]
张红旗(1917-1982),黑龙江省宝清县七区(七星泡镇)二甲小梨树沟子村人。小年家境贫寒,9岁起就给地主放猪、放牛、干零活,12岁当“半拉子”,什么活都干;后来当长工,终日干脏活、重活,累得直不起腰来。 1936年,家乡一带进入抗联队伍,张红旗开始接受革命的道理。最初是为抗联通风报信传递...[详细]
张非垢(1917-1958),字载五,学名福垢,号庸人,改名非垢。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牛城乡郭村岗人。 其父张协焯,为旧式教书匠,一生俭朴,待人宽厚,曾办私塾,在乡里颇有声望。 张非垢6岁入完小读书,12岁入淮阳省立第三中学,15岁入开封河南大学附属高中。 1934年秋,考入燕京大学新...[详细]
张东(1917-1941),又名张芝美,江西省进贤县文港乡张罗村人。16岁考入南昌乡村师范学校。民国26年(1937)“七七事变”后,在南昌加新四军。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随新四军三支队来本县凤凰山一带从事 工作。历任铜陵县抗日运动委员会委员兼组训股股长、中共铜陵县二区区委书记、中共铜陵县委青...[详细]
张德功(1917~1994.7),开封市人。生于木工之家,其父张士林是民国时期开封著名的木工名师,开封城内黄包车的车头大多为张士林和另一位张姓名师制作。张德功少年即随父学艺,后又拜开封市著名的木雕名师赵连城、靳长泰、马有良、李祥(皆开封籍)等学习木雕技艺,亦成为开封著名的木雕名师。1983年参加...[详细]
张春桥(1917年2月1日-2005年4月21日),男,汉族,山东菏泽巨野人。林彪、--集团案主犯。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政委、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他是-成员、无产阶级文革主要策划者...[详细]
于桑,1917年6月生,四川渠县人。曾用名郁朝贵、郁谦。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相当于中专文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公安战线的优秀领导干部、公安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老红军。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详细]
于鹤堂(1917~1941)化名崔冠亚、崔旭。望都建安村人。早年就读于本村小学、贾村高小。1936年河北省立第六中学毕业后考入冀县高级师范学校,与同学邓世藩、赵荣光、张占等组成“读书友”,传阅鲁迅、郭沫若等人的著作,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返回家乡参加革命,在满望特区...[详细]
叶逢章(1917-1942),又作叶逢樟,化名叶南,福建省长汀县汀州镇(城关)人。一九三二年参加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青团,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某部通讯员、卫生员,参加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和中央苏区的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一九三四年十月在第五...[详细]
叶道源(1917-1949),福建省沙县富口乡人。1917年4月出身于农民家庭,1949年2月参加革命斗争,时为闽淅赣边区纵队闽西北游击支队战士,参加了南顺瓯(南平、顺昌、建瓯)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作战。1949年3月19日在富口堆积坑上坪村执行任务时遭受国民党军保安团突击大队的袭击,被...[详细]
姚畊(1917-2010),男,原名曹化鹏,硖石镇人。1938年9月参加革命,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第一二九师政治部宣传队、太行军区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山东运输总公司潍坊直属运输公司副经理,徐州汽车装配厂厂长,浙江省财政厅盐务局人事科长、工业厅工人技校校长,交通部华东第二工程总队副...[详细]
杨萱庭(1917—2006.1),东昌府区东关人。六岁即随当地一晚清秀才学习书法,步入少年每天坚持练习400个小字、50个大字。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范筑先领导的鲁西抗日游击队,战斗间隙仍不忘练习书法。1945年后在济南教书,新中国成立后到北京工作,仍辛勤耕耘、临池不辍书画艺术,颇有建...[详细]
徐清瑞(1917—1968)感恩县感城镇(今属东方县)感城村人。1926年在感城念私塾,1929年转入感恩县第一高小学校读书。1934年高小毕业,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7年7月,任感城村党支部书记。1939年,积极发动青年参加抗日独立队。1940年,日军在感城建立商会,通过秘密活动,使共产党...[详细]
徐庚(1917-1940),原名徐寿庚,字孝刘,号旻天,曾用名吴则持。原籍江苏南京人,后定居扬州。1917年6月21日出生于一个职员家庭。先后就读于南-庙小学、南京安徽中学、扬州县立中学和上海中华职业学校。 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读书时,他和一些同学组织了“读书报社”,并加入“七君子”组织的“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