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郑重(1915~1991年),又名锦章,泉州古榕巷人,民国4年(1915年)10月生。父亲倪志元,曾在武夷山用40多味中药末合和武夷茶末,制成茶饼。后在泉州设鸿记茶庄,销售武夷清源茶饼。倪郑重先后在集美农校、福安茶叶专业学校毕业,曾在崇安茶叶改良场、福安示范茶厂和省农林公司茶叶部担任技术员。 ...[详细]
那保顺,满族。1915年1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复县三台乡三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1918年,那保顺四岁的时候,生母便去世了。后因生活所迫,父亲只好用一副扁担挑着全部家当到阎屯落了脚。在这里,那保顺又有了一位善良的继母。 1925年,11岁的那保顺离开家门,先后在高丽城子毕姓家、傅店史...[详细]
梅光华(1915.3~1976.9)。商南县永青区两岔河人,雇农出身,身材稍低而精干,父母亲过早去世,梅在青少年时代生活贫苦,讨过饭,给地主放过牛。民国二十三年(1934)红二十五军来到商南县两岔河,梅光华积极报名参军,开始了革命生涯。 民国二十六年(1937)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副班长...[详细]
毛诚 (1915-1995),女。原名武文璞。吉林省伊通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9月于中共满洲省委做秘密交通及发行工作。次年冬被派往苏联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1937年归国后,任中共中央社会部秘书长。1945年11月调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社会情...[详细]
马定夫,又名马镇西,号马丁,1915年出生于山西省榆社县东汇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在家乡接受传统的启蒙教育。14岁考入盂社县城高小读书时,即开始接触-、李大钊、鲁迅等先进分子的作品,心中逐渐萌发民主思想和对社会恶势力的反抗精神。在新民中学和友仁中学读书时,因思想进步,经常参加同学自发的斗...[详细]
卢祖恭,别名敬亭,平潭县潭城镇北街人。民国4年(1915年)4月18日生。父卢祖虞,以推销小百货为业。祖恭7岁时,就读私塾,民国14年始进平潭县立兴文小学读书。 民国20年,祖恭小学毕业,进入初中。时值“九一八事变”发生,日军侵占东北三省,激起全国青年的爱国义愤。他与全校同学一起走出校门,参...[详细]
卢仁灿 海军原副政治委员。 卢仁灿是福建省永定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时期,他历任少共永定县太平区委书记、连政治委员、干事、连政治指导员、军委总直属政治处技术书记、参谋、宣传队队长、师政治部副主任兼宣传科长等职,...[详细]
罗壮丹(1915~1987)原名凤苞,生于长乐下坪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罗谷香是大革命时期平和农运中心下坪村农会骨干,姐夫陈彩芹是早期中共平和县委领导人之一。 壮丹8岁在本村私塾就读,10岁因家贫辍学务农。1927年,陈彩芹在下坪村以当教师为掩护开展农运,壮丹始得复学。从此,他受姐夫的影响,...[详细]
罗应怀 北京军区原副政治委员。 罗应怀是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教导队队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四次反“围剿”、西征等战役战斗,参加了...[详细]
卢叨(1915~1993年),广东潮安县意溪西都村人,乳名成南,曾化名卢在祥、王祥、荡波。民国21年(1932年)在广东省立第四中学(即潮州金山中学)读书时,曾参加中共领导的抗日反蒋宣传活动。民国22年冬初中毕业,参加中共潮澄澳(后改“潮澄饶”)县委领导的游击队,负责《红潮》报、《红潮画报》刻写...[详细]
娄学政(1915~1982) 岚皋县城关樟树坪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秋,在兴安师范上学时任岚皋旅安学生会主席,领导学生开展爱国抗日宣传活动。二十六年(1936)一月,学生会创办《晓岚月刊》,他任副主编,以时论、杂文、小说、诗歌等宣传抗日救国的好人好事。四月二十二,发生国民党镇压兴师爱国...[详细]
李忠(1915-1943)八路军冀南军区第2军分区政治委员 原名郑树筠。男,1915年出生,河北冀县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北平参加学生救亡运动,后赴平西参加抗日游击战争。1939年返回冀南,任中共南宫县县委书记。1941年春任冀南军区第2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冀南...[详细]
李正敏(1915~1973)名正堂,字艺华,艺名正敏。陕西长安狄寨小李村(今属西安市灞桥区)人。12岁时考入西安东关毛玉卿所办的正俗社学艺,曾拜高登岳、党甘亭为师。首次登台演出《审余宽》,几忘戏词,难以下场,受师傅严责。从此发愤苦学,很快学会了十多出戏,成为正俗社“台柱子”。其唱腔清脆圆润,刚柔...[详细]
李迎汉(1915~1969) 李迎汉,广东台山人。民国31年(1942)2月毕业于贵阳医学院。他在贵州省立医院工作多年。民国35年到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进修普通外科及胸外科,后在美国亚力山大医院工作半年。回国后在广州两广浸信会医院任外科主任。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初期,他先后兼任广东光华医...[详细]
黎韦(1915~1996年),祖籍南靖县,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棉兰。民国20年(1931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青年救亡协会工厂宣传组组长、陕北公学第十一队队长、指导员、校长办公室秘书、主任、延安马列研究院政治经济研究室国统区经济研究组组长、延安《解放日报》评论部副...[详细]
刘宗璜,乳名瑞生,笔名刘依林、白蓬、黄轲、丁秋野。民国4年(1915年)11月生,祖籍福安溪潭磻溪村,后迁居县城韩阳冠后巷(今为中兴街)。 民国19年宗璜在福安初中毕业后,赴上海光华大学高中部继续学习。他愤恨国民党政府丧权辱国,激于爱国热情,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曾两度去南京-。民国21年冬,加...[详细]
贵州省军区原副政委。 刘振国同志是湖北孝昌小悟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历任报务员、分队长、文书、干事、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股长、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分区政治部主任、旅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西藏军区...[详细]
刘英勇(1915~1990) 乳名天培,原名恩多,字祝三,代号英勇。1915年5月19日出生于南山里(今属解家沟镇)一个贫苦农家。1931年在县第二高小上学时,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浅说》等书籍,受到革命熏陶,参加了农民抵抗苛捐杂税的斗争。1933年11月,由王实诚介绍加入共产党,次...[详细]
刘瑞方(1915—1996)天津市人。回族。一九三六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八年参加新四军。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处干事,连政治指导员,第二团营政治委员,宿县独立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六支队二总队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第四师卫生部副政治委员,淮北军区第七军分区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