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文(1915~1946) 又名张成彦,宁陕县江口乡江口街人。1936年10月在江口参加红七十四师。1946年12月初,第二次解放江口后,在转战途中牺牲于镇安县栗柞坪,时年31岁。 张炳文出身贫寒,1919年随父亲从安康五里逃难于江口安家落户。1934年12 月,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他...[详细]
曾昭墟(1915-1973),江西省兴国县梅窖镇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三军政治部宣传队宣传员,信康赣雄游击大队政治指导员,湘粤赣边游击支队第四大队副政治委员、第七大队政治委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详细]
余宗恺,(1915 — 1942 )化名陈伟达,诸暨城关人。1937年8月,到陕西云阳抗日青年训练班学习。年底,回到家乡,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与郦咸明、骆子桢、王静安等参与组建诸暨抗日后援会。1938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2月,任诸暨县抗日自卫委员会委员。3月底,任诸暨县战时政治工作队训练班文...[详细]
余维新,民国4年(1915)生于南平市土堡菖蒲洋村(今塔前乡菖上村)。其父为山村医生。民国14年春,余维新进尤溪十二都英章小学读书。民国18年考入南平闽北公立中学,次年秋转入建瓯中学学习。 余维新青少年时期就受到进步思想影响,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鲁迅...[详细]
成都军区原副政治委员。 余述生同志是河南省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供给部副政治委员,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长,四川军区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顾问等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详细]
于寄吾(1915—1942),八路军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政治委员。 又名于己午,原名于纪武,字志新。山东烟台市牟平区上庄镇人。1924 年在本村上小学,1930 年考入烟台八中,1934 年考入济南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倾向革命,积极参加进步活动。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详细]
余光茂将军1915年10月生于江西崇义县。1930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红3军团第5师15团排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任第5师15团连政治指导员。到陕北...[详细]
叶荫庭,原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副兵团职)。 叶荫庭是江西省于都县人,1915年出生,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生涯中,他历任战士,排长,连长,学员队队长、副大队长,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军后勤部部长、参谋长,副军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他195...[详细]
叶老洗,女,民国4年(1915)生于南安金淘占石乡(今金淘镇占石村)的一个地主家庭。民国21年由父母包办结婚,因与丈夫感情不和,常住娘家。 民国22年,老冯等共产党员在占石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办夜校,组织农会、妇女会、儿童团,发动农民抗租、抗税,打土豪劣绅。老洗虽然生于地主家庭,但从小与邻居的...[详细]
原工程兵副政治委员。 严庆堤是江西省瑞金县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电话员、排长、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旅政委、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委、济南军区公安军政委、工程兵国防工程设计院政委、工程兵科学研究设计院政委、工程兵政治部主任等职。土地革命战争时...[详细]
杨雅欣(1915~1944年),又名昌维,福鼎县贯岭茗洋半岭头村人,生于民国4年(1915年)7月16日。 雅欣少时聪敏,民国21年因家贫而辍学。翌年随父去福州当筑路工。后因时局动荡随父返乡。民国23年,开始与中共地下党员、表亲王老五(浙江南宋洋人)在鼎泰、鼎平边界进行秘密革命活动,参与组织...[详细]
杨学文 (1915-1935),辽宁省盖县人。9岁时家迁居哈尔滨市。13岁考入铁路学校(华工传习所),1932年加入共青团,担任道里区地下团区委书记,积极从事反满抗日活动。为党秘密传递文件,散发传单。1934年4月,共青团满洲省委遭到大破坏,因叛徒出卖而被捕。敌人对他施以酷刑,令他跪在碗碴...[详细]
杨学诚,1915年8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研子岗杨保益湾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七八岁时入私塾,后来由三伯资助到汉口新民小学读书。1930年他考入湖北省立高中,因经济困难,白天读书,晚上做工。193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一二九运动后,转入哲学系学习。 杨学诚初入清华时,还是一...[详细]
严光,1915年10月出生,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关口村方王寺人。1928年2月参加童子团、少先队、共青团,1929年3月任乡共青团书记、苏维埃常委。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严光历任罗山县独立团排长,红25军第75师第223团连政治指导员、...[详细]
杨杞松(1914-1947),别名杨光辉,化名杨易木,福建省莆田县城郊延寿村人。出生于1914年6月,曾就学于莆田公学初中、哲理中学高中部,期间参加互济会,任莆田中心县总副主任。1934年初考入上海私立职业学校,因参加-被拘捕。此后转回家乡,1938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初期,任中共...[详细]
广州军区原副政治委员。 杨树根同志是江西省樟树市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通信员、司号员、师直青年干事、团宣传队长、政治指导员、师教导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直总支书记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详细]
杨 清 (1915~1983)字天诚,中国现代心理学家。1915年8月21日出生于府谷县深墕村一个自耕农家庭。幼聪慧,能言善辩,争胜好学。本县南高毕业后考入榆林中学。1936年榆中毕业后就读于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1940年联大毕业获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文科檀香山奖学金。1943年...[详细]
杨柳溪(1915~1974年),生于归德里西山前村。毕业于厦门艺术专科学校。初任农村小学教员,民国28年任城厢中心小学校长,民国31年(1942年)任龙溪师范学校文史美术教员。50年代起,先后在集美中学、厦门市区任教。 杨柳溪自幼喜爱诗文书画,勤学苦练,又经艺专深造,诗书画都有较高造诣。尤其...[详细]
杨康华(1915~1991) 杨康华,原名虞焕章,又名杨任康,广东广州人,祖籍浙江。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禀承家教,以优异成绩入读中山大学。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塑像 民国20年(1931)“九·一八”事变后,杨积极参加了中山大学学生发动的反日-活动。其后他决定转读政治系,以寻求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