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丕年,1915年生,陕西省横山县人。1935年4月参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担任少共(共青团)延安县特支少年部长,负责全县少年先锋队工作。1936年12月至1938年任少共延安县委书记(青年救国会主任)。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至1946年4月任延安县参议会参议...[详细]
田佑民(1915~1979),平江县思村乡人。193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在平江参加红军,历任班长、排长、司务长,军需、供给主任、后勤处处长,团参谋长,南京空军交际处副处长,空军场站参谋长、副站长。1959年转业,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天文台党支部副书记、办公室副主任...[详细]
谭文 (1915~1950) 壮族,今合山市岭南镇古城村人。1950年2月,受北泗区公所和当地驻军委任为溯河乡乡长。1950年4月,在执行任务中,不幸被土匪包围而被俘,惨遭杀害,时年35岁。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后追认谭文为革命烈士。...[详细]
宋家培(1915~1945).江城乡西坡村人,中共小江区委领导成员。1938年在合浦一中(今北海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日军侵扰北海,合浦一中迁至小江,他随之回到家乡后,与中共党员,抗日先锋队员和进步师生,举办农民夜校,深入农村演戏、演讲,宣传抗日救亡-。 1940年4月, 小江区...[详细]
史昭清(1915~1995),字剑锋,原名史肇庆,阳泉郊区桥上村人。民国25年(1936)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晋察冀纵队工作员,和顺县和武乡县县委委员兼武装科长,武乡独立营营长,太行三分区武委会军事部长,太行48团参谋长、副团长,第二野战军9纵78团副团长兼参谋长、...[详细]
石世佑(1915~1951年),原义宁县宛田乡瓮潭村人。曾任国民党军营、团长和副师长。 北平和平解放后,石世佑逃回义宁,任国民党义宁县自卫队长。民国38年(1949年)上半年,多次参加对桂北游击队路西支队十二大队的围剿,杀害游击队战士阳武、杜玉奎等。县境解放后, 石世佑率所部上山为匪,自任“...[详细]
申希礼,男,汉族,1915年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洗马堰村。15岁即在获鹿、石家庄等地经商。1946年在石家庄市与曹梦云合开信记杂货店,任经理。1947年石家庄解放后,开办义合电磨、合大电磨,自任经理。同时,任义合信漂染厂监理和合生公砖厂。1952年当选为市工商联主委、市人大代表,并被任命为市工商局...[详细]
秦耀文(1915—1949),化名蔡哥,福利镇渡头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41年在国中简师班读书期间,受进步老师启发,阅读了一些革命书籍,开始接受革命思想。 1944年春, 秦考取桂林师范学校。秋,日军南犯,桂林疏散,随校-贵州。1945年1月,在遵义师范学习。毕业后,到贵州省遵义县排军乡...[详细]
秦力生(1915-1993.12.5)山西孝义人。1935年到陕甘苏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央少数民族委员会回民部部长、中共陕甘宁三边特委白区部部长、陕甘宁边区富县县委书记、洛川特委书记、陕甘宁边区延属地委秘书长、晋绥三地委书记兼第三军分区政委。建国后,历任中共西康区委副书记,中国...[详细]
奇俊峰(1915~1947年) 奇俊峰,蒙古名色福勒玛。1915年生于阿拉善旗定远营(今巴彦浩特)的一个贵族家庭里。5岁时随同姑姑诺月朋到达拉特旗西协理家中生活,改称姑父的姓氏,起名奇俊峰。7岁时请家庭教师教授蒙文、汉文和其它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事业日有所进,读书孜孜不倦,阅读了不少课外历...[详细]
盘天保(1915~1937),瑶族,全县恩德区弄岩中村(今全州县东山瑶族乡黄龙村公所)人。 曾读私塾三年,写得一手好字。其人中等身材,体魄强健。经师传授颇有武术功底。为人机智。虽然年纪轻轻,却已是山寨中极有威望的自然领袖。他愤于当时瑶胞饱受帝、官、封压榨,渴求反抗。后至大源受到瑶民领袖凤福林...[详细]
潘若(1915年7月~1980年10月) ,原名潘儒宗,曾用名白焰。洛阳镇(原宜北县道安乡)文雅村弓洞屯人。 潘若幼年丧父, 母亲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家里,7岁始受外祖父及堂舅莫京、堂兄潘景袍的启蒙教育,读了2年私塾。民国21年(1932年) 考进庆远省立第十一中学。他天资聪颖,勤学奋发, 学习...[详细]
蒙曙光(1915~1950),原名蒙炳,环江县明伦乡下华村人。1938年,考入广西教导队学习军事,结业后在宜山县当 ,不久,到贵州省督军卢焘部任职,2年后升任中尉连长。 蒙曙光在30年代与中共党员覃展认识,并在其帮助下,阅读毛泽东著作及进步书刊,思想觉悟提高。1943年上半年,他离国民党部队...[详细]
蒙世恩(1915~1944) 壮族,今合山市岭南镇里兰村人。民国24年(1935年)毕业于南宁陆军军官学校第14期, 曾先后任国民政府军第31军131师补充团副官,上尉连长,第一营营长。民国33年(1944年) 8月,在保卫桂林战斗中,他率领部属守卫中正桥(现解放桥)附近据点,与日军激战两昼夜...[详细]
蒙炳(1915~1950年1月),宜北县中和乡虎榜村上华屯(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乡吉祥村) 人,乳名蒙善儒,学名蒙炳,后改名蒙曙光。从小勤奋好学,在中和小学读书时名列前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高小毕业后辍学务农。成年后,自愿参加本乡地方后备队训练,练出一手好 法。 民国28年(1939年),...[详细]
马明智(1915-1994),回族,临夏市人。自祖辈就喜花卉,父元阁更是以育花为业,所育花卉临夏八坊有名,马明智自幼耳濡目染,爱花成癖,所育花木为人钟爱。民国三十三年(1944)马步青修建蝴蝶楼时请马明智专司务花,他对各类花草树木均有研究,经他在蝴蝶楼培育的牡丹,姹紫嫣红,品名繁多,多为陇上之冠...[详细]
罗钰如,1915年出生,山西省介休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1933年,罗钰如进入北京大学农学院农化系学习。 1934年,罗钰如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1936年,罗钰如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了“一二·九”和“一二·一六”两次大规模的 -...[详细]
罗大嫂(1915一1974),生于南丹县罗兰乡拉教屯(现属八圩瑶族乡关西村)一个苗族农民家庭,原名吴连英。因她丈夫罗绍华排行老大,且她平日为人正直厚道,与周围群众的关系十分融洽,人们便尊称之为罗大嫂。罗家家境贫寒,靠租种地主的2亩田3亩地,辛勤耕耘,养家度日。由于生活贫苦,罗大嫂渴求翻身解放,...[详细]
陆明才(1915—1948),原名陆启通,曾用名陆健英,别名蓝歌。壮族。双桥乡八桥村人。1936年11月就读于南宁高中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春,考入柳州农业技术训练班,任农训班中共党支部委员并积极组织读书会,发展三名进步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暑假期间,陆明才突然遭到广西-逮捕,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