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喜峰,满族,黑龙江呼兰人。1914年5月23日生于呼兰县孟家乡红旗村一个贫苦家庭。1937年6月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任冀热辽军分区东北地区情报部部长,后到鞍山昭和制钢所当“特殊工人”。1945年组建鞍山第一支人民武装——东北人民自卫军鞍山第一旅,任司令员;后改编为冀热...[详细]
陈展猷(1914—1968),归义镇罗平村人。民国23年毕业于国立广西大学冶金专修科后,先后任邕龙矿务局技士,云南广西采金局勘探队分队长、桂林科学实验馆冶金助理研究员、平桂矿务局营运处长、广西大学冶金系讲师等职。民国37年选派往美国犹他州大学研究院学习。翌年,获该校冶金学硕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详细]
陈宜胜(1914~1937),湖南省茶陵县人。民国20年(1931)年参加湘赣苏区红八军,任政治部秘书、保卫处干部等职。民国23年参加长征,在红六军保卫科供职。“七七”事变后,随八路军120师挺进山西,率359旅战地工作团到盂县开辟抗日根据地,任中共盂(县)平(定)阳(曲)寿(阳)榆(次)五县特...[详细]
陈一帆(1914--1967)辽宁省海城市耿庄镇东耿村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甘做-奴,-关内,先后在北平中学、中国大学读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一二.九"等-,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后在北平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先后担任中共北平中国大学支部书记、北平市委秘书等职务。1937年...[详细]
陈岩(1914~1987),原名义清,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墩头镇人。出生在渔民家庭。1930年小学毕业后,在墩头第二小学任教员。1932年,任墩岭乡副乡长,利用合法身份作掩护参加共产党的活动。同年和马白山去广东省黄埔小学教员训练所学习一年。1934年和史丹在香港华南中学(高中)读书。1935年重...[详细]
陈武英(1914~1989),原名陈元钰,海南省琼海县嘉积镇桥头村人。1930年4月参加革命,任共青团琼东县第二区委员会宣传委员。1932年7月,被捕入狱,坚贞不屈。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出狱后,参加琼崖游击队抗日独立总队,历任中队指导员、大队政治委员、大队长、支队政治委员...[详细]
程宏毅(1914-1997.6.20)山西孟县人。南开大学肄业。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天津市委南开大学党支部书记、学生区区委书记。“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工作,历任五台行政主任公署党组书记;牺盟会五台中心区组织部长、党组书记;晋察冀边区抗战建国学院党组书记,...[详细]
蔡家荣(1914-1994)男,汉族,霍山县诸佛庵人(祖籍在现金寨县)。1930年参加红军,历任部队连长、副营长、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二旅参谋长,后任第二野战军第一纵队参谋长(司令员王树声、政委戴季英,该纵队下设3个旅,旅长分别为皮定钧、张才干、刘吕义,其中第二旅政委为刘健挺,...[详细]
坂本寅吉 (1914~1948),又名蒋贤礼,男,日本琦玉县秩父市蓧原郡人.1914年出生于日本东京都。少年时随父到上海读书,中学未毕业就回日本,当了一名皮鞋工人。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参加了日本地下反法西斯组织——日本反战同盟。不久,被迫入伍,在侵华炮兵部队服役。不久,由于受到怀疑与监视,调...[详细]
1914年6月15日,安德罗波夫出生在俄罗斯帝国斯塔夫罗波尔州的一个铁路职工家庭。1930年至1936年,安德罗波夫先后做过工人、电报员、电影放映员和水手等工作。1936年,在水运专科学校毕业后在雷宾斯克一家造船厂工作,任工厂苏联共青团组织委员。 1937年,升任苏联共青团雅罗斯拉夫州委书记...[详细]
邹问轩 (1914-1966年),原名邹思询,曾用名邹文、邹文宣。江西省余江县人。1914年4月20日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小官僚家庭,从小热衷习文,1934年考入中国大学。 邹问轩在学生时代就接受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1935年,在北京中国大学读书时,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详细]
朱致平(1914—2008),原名朱嗣兴,麻城乘马四乡(现属河南新县)人,1914年2月出生。幼时上过两年私塾,后因家贫而辍学。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在红四方面军第十师二十九团特务连任勤务员、学兵-士。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二、三、四次...[详细]
离休干部、原乌鲁木齐军区政治部顾问。 朱家胜是江西省莲花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革命生涯中,他历任干事、指导员、教导员、游击大队政委、科长、团政委、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新疆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详细]
朱建民,浦城莲塘乡溪洲北山村人。民国3年(1914)生,原姓徐,因排行第六,而名老六,参加红军后改名朱建民。家境清贫,靠帮工挣钱糊口。民国20年在溪源的撑源岭纸厂做工时,受到共产党的教育。同年7月参加工农红军,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任副班长,在崇安、浦城一带坚持游击战争。民国27年2月,闽北...[详细]
朱光 原基建工程兵副主任。 朱光同志是山东聊城人,193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任东北抗日联军副团长,1935年受党组织派遣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8年底从苏联回国后任军事教员、副营长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后参与组建延安炮兵学校,任总...[详细]
周毅,又名韩效舜,1914年生于山东省淮县一个贫农家庭。1939年,参加中共领导的八路军。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队副指导员、指导员、华东后勤政治部-科长、福州军区后勤部南平转运站政委等职。周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战斗,荣立过二等功和三等功,并荣获过三级独立自...[详细]
原舟嵊要塞区副司令员兼司令部参谋长(副兵团职待遇)。 周明国是湖北省大悟县四姑镇周家湾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他历任战士、营长、参谋、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参谋、支队参谋长、独立大队政治委员、大...[详细]
周乐生(1914~1941),原名周宝弟。祖籍浙江龙泉,出生于福州。兄弟3人,乐生排行第二。父行医为业。民国4年(1916)前后,周全家移居邵武。不久,又移居建宁。乐生五六岁时,其父在永安入狱,从此下落不明。乐生全家在其舅父(种菜、砍柴为生)帮助下,艰难度日。乐生念过2年私塾,后来又就读于华美小...[详细]
衷侠生(1914~1957) 原名衷世任,白河县城关人。民国二十年(1931)兴安师范肄业,继读湖北省立第五中学(在襄阳)。在校期间接触进步青年和刊物,思想渐趋进步,读蒋光慈的小说《纪念碑》后,慕名小说中主人公“侠生”言行,遂改名衷侠生。 中学毕业回家执掌过一段其父开的“乾顺正”药铺,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