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尧(1913~1990),原名伯尧,广东东莞厚街人。1926年随父迁居广州,1931年初考入广东军事政治学校(燕塘军校)。1935年10月加入中国青年同盟。193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0月,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后,成立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任队长。随后,与活动在宝安一带的张广...[详细]
云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离休干部。 王银山同志1913年7月出生于四川省江油县一个佃农家庭。1935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夜袭阳明堡”、“百团大战”等著名战斗、战役,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淮海、...[详细]
王晓(1913~2013.03.11),男,山西省定襄县人,海军后勤部原部长,正兵团职离休干部。1933年参加革命,1937年11月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队长、大队长、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分区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临县、水堡、李丹楼、郓南、湖西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详细]
王世中(1913~1985年),闽侯县(今福州市区)人,为王仁堪后人。民国19年(1930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化学系。民国23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任职于南京卫生实验处及兵工署应用化学研究所。民国26年,赴德国留学,入基森城利比希大学农业化学系。民国29年,获博士。翌年回国,历任国立云南大学农...[详细]
王明扬(1913~1942年),原名炳康,浙江省宁波市人,生于民国2年(1913年)。2岁时举家迁沪,幼年求学于上海九亩田万竹小学。毕业后入南市大南门民立中学就读。其时,受革命思潮熏陶,追求进步。民国2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为革命奔波,常通宵不归,其父为之担忧,...[详细]
廷懋 内蒙古军区原第二政治委员(正兵团职待遇)。 廷懋同志出生于沈阳市一个蒙古族家庭。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先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廷懋同志上大学期间,参加了“一...[详细]
铁 钢(1913—1987),原名马俊生,黄陵县隆坊西寨子村人。1931年,铁钢开始在黄陵高小读书,在地下党员吴敬西老师的领导下,从事抗日宣传活动。铁钢1937年参加革命,在红军“中、宜、洛办事处”工作,主持隆坊抗日救国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详细]
田锡侯(1913~1969) 乳名述祖,又名富民,武关街人,卒业于陕西省立一中。旋入其父好友宋天才(江西人)师长所办之军官学校,毕业后任中尉连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返乡任武寺乡训练国民兵教练,结识共产党员周宝航、杜景、王士哲,并聘此3人亦为该乡国民兵教练,受训者500多人,大多初步接...[详细]
陶敬之,又名陶叔琪,1913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重庆一个店员家庭。30年代初,陶敬之在京沪求学时,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上海商学院毕业后,1935年秋陶敬之回到重庆,经同学温田丰介绍,进《商务日报》当记者,在副刊版与王达非合编《国际时事周刊》。后来他又在《商务日报》本市版“公共园地”(服务版)...[详细]
苏一凡(1913~1983),七里村乡苏家芽原人。1935年7月,参加革命,是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陕北根据地保卫局、西北保卫局边区保安处科员,延长县保安科科员、保安处检查站站长、保安科科长,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局长等职。忠于治安工作,经受生死考验,为开辟革命根据地,巩固红色政权做出重大贡献...[详细]
孙友雄 (1913~1940)字光远,府谷县麻地沟人。少时,读完小学,因家境贫寒,其父打算让他弃学谋业,他不从,便只身外出,考入完全官费的绥远省立中山学院,旋又考入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骑兵科。毕业后,分配陆军第38军,后转赴南京任防山装甲兵团警戒排排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友雄任国民党陆...[详细]
孙新仁(1913,1948年),原名孙广债,木兰县孙殿甲屯人。幼年在木兰县万宝私塾读书,18岁时在木兰县-任秘书,19岁422岁在黑龙江省警备传习所学习,22岁至24岁在北平郁文大学学习。 孙新仁1933年在北平参加爱国救亡运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间曾两次被捕入狱,在狱中达4年之久...[详细]
施脓禄(1913~1933年),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于福安溪柄镇田头岗村,后嫁到霞浦与福安交界的南溪村。 民国22年(1933年)初,马立峰、施霖等到南溪开展革命活动后,她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0月2日,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在南溪召开会议。叶飞、詹如柏、施霖三人先抵脓禄家。随后小郭等...[详细]
邵江海(1913年—1980年),漳州虾仔巷人,系漳州地区主要剧种——芗剧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戏剧协会会员,市文联副主任,原漳州市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1960年曾出席全国第三届文代会。 邵原籍同安县,家庭贫困,只念过二年小学,就去卖冰棒,做泥水小工、当小贩。民国16年...[详细]
邵洪生(1913~1948﹒4),河北卢龙人。 1942年秋,八路军在滦东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邵洪生参加了民兵。日本无条件投降后,邵洪生参加守河防民兵游击队,屡立下战功。1947年冬,邵洪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3月下旬,为配合东北战役,邵洪生所在部队奉命攻打夏垫。战斗于4月2日晚1...[详细]
阮英平(1913~1948年),原名兰茹,又名阮玉斋,1913年9月24日出生在福建省福安县黄岐乡顶头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读过两年私塾,在一家饼店当过学徒。在闽东水陆交通重镇——赛岐“旭记”茶行当茶工时,他结识了茶行木工、共产党员陈洪妹。陈洪妹是赛岐附近象环村人,他领着阮英平秘密开展农-动。1...[详细]
阮吴近(1913~1936年),原名国藩,又名吴润,字明介。民国2年(1913年)出生于周墩(今周宁县)玛坑乡东坑村的贫苦农家。幼年因家贫只读过一年私塾。 民国23年,参加安德县游击第一支队。同年受中共组织派遣,回乡发动群众,建立革命团体。民国24年,被任命为周墩第五区游击队第二支队队长。是...[详细]
阮平(1913~1970),原名阮金团、又名阮金庭。思林镇坛乐村平乐人。 1927年,受思林县农运和农军斗争的影响,开始参加一些农运活动。1929年参加思林县农民民赤卫军,跟叔叔阮殿煊当勤务兵,参加过打土豪、攻打思林县城等战斗。12月11日参加百色起义。 1930年2月,红七军在隆安战斗失利...[详细]
阮汉清(1913—1984),湖北省通山县黄沙铺镇毛坪村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鄂东南指挥部第三医院所长,湘鄂赣军区卫生部卫生科科长、卫生部部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