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成畅(1913-1938),福建省福鼎县叠石乡水仓村人。入伍后任红军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闽东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战士。1938年在安徽反“清乡”作战中牺牲。...[详细]
贾健夫(1913~1941)又名贾子音,乳名茂尔。望都固现村人。8岁入村中小学读书,12岁考入望都城内高小,15岁进县简易师范学习,开始接触革命思想。翌年毕业后,在二十里铺村小学教书,年底回本村任教,课余办起了农民夜校,教农民读书识字,向农民宣传进步思想。1938年初,结识来望都开辟抗日工作的刘...[详细]
胡志发(1913~1940)曲阳宿家庄村人。早年赴开滦赵各庄煤矿做工,并成为中共地下党员。1938年春,与节振国一起参加开滦煤矿大 。夏末,随冀东特委领导周文彬、积极分子王家义等到迁安、滦县、丰润等地开辟抗日根据地,任四总区区长。常和节振国一起行动,并介绍节振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0月,...[详细]
胡炎中(1913—1931),安徽霍邱人,中国共产党党员。3岁丧母,10岁丧父,由婶娘抚养。早年受进步思潮影响,思想倾向革命。1930年5月,他毅然告别新婚燕尔的妻室,报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随-战皖西革命根据地,参加苏区多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作战勇敢,屡立战功,由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逐渐成长...[详细]
胡定华(1913—1993) 汉川分水鲜鱼沟村人。1926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担任分水区团委书记。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9师青年干事、警卫营班长、连长;红6师机械连排长、连长、特务连连长。1935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担任359旅营长...[详细]
花其南(1913—1934),汉族,籍贯是安徽霍邱,牺牲日期是1934年7月,历次与敌战斗中,果敢顽强,英勇杀敌,屡建战功。四川巴州与敌战斗中,身负重伤而牺牲。 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参加革命,并于叶集一带开展地下革命活动,经常和地下共产党员廖杰吾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夜晚外出贴标语、散传...[详细]
刘树藩(1915―1940),安徽六安人。1928年投身革命。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任红四方面军师少共书记。后随军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调新四军工作。1939...[详细]
黄仁和(1913-1945),又名黄函,福建省晋江县内坑乡白垵村人。193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白垵支部组织委员,以收购碎银为掩护,联系贫苦农民,宣传革命道理。1932年冬任白垵农会主席,1934年任中共官桥区委委员,带领农会会员和农民赤卫队、红军游击队开展土地...[详细]
黄景文(1913—1983),惠阳县澳头镇人。民国21年(1932)入广州黄埔海军学校。民国28年(1939)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地下党广东高州专署学生总队总支组织委员,遂溪县二区区委委员、吴(川)廉(江)特派员。民国33年(1944)7月任南路人民抗日游击队长。民国34年(1945)5...[详细]
黄华(1913年1月25日-2010年11月24日),曾用名王汝梅。河北磁县人,中国外交家,燕京大学毕业,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外交部部长,宋庆龄基金会主席。 物生平黄华同志1913年...[详细]
黄高宏(1913—1936),又名高岩。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一九一三年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红九军骑兵团团长。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于甘肃古浪战斗中牺牲。 来源:白银市图书馆...[详细]
何胥陶(1913-1945),原名何本金,福建省福清县江镜镇人。1930年毕业于福州国学专修学校。在学期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以大家公子身份和“自卫”为名,组织武装农民。1934年初任中共福清县委委员,参加组织和领导“龙高-”,组建红军游击队。同年7月,在组织动北西亭-...[详细]
韩仁和(1913—1941),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参谋长。 出生在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一户普通的朝鲜族家庭。自幼机敏聪慧,家人节衣缩食,供他读完高小,成绩优秀,但终因家道贫寒而辍学。1926年,投身东北军当兵,不久,升任班长。1933年,受部队中从事地下工作的中共党员的影响,他的民族意识和爱国...[详细]
龚献斌(1913~1982),菏泽市何楼乡龚庄人。出身贫农。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 在抗日战争时期,龚献斌在菏泽县离明区做地下工作。后历任区联合会副主任、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历任菏泽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积极带领党员和群众参加民主革...[详细]
葛启(1913~2003)原名葛善举,字启秀。望都西阳邱村人。1929年考入河北省立正定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即接受进步思想,1930年12月因参加 驱赶 校长受到破孩,1936年8月毕业后在望都县第一高小任教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葛启投身抗日。1938年1月任望都县路西区自卫会主...[详细]
高景芝(1913—1966),1951年11月至1952年8月任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女,吉林德惠人。1933年就读于北平燕京大学,1934年入清华大学。1935年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7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江西...[详细]
范宗先(1913~1979)定兴人。1941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体育系。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体育师资训练所教师、武昌体育专科学校副教授、湖北教育学院体育科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中师范学院体育系主任、教授,武汉体育学院教务处副主任,田径球类系主任、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编有《体育统计学》、《体...[详细]
樊子诚,曾用名樊献庭、樊信,1913年10月出生于沾益县白乡中心村一农民家庭。 樊自幼好学上进,读小学时品学兼优,深受其舅父、进步教师温培群的喜爱。在其舅父的影响下,他积极参加演出进步戏剧,唱革命歌曲,宣传反对封建礼教、破除封建谜信,号召妇女不缠足,提倡男女平等以及摧毀家乡寺庙里的菩萨和神像...[详细]
杜新波(1913~1982)曾用名杜骏彬。安国人。1932年在保定第二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9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冀中民军干校指导员、民抗军政治部 科长、河间县政府教育科长、九专署实业科长、冀中行署实业科副科长、七专署秘书主任、冀中贸易管理局副局长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