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吉林省>

韩仁和

[公元1913年-1941年]

韩仁和为[公元1913年-1941年]

  韩仁和(1913—1941),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参谋长。
  出生在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一户普通的朝鲜族家庭。自幼机敏聪慧,家人节衣缩食,供他读完高小,成绩优秀,但终因家道贫寒而辍学。1926年,投身东北军当兵,不久,升任班长。1933年,受部队中从事地下工作的中共党员的影响,他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与日俱增。同年5月,在中共地下党员曹国安、宋占祥等策动下,韩仁和所在的伪迫击炮连起义,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迫击炮大队,韩仁和仍任班长。193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文笔出色,当年9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成立后,他被调到独立师任秘书。从此,便一直工作、战斗在军长杨靖宇身边。
  韩仁和跟随杨靖宇征战在白山黑水艰苦的抗日战场上,他的政治水平和军事才干迅速提高。1934年11月,被任命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部秘书长。1936年7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他任第一军秘书处长。在军部,韩仁和主要负责政治宣传和通讯联络,当时,除极重要的文件由杨靖宇亲自起草外,多数文件都出自韩仁和之手。他同时还协助杨军长研究决策全军的军事行动及战略战术,协助他指挥作战,并跟随他转战吉林、辽宁两省二十余县,历经大小上百次战斗,成为杨靖宇的得力助手。
  1937年7月,在兴京(今辽宁省新宾县)黄土岗子附近的大瓦子沟战斗中韩仁和左手和左眼负伤,他忍痛坚持作战,以致左眼失明。战斗结束后,他坚决不肯离队休养,继续参与指挥战斗。10月31日,在宽甸县双山子与四平街间毙伤日军水出大队长以下四十余人;12月初,又在本溪县南营房、雅河口等地痛击日伪军。此后,随杨靖宇率部北上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以老岭山脉为依托开展抗日游击战。
  1938年3月,韩仁和参与指挥袭击老岭隧道工地,毙俘日伪军近百人,缴获大量粮食、布匹。随后,又陆续参与指挥新开河、太平沟、蚊子沟等战斗,给敌人沉重打击。
  1938年5月,韩仁和参加了抗联第一路军总部和中共南满省委在辑安老岭召开的会议,会议决定从抗联第一军第一、二师抽调部分兵力补充第三师做西征的准备。任命韩仁和为第一军第三师政委。不久,原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程斌叛变,西征计划被取消。第一路军改编为三个方面军和一个警卫旅,韩仁和被任命为第一路军总司令部参谋兼警卫旅政委。同年8月,他率警卫旅参加长岗战斗,歼灭伪军索旅第三十二团。12月,与杨靖宇带队突袭桦甸县柳树河子敌军,毙伤敌百余人。1939年4月,随杨靖宇率部进攻大蒲柴河,歼灭日伪军二百余人,缴获大批军械物资。5月,率警卫旅第一团攻入会全栈,占领敌人一处弹药被服仓库。
  1939年,东北的抗日斗争进入了异常艰难困苦的阶段,敌人对抗联第一路军的进攻尤其疯狂,担负保卫总部任务的警卫旅自然成为敌人攻击的主要目标。韩仁和率领警卫旅在此期间却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一年间共缴获轻重机 三十多挺, 三千多支,手 数百支, 二十余万发。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保障了杨靖宇和第一路军总司令部对全军的指挥。1940年,敌人调集重兵将他与杨靖宇带领的部队包围。韩仁和不顾自身安危,在濛江县青江岗与杨靖宇分手,率警卫旅六十余人,佯作杨靖宇主力,大张旗鼓北上桦甸,将敌人的部分兵力引走。
  杨靖宇殉国后,韩仁和率警卫旅转战于五常、穆陵、宁安、汪清等地,先后指挥韩仁和了五常香水河子、汪清大兴沟、宁安鹿道、镜泊湖北湖头等战斗。
  1941年3月,韩仁和率警卫旅九名战士在宁安县镜泊湖上湾沟与日军发生激战,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韩仁和牺牲时年仅28岁。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