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林(1912~1931)金寨县花石乡七邻湾人,民国17 年(1928 年)打入六保联络自卫团,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六区-后,任六区工会委员兼第三乡工会主席。民国19 年春,调任皖西北道区工会委员长。秋参加工农红军,后任红四军十师二十八团政委,转战光山、麻城、沂水、太湖等地。民国20 年(193...[详细]
叶笃义,安徽安庆人。1912年1月出生于天津。1930年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入燕京大学。1934年燕京大学政治系毕业。1936年10月与兄弟叶笃庄等在天津合办知识书店。1944年曾加入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同年9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被选为民盟中央委员。1945年4月在北京筹建民盟华北总支部,任民盟...[详细]
姚汝崇(1912年——1941年),新兴镇姚家村人。黄埔军校第十期毕业。曾任国民党八十军一六九师四九四团第二营少校营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十月,随军率领该营前往中条山平陆县东北张(店)茅(津渡)大道,抗击日本侵略军庄山旅团牛尾国成大队。民国三十年(1941年)元月,日寇华北派遣军司令部集...[详细]
姚传芗(1912—1996) 男,江苏吴县人。昆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1921年8月入苏州昆剧传习所,从名旦许彩金等习艺,专攻作旦、贴旦。出师后,与周传瑛等组织“新乐府”、“仙霓社”,为发起人之一。后由著名学者张宗祥等人资助,再拜名旦钱宝卿为师,《牡丹亭·寻梦》、《疗妒羹·题曲》获其真传。...[详细]
杨作材(1912~1989),派名杨克穆。城山(原东庄)镇杨草湾人。著名建筑家杨达聪幼子。幼年在当地读私塾,后入小学,1928年于九江光华中学读完高一后考入武汉大学文预科,后考入武0律系,并于1936年毕业,获学士学位。乃入上海吴淞扶轮小学教书,并参加国难教育社。抗战爆发,杨作材返九江家中,并...[详细]
杨庆福(1912~1941),男,1912年5月出生于东海县石榴镇东安村。1941年9月22日加入中国0,同年9月27日,在团林战斗中牺牲。牺牲前任五十七军独立旅一营营长。 1941年9月26日凌晨,驻桃林镇的一个日军小队和伪军百余人,向我根据地边沿村庄抢掠。我五十七军独立旅研究,决定伏击歼...[详细]
徐德建(1912~1968),曾用名徐德鉴,当涂县石桥乡起垅村人。8 岁开始读私塾,17岁初中毕业时因家境困难而辍学。21 岁在油坊做工。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德建怀着满腔民族仇恨,投身抗日。他先参加国民党川军余宗诚部,后来发现该部队所作所为与抗日背道而驰,便很快退出了该部队。民国26 年(1937...[详细]
许道珍(1912~1969)广德县誓节渡人。早年在安庆、上海等地中学读书,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经常参加当地学生的爱国活动。民国17 年(1928 年)在安庆加入共青团。民国19 年冬,他回到家乡参加皖南红军独立团,担任过共青团广德县委巡视员、红军小报等职。广德-失败后,先后在东流(今东至县)、广...[详细]
熊发庆(1912~1932)金寨县人,民国18 年(1929 年)11 月参加六(安)、霍(山)起义,在六安六区苏维埃做保卫工作。民国19 年5 月,编入红一军三师任团长。民国21 年冬在川陕根据地作战牺牲。 同年(公元1912年)出生的名人: 蔡家帜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张希...[详细]
侨贤谢金栋 阮道明 文 谢金栋的父亲谢树坤,连江县城关西北街人,于1912年8月与胞兄谢树德赴新加坡谋生。1921年,谢金栋出生在新加坡小坡勿拉士巴沙律。伯父谢树德当过船员、水手长,后经商。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谢树德积极响应侨领陈嘉庚成立“抗日救国筹赈会”的号召,...[详细]
亓象岑 1912年10月出生于莱芜鲁西村。 1927年,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莱芜城育德小学高级班。 1930年插班改入济南育英中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济南学生赴南京-活动,并卧轨向- -。 1932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平大同中学高中部。 1935年参加“一...[详细]
吴素行(1912~1987)繁昌县新港镇人。他一生从事中医临床、中医理论教学和中医文献编研工作。曾参与《十部医经类编·灵枢》、《中医临床手册·儿科》的编写,著有《中医学概论》等。1978 年以来,担任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委员、安徽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主任、教授。同年(公元19...[详细]
吴健雄(1912.5.31-1997.2.16),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美籍华人,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世界物理女王、 之母、原子核物理的女王、中国居里夫人、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毕业...[详细]
吴琛(1912—1988) 男,导演。原名吴朝琛,笔名魏于潜、殷鸣慈等,江苏省无锡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肄业于大同大学。幼时经常随戏迷的父亲看京剧,学生时代受到爱国、民主思想的熏陶和鲁迅、邹韬奋等文坛名家作品的影响,走上了从事新文艺之路。1933年5月参加...[详细]
魏远奎(1912~1937)金寨县人。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红军,在红三十二师医院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提升为红四军十二师医院政委。民国21 年10 月随主力红-移,进入川陕。民国24 年参加长征。后编入西路军,民国26 年在甘肃倪家营子与国民党军作战牺牲。 同年(公元1...[详细]
魏希文 (1912年4月10日~ 1989年3月4日)湖北通城人 -新闻局少将, 教育专员,作家。中央軍校訓政研究班一期,國防研究班七期畢業。曾任《北方日報》副刊編輯,平津-學生訓練班教官、軍委政治部上校股長、少將科長、貴州輜重兵學校政治部主任,在上海創辦《中學生》周刊,「民間知識」社社長,春潮...[详细]
汪堃仁(1912.4.23-1993.9.18),生理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安徽休宁人。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949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发现刺激狗迷走神经中枢端后,脑垂体后叶细胞发生变化...[详细]
汪光焕(1912~1942)原名王灼群,又名王易,芜湖县湾 镇人。“九·一八”事变,他在南京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修业,参加抗日救亡-。12 月17 日,南京惨案,同 搏斗,身负重伤。“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他和旅外青年筹款支援十九路军抗日。民国22 年(1933 年)春,汪光焕在中央大学加入中...[详细]
王凤余(1912~1968)出生于金寨县面冲乡陆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民国18年(1929 年)在家乡参加农-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 年(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军分区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型关大战和淮海叶围战斗中,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四平街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