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华(1912—1959),翁源县坝仔镇茶园乡人(今蓝河村)人,九三学社成员。王在县立中学毕业后,于1935年考入上海宪兵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南京宪兵部,历任班长、排长等职,1939年退役返乡,其时正值国共联合抗日时期。他回乡后,积极参与参加抗日救国组织,宣传抗日救国主张,教群众和学生唱《义勇军...[详细]
谭丕桓(1912—1997),广西玉林市谭屋村人。1935年,在广州参加“一三·九”抗日爱国-。1936年1月参加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救国五人团”。1936年下半年转入广东襄勤商学院读书。1938年11月,随广州抗先队转移到广宁、四会、三水等地。先后任中共广宁县委宣传部长、中共四会县委书记,194...[详细]
汤祖堉 (1912-1997) 湖南旅美联谊会名誉会长,经济学家。 湖南省大庸县(今张家界市永定区)人,1912年生于大庸县北固乡岩口村。慈利县中学初中毕业,湖南省立第一中学高中毕业,18岁考取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由朋友推荐,先在南京蒙藏委员会任秘书,后调-...[详细]
唐自安 (1912-1982)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湘潭县(今株洲县)人,1912年11月出生在湘潭县一个中农家庭。1922年入公祠完小读书三年,后辍学随父种地。1930年夏,因-地主盘剥诬为“匪”,-离开家乡,入国民党鲁涤平部队当兵。同年12月,随...[详细]
谭光(1912.9~1991.4),又名谭秉国,原籍广东佛山高明,生于广州市河南宝岗。1938年7月参加抗日民族革命斗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历任广东高明民众抗日自卫团小队长、副中队长,中共高明二区委书记,广州市游击区二支队四大队小队长,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珠江纵队第三团一连连长,广东人民抗...[详细]
孙望 (1912~1990) 江苏常熟人。民盟成员。1937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历任南京金陵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中文系主任,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名誉主任。民盟江苏省委、南京市委委员,江苏省高校语言文学教学研究会第一、二届会长,中国作协江苏分会副主...[详细]
宋治民(1912—1988)河南省固始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县独立团特务连司务长,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二二五团营部书记、代政治指导员,红十五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通信营政治教导员兼通信队政治指导员,...[详细]
容兆珍(1912-1987年),祖籍龙坛村,民国元年(1912)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市。祖伯父容泗馨曾参加太平天国太平军。父亲容嵩光于清光绪七年(1881)赴美国,后在美加入同盟会,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容兆珍从小就受革命思想的薰陶。 在美国史丹福大学获取硕士学位后,任美孚石油公...[详细]
邱创成 (1912—1982)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炮兵司令员。 湖南省平江县安定镇人,1912年8月出生于平江县安定桥一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马日事变后,任平浏游击队通讯员。1928年7月平江起义后,任红五军二纵队五大队司号员。跟随彭德怀上井冈山...[详细]
欧阳源(1912~1986),河源县叶潭儒步村人。1938年参加广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在能溪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能溪乡抗日先锋队副队长、中共五华县岐岭区委书记、东江纵队第五支队政治部-部长、中共河源县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河源县委委员、河源县抗日自卫大...[详细]
欧阳文 (1912—2003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解放军报社总,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湖南省平江县人,1912年1月出生于平江县三市镇一个农民家庭。1928年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8月参加红五军。1931年3月加入共青团,同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红军师政治部宣传员...[详细]
欧钊(1912~1975),人称金鱼钊,原籍广东顺德县陈村,世居广州西关和坚里(今龙安里)。13岁开始学玉雕,其师傅林鸿光是当时玉器行业的大师,因出产花鸟、狮子等工艺品而驰誉同行。欧钊学艺专心、刻苦,学师4年,颇受器重。40年代,玉器行业能造立体玉雕的人不多,为雕凿出逼真的玉石金鱼,他购买真金鱼...[详细]
钮祜禄·常保是和珅的父亲,为人中正平和,做官清正廉明。 钮祜禄·常保(1712—1760),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鄂罗尔善子,和珅的父亲。世袭三等轻车都尉。由于其堂叔阿哈顿色在跟随康熙皇帝出征准噶尔时英勇阵亡,特赐予常保为一等云骑尉。乾隆下江南时,常保随行保驾到福建。因福建封疆大吏无作为,乾...[详细]
穰明德 (1912-2000) 交通部部长助理,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江西省莲花县人,1912年10月22日出生于莲花县坪里乡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入当地私塾读书一年。辍学后当学徒。1927年10月参加少先队,任莲花县少先队队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任莲花县区青工主任...[详细]
马大农( 1912~1974),连平县油溪大塘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马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随叔父以铸造铁锅、犁头为生,学得了一门好手艺。成年以后,他便自立门户铸造铁锅、犁头。由于平日在实践中不断钻研、改进,故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好、信誉高,畅销于县内各区及和平、河源等地。 1...[详细]
马璧 (1912-1985)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湖南省湘潭县人,1912年4月4日生于湘潭县茶恩寺镇一个普通农家。1932年执教于小学。次年从事写作.1942年任湖南省教育厅专员,后任国民党政府-编译局上校专员。不仅在文学、哲学、诗词方面造诣较深,而且在美术、外文方...[详细]
路一 (1912~1997) 原名吴路一,笔名路一农、路易士。河北蠡县人。中共党员。1932年毕业于泊头市省立第九师范学校。历任北方左-,《荒草》、《熔炉》周刊及《文学导报》双月刊主编,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总,《红星》、《火线》杂志主编,抗战学社社长、主编,冀中文建会副主任,中共胜芳市委书记...[详细]
鲁突(1912—1977),原名陈木见,别名陈飞鸿,新铺镇黄虞村人。他出生于印尼。在印尼华侨学校读小学。1931年回国后,梅县东山中学及省立五中(梅州中学)读书。1934年考入广东省地政养成所学习测绘专业,后又考入国民党中央军校广州分校地政班,结业后分配到广东南海县土地登记处,1938年1—8月...[详细]
罗宝瑚(1912-1951年),中南乡河圩人。私立广州大学法学士毕业。曾任国民政府中央军校第六分校政治教官、一五七师及四十六军政治部中校科长、广西省立第一中学教员和阳春春湾菁苹中学校长。民国34年(1945年)后,历任本县第三区区长、联防主任,曾率领联防队到先农乡袭击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破孩解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