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韶关市> 翁源人物

王国华

[公元1912年-1959年]

王国华为[公元1912年-1959年]

  王国华(1912—1959),翁源县坝仔镇茶园乡人(今蓝河村)人,九三学社成员。王在县立中学毕业后,于1935年考入上海宪兵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南京宪兵部,历任班长、排长等职,1939年退役返乡,其时正值国共联合抗日时期。他回乡后,积极参与参加抗日救国组织,宣传抗日救国主张,教群众和学生唱《义勇军进行曲》、《 口对外》等抗战歌曲。后因不满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的政策而意气消沉,闲居在家。不久,又以服务桑梓这宗旨,发动当地群众,创办乡村小学。
  1948年初,翁源坝仔镇茶园乡乡长兼自卫队长包绍羲,邀请王出任该乡自卫队大队副大队长。王接邀请信后心里极为矛盾。当嘛,自己不愿为国民党卖命;不当嘛,又怕乡长找自己的麻烦。在这犹豫不决之际,王找到了当地游击队负责人。游击队同意王上任,并要求王做到如下几条:一、不要做有损人民、有损革命的事;二、尽快把这支队伍争取过来,掌握在自己手里;三、尽力协助游击队开展活动。王愉快地接受了上述条件。上任一年多,王掩护并营救了丘保祥、刘亚美等一批游击队员,保证了游击队员、地下交通及武工队员的安全;通过联系人,不断为游击队传送国民党方面的情报;秘密为游击队输送了一批批0弹药。
  1948年8月,王协助游击队攻打曾屋楼、钟屋楼和坝仔乡公所及其自卫队的主要据点,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地方势力的嚣张气焰。
  1949年5月初,经当地游击队第四大队负责人研究,并报请北江一支队三团负责人同意,王于5月11日晚率部起义。当晚,王发布命令,全队50多人携带 械投奔游击队驻地,受到北江支队全体同志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
  起义后,王被任命为北一支队三团副营长。王的军事素质好,英勇善战。受到上级的多次表扬和嘉奖。
  1949年冬,王被保送到广东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粤东军分区任副营长,因王要求回乡未到职。1959年,王在家病故。


  坝仔镇   坝仔镇位于翁源县东北部,占地面积38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7万多亩,耕地面积5.6万亩,毗邻始兴县、河源市的连平县和江西省的全南县,距县城龙仙23公里,省道S244线、S245线贯穿镇境;镇辖22个村委、2个居委会及联办林场、牧场,有33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52728人,其中农业人口48954人,是翁源县边陲重镇。 坝仔镇为做好翁北片现代特色农业生态…… 详细++
同年(公元191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