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玉华 (1912-1942) 原名耿环,河北省遵化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任晋察冀军区13军分区11团政委,由平西开赴冀东途径平北赤城县四十里长嵯一带,被日伪军包围。突围中负伤饮弹自尽,壮烈牺牲。时年30岁。...[详细]
甘涛(1912~1995) 著名民族音乐家。江苏南京人。他自幼学习民族音乐,聪颖过人,少年时被誉为“南胡圣手”。民国21年(1932)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肄业。翌年进入中央广播电台工作,先后任音乐组组长、广播乐团团长、指挥、二胡独奏家兼教授。新中国成立后,甘涛先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南京分校、南京大...[详细]
伏嘉谟(1912~1997),又名壮猷,派名辉荣,今汨罗市黄柏人。民国2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政治系,后任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少校秘书、江西四六补训处少校秘书,上校书记长。33年任长沙《市民日报》社长,36年后任湖南地方行政训练团秘书长,国民党湘阴县党部书记长、县参议会参议长。1950年去台湾,任国民...[详细]
冯增敏(1912~1971),女,海南省琼海县阳江镇美党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任共青团乐会县(今属琼海县)委员会妇女干事。1931年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第一排排长。1932年春,任女子军特务连连长、女子军特务连第一连连长,率部掩护红军主力...[详细]
范若愚(1912-1985)山西五寨人。教授。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五寨县区委书记、晋绥边区二专署秘书主任。1948年入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马列学院、中共中央高级党校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主任,国务院总理办公室秘书,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详细]
方海春(1912—1970),遂安八都(今属淳安大墅镇)人。早年在遂安小学、严州中学读书,1929年去上海,先在沈钧儒主办的上海法学院附中就读,后入本部学习。在校时与共产党的 组织“社联”交往,1931年加入“社联”,次年转入上海新华艺专,加入“美联”。1933年东渡日本,进东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详细]
方璜(1912~1968),名永璜,字磻溪,今岳阳县新开镇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土木工程系。先后在陕西省水利局和湘、桂、滇缅、平津等铁路局从事技术工作,参加以上铁路的选线、初测、工。后任丰台、山海关桥梁工厂工程师、段长、总工程师、厂长等职,潜心钻研铁路桥梁科学技术,如质如期完成武汉、南京长江大桥钢梁...[详细]
段 云(1912-1997.1.9)山西省蒲县人。1933年毕业于山西法学院政经科,同年赴日本明治大学经济系留学,1937年4月回国,参加牺盟会投入抗日工作。曾任蒲县自卫总队指导员、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宣传部科科长。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西北行署经济总局局长,中共晋西区委政策...[详细]
董浩云(1912-1982),又名兆荣,定海城关人。是原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之父。早年就读于定海中学。民国十七年(1928)考入金城银行航运业训练班。毕业后派往金城集团所属天津航业公司,后任天津通成公司运输部经理、金城银行船务部经理。期间被推举为天津轮船同业公会常务理事、副会长。民国二十...[详细]
邓辰西,又名晨曦、肇祥,1912年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市周家庄。年轻时期领导-,1936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历任牺盟会晋城县特派员、中共晋城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安泽县和和顺县长,太行第七、三、五行署副专员和专员;冀南银行太行区行经理和石家庄市生产推进社主任、华北供...[详细]
陈公亮(1912—1984),名铮,小名铁生,字公亮,绍兴人。1928年,人私立华北大学。1933年,人东京法政大学。1937年归国后,历任湖北省政府专员、浙江省政府五区税务处长。1940年,升任贸委会驻第三战区代表及闽、浙、皖、湘等五省总视察。1943年起,任财政部处长、局长,中央印刷厂总经理...[详细]
蔡柏春(1912~1987),字庆云,自幼随父学医临诊开业,民国19年(1930年)自行开业行医。50年代初邀集中西医同道组织提篮桥区第二联合诊所。1958年调进提篮桥区区医院任中医科主任。1983年成立虹口区妇幼保健院任中医科主任医师。蔡继承蔡氏女科传统,对不孕症、习惯性流产、子宫功能性出血、...[详细]
臧庚 (1912-1945) 籍贯江苏,1940年3月,任朱湖乡乡长,5月任青阳镇镇长。1942年入党,1944年夏任泗灵睢县民政科长,在执行任务时,因 打完而被俘,1945年9月壮烈牺牲。...[详细]
上海警备区原正军职顾问(副兵团职待遇)。 宗凤洲1912年8月出生于河北省藁城县一个农民家庭,一九三七年在家乡组织抗日游击队,一九三九年改编为八路军。一九四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平汉抗日游击纵队团长,新编第十旅二十九团团长,1941年任太行军区第六军分区参谋长、司令员。解放战争...[详细]
北京军区后勤部原副政治委员。 朱玉学同志是湖北省麻城市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了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排长、队长、副营长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营政治教导员、组织科长、保卫科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太行...[详细]
朱虚之(1912年2月—2000年11月),原名朱文麟,学名朱雯,亦作文林,浙江临海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东北野战军通信工作的主要创始人和组织者之一,中国地空 部队建设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1955)。 1931年8月参...[详细]
朱学勉,原名应端贤,1912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城一个穷苦读书人家庭。是著名画家应野萍先生的胞弟。 朱学勉的父亲应桂磬是前清秀才,为人慷慨正直,爱诗能文,工书法,以教书为业,安贫乐教,淡泊明志。他的这种秉性,对朱学勉的成长颇有影响。 1925年朱学勉高小毕业的时候,家庭的厄运接踵而来,“...[详细]
卓还来,1912年5月6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一户官宦之家。祖父于清光绪年间先后中举人、进士。卓还来幼年笃诚好学,12岁以前已读过许多经史典籍,且能写文章。在北平汇文中学毕业时,他因成绩优异被保送燕京大学。在大学期间,他主修政治,尤其注意国际法,英文基础牢固;之后又学习法文,不到几年,门门功课皆精...[详细]
朱凝(1912~1980年),又名婉然、宛如、醒民、若萍,女,泉州北门后孝悌巷人,民国元年(1912年)生。父兄旅居菲律宾经商。朱凝青少年时在泉州培英女中、晋江乡村师范学校读书。 民国18年,朱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共青团),在青年反帝大同盟中任组织委员,参加秘密活动,刻印并散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