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章绵(1912-1949),福建省闽侯县大湖乡岭头村人。1912年5月出生,1948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城工部古田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古林罗连(闽清、古田、林森即今闽侯、罗源、连江)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9年5月,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主力进军福建,闽淅赣边区纵队组织...[详细]
张增敬,字慎之,汉族,生于1912年4月,河南省内黄县人。1934年7月参加革命,193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革命后历任豫北团特委负责人,濮内滑边工委书记,冀鲁豫特委委员兼特委青工部长,中共濮内滑中心县委书记,冀鲁豫省委第三特委书记,冀南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冀鲁豫四地委副书记,八地委...[详细]
张时超(1912-1970)。原名明厚,湖北随州何店人。 1935年考入武汉大学攻读英语。参加学校举办的抗日战争问题研究会。 1937年底,聆听董必武在武大作抗战演讲,后弃学参加抗日活动。 1938年1月,回随县组织"随县抗日救亡剧团",到随北、随中地区进行抗日文艺宣传。同年11月,...[详细]
张少寅(1912-1950),张佩峰之子。民国19年,张在贵池县中读书时曾参加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贵池县委宣传委员。次年,中共贵池党组织遭破坏,张少寅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叛党,获释不久,张即参加了国民党,在贵池县党部从事“肃反”活动。其间,张少寅仗其父张佩峰的势力,日渐被国民党情报机构重用。...[详细]
张开发(1912-1984),湖北襄阳人。20年代初,随父迁居铜陵县朱村乡。1953年参加工作,成为市消费合作社的正式职工。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车间副主任、市商业局革委会委员、市食品公司党委委员、商店主任等职。在近30年的工作中,任劳任怨,几十年来,很少休过节、假日,为保证一些重要...[详细]
张继周(1912-1946,民国元年(1912年)出生于绥化永安正黄旗前小五屯(现跃进大队)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少年时读过一年私塾。青年时,学会炸麻花、打果子等手艺,并以其小本经营为生。 1946年,永安建立了农会,张继周任本屯的武装队长。一次,他带领武装队保护区土改工作队肖杰团长和四区的干部...[详细]
张金雄(1912―1937),福建省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参加革命,曾任红五军团14师45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会师后编入红四方面军,此后随红四方面军继续长征。1936年三大红军主力会师后...[详细]
张国祥(1912-1932),又名张梦凭,郎溪县涛城镇人。民国15年(1926)入广德安徽省立第十二中学读书,不久辍学回乡。17年入宣城省立第四中学。18年暑假期间经李允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年12月,参加了宣城庙埠武装暴-动,暴-动失败后被捕,解至安庆陆军监狱。 在狱中,张国祥备受种种...[详细]
张福升(1912―1934),福建省上杭县通贤乡人。1929年6月参加上杭武装-,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乡少年先锋队队长,红12军第三纵队政治部宣传员,红12军第36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红5军团第34师政治部特派员、代理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详细]
张定贤(1912—1932),安徽省六安市独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参加革命,曾在红四方面军第4军11师任团长,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1~3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于湖北黄安县作战中牺牲,年仅20岁。...[详细]
张纯武(1912—1944),湖北天门拖市镇王福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本地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夏秋间,从延安抗大毕业回来的方尚武派胡汉屏在拖市一带发展党组织,他担任地下联络员,并于1939年8月加入党组织。1940年秋冬天门县行政委员会建立后,派任赵家渡口税务组长,1941年任青山联...[详细]
张伯权(1912—1994) 又名维和、维民,汉川沉湖镇刘洲村人。1930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七期步科,陆军大学第17期。曾任国民党军队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上校团长、少将副师长、师长、十七兵团少将参谋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曾先后参加长城古北口战役、武汉会战、第三、四次长沙会战,与日本侵略军作...[详细]
俞圣生(1912-1949),福建省沙县夏茂镇西街人。1948年3月参加革命斗争,时任闽浙赣边区闽西北游击支队沙县大队队员,参加了南顺瓯(南平、顺昌、建瓯)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围剿”作战。1949年5月在沙县高桥执行任务时被国民党高桥保安队抓捕后杀害,为人民解放事业壮烈牺牲。 ...[详细]
尤玉堂(1912-1945),化名陈玉堂,福建省莆田县人。1935年参加闽中红军游击队常太支队,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闽中红军游击队主力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尤玉堂奉命留在闽中游击区,任中共莆田县委委员兼常太区委书记,发动莆田沿海农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国民...[详细]
雍文涛(1912-1997)1912年5月生,贵州省遵义县板桥场人。1950年6月任东北计划委员会物资分配局局长。1995年离职休养。是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中共十二大代表,中共十五大列席代表,中共第十二、第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97年9月7日因病在广州逝世。 ...[详细]
叶易轮(1912—1989),原名育生,惠阳县秋长镇人。民国20年(1931)入广州黄埔海军学校。民国27年(1938)赴延安参加革命。民国31年(1942)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科长、中央军委一局海军组组长、吉林军区警备旅作战科科长、独立第六师第十八团政治处主任、吉林军区...[详细]
叶生章(1912-1941),福建省龙岩县白沙乡郭畲村人。1936年参加红军游击队,参加了闽西苏区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1月随所在部队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战士。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突围战斗中牺牲。经历历史事件: 皖南事变 (公元1941...[详细]
叶启存(1912-1935),福建省南安县金淘乡占石村人,菲律宾归国华侨,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叶飞的二哥。1912年出生于菲律宾,1920年随父回国在厦门求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秋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干事。1929年4月受组织委派回乡办学,以此为掩护联络周边进步青...[详细]
姚士旺(1912~1978) 原籍横山县,1936年逃荒落脚于今安塞县坪桥乡窑沟村。解放战争中,踊跃支前抬担架,参加过青化砭战役。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1978年任中共窑沟生产大队支部副书记、林场场长。 士旺从54岁起步,造林不止。在无资金无住房,自己采籽育苗的困境中,带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