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就义为乡亲 许爱国,漳州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生父曾水根,母亲许氏。家庭穷困,不满周岁被送进孤儿院,后由九湖乡农民陈榕抱养。 养父、母死后,许爱国到表兄阮石象的船上干活。阮石象是中共的地下交通员,他家的船是地下党活动的据点之一。从此,许爱国同地下党有了接触。 1...[详细]
熊善隆(1911—1942)又名刘荆洲,字盛甫。平阴县人。1930年12月升入聊城省立第二中学。1934年考入曲阜省立第二师范。1937年夏毕业后到高小任教。不久因日军入侵,学校停办,他返乡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活动。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中共平阴县第一届委员会成立,任...[详细]
辛俊卿(1911—1941)原名辛哲允。肥城县大辛庄(今属肥城市)人。1929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九一八”事变后,他参与组织学生-,并带领学生卧轨截车,赴南京国民党政府-。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考入北京大学,参加了反帝-,在--中他负伤被捕入狱,后经组织营救出狱。1938年1月,山...[详细]
谢挺宇 (1911~2006) 笔名谢德毅。浙江武义人。中共党员。193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文学院。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延安新华社译电员,辽宁省政府外事厅秘书,齐齐哈尔市政府外事科副科长、市政府工业局局长,沈阳市作协青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阜新市文化局副局长,辽宁省作协副主席,省...[详细]
萧淑芳(1911—2005) 女,祖籍大涌南文村,清宣统三年(1911)8月出生于天津。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名画家吴作人夫人。二叔萧友梅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两位姑姑都是杰出的音乐家,姐姐萧淑娴是知名音乐理论家,堂妹萧淑熙(萧友梅第七个女儿)是美籍生物学家。 15岁时,二叔萧...[详细]
萧琼芝(1911—1996) 女,小榄人。出生于富商家庭,青年时学习护理,成为护士,民国27年(1938)由香港到惠州淡水,在151师随军服务团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后因病转回小榄疗养。 1939年初,中山县青年抗日先锋队第二工作队、中山青年抗战救护队到小榄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与弟弟萧庚流...[详细]
夏佃元(1911—1953)沂水县夏家官庄人。1951年他成立变工组帮助农民发展生产。 翌年引进“金皇后”玉米,科学管理,合理施肥,亩产达350公斤,对玉米良种的推广起了示范作用。同年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 ...[详细]
伍孟昌 (1911~2006) 笔名孟昌。广东台山人。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国文学系。1932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历任复旦大学中共地下党团书记,贵阳国际医疗队翻译,桂林广播电台,重庆苏联驻华大使馆新闻处编译,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成员,《文学译报》杂志主编,上海时代...[详细]
吴甲寅(1911~1939),金坛县(今金坛市)白塔乡人。19岁于常州辅华中学毕业后,即回庄城初级小学执教。后被校董事会推为校长。不久将初级小学扩建成高级小学。民国26年(1937年)冬,为防止土匪骚扰,他倡议建立自卫团,被推为首领,不久发展到20多人枪。同年6月下旬,陈毅率新四军一支队到达延陵...[详细]
吴渤 (1911~1984) 笔名白危。广东兴宁人。大学毕业。1929年入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学习,参加中国革命人道互济会及左联新木刻活动,历任兰州市《战号》旬刊主编,重庆育才学校教导主任,上海文学工作者协会专业作家。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编译《木刻创作法》,著有长...[详细]
王之凤(1911—1936)绰号老黑。海阳县小纪区(今海阳市小纪镇)石马村人。193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夏到招远县成立党支部。1936年9月被捕,在狱中威武不屈,视死如归。同年10月18日,英勇就义。 ...[详细]
汪雅臣 又名汪景龙,生于1911年,祖籍山东,幼年随亲人来五常县民意乡卞家围子定居。 汪雅臣小时候只念一年私塾,后因家境贫寒而失学为地主放猪。15岁时,离家去苇河(今尚志县境内)当伐木工人。1928年,由于不堪忍受林业工头的-跑回五常县境内,被当地土匪"保胜"(东双胜)队收留。1929年东...[详细]
王兴芳,1911年7月出生在山东省潍县(今并入潍坊市)的一个农民家庭。他7岁读私塾,两年后就读于当地小学。1924年1月,因家贫离校当学徒,先后在胶东招远金矿、渤海湾轮船公司、龙口海港码头当矿工、水手和码头工人,靠出卖苦力维持生计。这时,王兴芳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经常阅读一些进步刊物,逐步懂...[详细]
王树芝(1911—1967)沂水县胡冈岭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沂水县乡长、区长,沂北县县长、中共沂北县委书记、莒沂县委书记等职。1952年后历任洪山煤矿党委书记、淄博市劳动局局长、淄博市副市长、淄博市革命委员会常委等职。 “文革”中遭破孩,1967年11月去世。1978年7月,中共...[详细]
王荣基(1911—1944)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大桥村人。中共党员。1928年参加革命。曾任晋冀鲁豫边区抗日军队某旅政委。1944年牺牲于鄄城。 ...[详细]
王墨山(1911—1979)苍山县人。1935年入北平大学农学院学习。1938年在家乡组织抗日武装,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办事处副主任、沛滕边县县长、临城县长、华东三纵后勤处长、临安军分区副司令员,军委后勤学院科学研究部技术研究室主任、副部长,济南军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副参...[详细]
王汉勋(1911~1944)。宜兴闸口乡楝树港人。民国21年(1932年)在上海大同大学理科毕业后,放弃出国留学和谋事的机会,毅然报考笕桥航空学校。毕业后,于民国23年2月去意大利航校进修低空攻击,兼习空降。后来又到美国进一步深造,掌握全面的飞行技术,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全天候飞行员之一。民国26...[详细]
王福溢(1911—1970)安丘县大尚庄村人。自幼好学。1928年考入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1934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留校任病理系及内科助教,后去邹平县代理县卫生院院长。他深感中国寄生虫病患者之多,山东又为黑热病高发地区,故立志钻研寄生虫学。1942年赴印度加尔各答学习疟疾防治。1944年又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