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继乾(1911~1931),生于盐城,祖籍句容县。烈士。民国17年(1928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夏,担任中共盐城县委委员,负责全县青运工作,并在盐中、职中、时化、景鲁等中学学生中建立读书合作社,发展成员50~60人,阅读为反动当局所禁止的进步书报。同年秋,骆根据中共盐城县委指示,把党的...[详细]
罗成文(1911~1959),壮族,欧洞乡欧洞街人,自幼聪颖,性格开朗,好交朋友,他个子高,故人称外号长子。曾在私塾读五六年书,后转入庆远闲城小学就读。因兄弟多,家庭贫困而辍学,在家协助父母亲务农和经营小生意。后来得到同街柯连琨先生的热情帮助和辅 导,加上勤学苦练,文化水平提高很快。同时得到...[详细]
李绪三(1911.5~1976.8),原名孔令视,别名孔思明,河南省兰考县小宋乡小宋村(原考城县三区小宋集)人。 1921年就学私塾,1931年考入开封东岳中学,1934年毕业回乡。1938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在冀鲁豫三省接壤的考城边区进行抗日活动。1939年1月间,李绪三被抽调到冀南特委驻...[详细]
刘云瀚,江西大庾 ,1927年8月南京中央军校第七期工兵科,后长期担任参谋工作,曾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战、武汉会战和鄂西会战,历任国军11师参谋长,18师副师长,5师师长,远征军副参谋长,11师师长等职务,1945年6月任八十六军中将军长。1946年任整编八十六师师长。1948年6月底八十六师恢复...[详细]
刘同方(1911年~1943年) 又名刘炘,化名杨化南。南乐县北五花营村人。1929年8月,考入大名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曾参加中共 组织反帝大同盟和读书会。在中共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刘同方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冬,刘同方担任七师党支部书记,组织学生-,在学生中发展积极分子入党,扩大党员队...[详细]
刘宏声,男,汉族,河北省抚宁县周村人,生于,1911年7月。家境贫寒,8岁就给人放羊,17岁到沈阳一家帽店当学徒工。1943年在抚宁县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人民武装部长、区长、区委书记。1949年随军南下,留陕州地委任土改工作组组长。1951年6月,受政府委派到义马组建"义马建新煤...[详细]
林培华(1911—1986) ,武鸣县太平镇人。壮族。家境清贫,父亲被恶霸地主杀害,3亩田地被地主夺去, 全家7口逃到深山居住,靠卖柴、挖山薯度日。林培华从18岁起就到地主家打长工、做短工。 1949年冬,武鸣解放,共产党把他从苦海救了出来。从当村农会主席,到成立全乡第一个互助组,他工作成绩...[详细]
李雷炎(1911-1939)原名李辉、又名李树。黑龙江海伦人。 1931年参加抗日民众自卫军。 1932年返海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3年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海伦县支部成立,任书记,领导组织抗日游击队。后奉派到珠河(今尚志县)、哈尔滨、上海等地工作。 193...[详细]
凌荣炳(1911—1946),荣炳乡蒲村人。10岁给地方放牛,16岁外出打短工。民国31年(1942),挺进江南的新四军,在茅东地区组织雇工会,凌带头参加,任会长,不久参加共产党,任村党支部军事委员、宝南区锄奸干事。当年底,他曾孤身一人打死直溪桥日军哨兵。日伪“清乡”时,带领民兵,火烧西畅至石...[详细]
李嘉言(1911~1967),字慎予、泽民,笔名高芒、景卯、家燕、常山、慎予,武陟县布庄村人。是当代著名的古典文学家、教授。 李早年在河南沁阳省立第十三中学、开封省立第二中学和开封国立河南大学预科读书。中学时代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担任开封团市委书记,因从事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在狱中...[详细]
李德英(1911.8~1997.7),字济民,济源市轵城镇石板沟人。北京大学毕业。1938年日军入侵济源后,烧杀淫掠,生灵涂炭,致使众多灾童饥寒交迫,-辍学。他在有关方面和人士的支持下,利用赈灾款在张庄办起"济源灾童-"(后改称济源儿童-),并任副院长,具体负责-的生活和教学。当年收纳难童300...[详细]
廖明(1911—1988)江西省安福县洲湖镇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0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省政治保卫队侦察员、中队长,红六军团第十八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湘鄂川黔军区龙桑独立团政治委员,红六军团第十六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十八师政...[详细]
梁游(1911—1994),原名梁增璠。南宁市人。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左江支队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中共左江工委副书记、书记,广西龙州专员公署专员,政治协商会议自治区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 梁游入党不久,遵照党组织的指示,以南宁上国镇镇长的公开身份,进行上层...[详细]
蓝信祥(1911~1963年),壮族,原名樊敬寿,1911年生于宁江乡尚宁村板社屯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有兄弟四个,信祥排第四。少时,父母双亡,他跟随二哥到城厢街打工,由于家道清贫,无钱娶妻,1933年到城厢街上蓝家人赘,改名换姓为蓝永清。夫妻俩除了酿酒还做 粉摊,生意越来越旺,资金也逐年增多,...[详细]
季广根(1911~1942),又名如彬,扬中县庆隆乡392圩埭(今八桥镇庆丰村)人。季秉性顽劣,少时即是当地无赖。20岁始学中式裁缝,后去上海做西式服装。季到沪不久即与上海滩的流氓、地痞鬼混,拜帮会头子为师。 1937年季从上海回到扬中,先投奔惯匪薛德裕,后加入伪军,当上扬中县伪 ...[详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覃秀华。壮族。1911年5月1日生于广西东兰县第三区板坡乡却里屯一个贫农家庭。8岁起入学读书,初小毕业后辍学务农。1925年入韦拔群在东兰县北帝岩创办的广西农-动讲习所学习,次年结业回乡后参加东兰农民赤卫军第1团,投身当地农-动,保卫家乡。1929年12月随赤...[详细]
胡溱魁(1911~1972),东沟乡高行人,胡氏妇科第十八代传人。自幼从父习医,壮年医术益精,远至江西、四川、黑龙江等省病人,闻名咸来求治。1953年在高桥区首创收费低廉的普通门诊,为低收入病家服务,受到卫生局的称赞。同年参加黄浦区卫生局举办的“中学西”进修班,临诊糅合中西两法,使妇科病治愈率更...[详细]
洪天寿(1911~1967),原名洪添寿,字仁山,句容东昌乡裔庄人。5岁入本村私塾就读,后转入句容代用小学、县立初级中学,由于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深得教师器重。1931年秋,曾先后担任县立女小教师和谢巷、裔庄小学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一支抗敌自卫武装,保境安民。 19...[详细]
何运洪,江西省吉水县人,1911年出生。1925年参加农民协会,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特派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