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洪清(1911—1990)湖北省汉阳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参加宁都-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团第十五军政治部干事,十三师三十七团连指导员、团政治委员,红九军团敌军工作部部长,红四军敌军工作部部长,第十师政治部主任,...[详细]
王海青,1911年生于山西省芮城县杨家庄村。他本姓杨,在幼儿时期即给王家庄舅父家承嗣,取名王海青。1930年他在运城山西省立第二中学读书时,因闹-被开除,后又到绛州中学。王海青毕业后因父母双亡,无力继续求学,经同乡尚因培介绍,到太原的山西烟酒统税局当职员。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曾受晋绥...[详细]
王国昌(1911~1978) 化名老朱,出生在旧城一个贫农家庭,幼年聪明好学。高小读书时四叔父赠他一本《-》书,他十分欣赏,不时苦读,颇受影响。 1925年,他与同学郭延年于城里高小组织了童子军,领导少年操练,宣传反帝反封建。当时,省立绥德师范(四师)和省立六中(榆中)派学生来吴堡宣传革命思...[详细]
王光宇(1911—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副军长。 原名明堂。1911年生于吉林省德惠县。早年在哈尔滨第一中学就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离开学校,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2月,积极支持本县组织的抗日义勇军吉北支队,为扩大其影响多方努力。1933年春,离家去哈尔滨寻找中国...[详细]
王光力,原名博纲,又名章明,清宣统三年(1911)生于长汀新桥乡。民国十八年(1929)八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汀东农民-,表现突出,被选为汀东代表。出席闽粤赣三省共青团代表大会。二十一年(1932)五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汀东县、福建省苏、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任巡视员。 民国二十三年...[详细]
王波,原名王慕禹,1911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绣匠屯。自幼聪敏好学,因家境贫寒,由岳父家供其读书。1931年王波与苏雪金完婚。婚后他更加发奋苦读,立志当一名作家。 1931年,日本侵略者挑起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强占沈阳城,进而侵占东北三省。血气方刚的王波痛记沦陷之耻,愤然离别故土,-关内,...[详细]
王燮(1911~1933)字仲融。陕西洋县人。1929年考入洋县中学,受中共党员教师尚辛友、阎灵初等影响,阅读进步书刊,参加-。翌年转入汉中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小组长。奉中共陕南特委指示,与同学、中共党员王辛德、赵文藻等负责书写、刻印、发送党内文件和宣传材料,常常通宵劳作,黎...[详细]
田雪萍(1911~1986年),厦门人。民国26年(1937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获理学士,同时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博士。同年为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及助教。民国31年为北京中央医院妇产科主任,民国34年为北京大学医学院妇产科临床教授,民国38年为上海圣约翰大学...[详细]
谭生彬(1911~1980),字志博,安沟乡阿青村人。幼年在本村读书。在延长县第一高小上学时,他广泛阅读《新青年》、《向导》、《马克思主义浅说》、《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民国十六年(1927)4月,经董耀卿、胡金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入冬,成立共青团延长县特区...[详细]
汤能金(1911~1937.4) 蒲溪镇东升村人。 民国21~22年(1932~1933)在安绥军沈玺亭部当兵。民国25年(1936)参加何振亚领导的陕南游击纵队。26年(1937)一月二十六日,何振亚率部离开陕南时,汤能金所率领的游击队因外出执行任务未能随部北上,被留下来担任陕南人民抗日第...[详细]
孙文采(1911-1977),江西省瑞金市人。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获得中国少将军衔和获二级八一勋章军人。 1911年出生于瑞金大柏地元坑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详细]
孙拴定(1911~1948) 史官乡孙家山人。1946年8月14日参加革命,共产党党员,澄城游击队队员。1946年冬,被民国县政府逮捕入狱,经党组织营救,由西寨村张孝友保释。1947年冬,蒋介石对解放区大反扑,游击队化整为零,分散隐蔽,孙拴定遂回家。12月18日早,纵目乡公所乡丁配合民国县政...[详细]
孙陵 (1911-1983),又名孙虚生,笔名小梅。山东省黄县人。少年到哈尔滨,就读于法大夜校。"九一八"事变后,在中东铁路三岔河车站邮局任职,后调哈尔滨道外十六道街邮局。与著名作家杨朔友好,从事古体诗词写作,发表于哈尔滨《五日画报》、《国际协报》、长春《大同报》等副刊。1935年担任长春...[详细]
孙君一(1911~1967)陕西肤施(今延安市宝塔区)人。早年在家乡上小学、中学,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 统治的革命活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共党员。随后去北平朝阳大学求学。1935年在北平世界语联合会搞宣传工作,同蒋介石、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进行斗争。后因革命需要回...[详细]
帅荣(1911~1997)曾用名帅官荣。湖北黄梅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湘赣军区独立第三师、红八军第八团连政委、红八军第二十四师第七十二团政委、红六军第十七师第五十一团营长、中共红五军第三师第八团书记、红三军团第五军第三...[详细]
施挺钦 (1911~1987年) 字仁深,闽县人,家住东门。挺钦生于业医之家。在省立福州一中毕业后,拜福州平民医院名医林文基为师。民国23年(1934年)起,先后进福州市中医社和福建医校深造。后由福建省卫生处派往建宁卫生院任医生,历松溪、建瓯等县,后任建瓯县医院院长。闽北山区,山岚瘴气,...[详细]
石姑娘(1911~1991) 松树尖道姑,佚其名,原籍商南县,幼时因家贫到松树尖出家。出家后,垦山伐薪,自食其力,并以济贫救苦为己任,攀崖岩,采草药,制单方,行医于深山陡岭,山民赖其治愈者甚众。民国三十五年(1946),曾与道友李厚基掩护过原新四军教导员黄敏,对革命作过贡献。“文革”中,与道...[详细]
施昕更(1911—1939),原名兴根,余杭县良渚人。幼时,家境清贫,13岁小学毕业即辍学。校长见其勤奋好学,成绩优异,说服其父,让他继续升学。1926年,毕业于杭州第一中学,又考入浙江省高级工艺学校艺徒班,以半工半读学完绘图专业。1929年毕业,适逢浙江省举办西湖博览会,经老师推荐,到博览会任...[详细]
沈启贤 正兵团职离休干部、原空军学院副院长。 沈启贤是陕西汉阴双乳乡人,1936年入伍,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他历任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参谋长、红十五军团警卫团参谋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学员、队长,营长、旅参谋长、团长、苏北军区淮海分区第一支队支队长、处长等职,参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