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嗥(1910—1959)原名文安民。济宁县文郑村人。少年时学艺,后到上海,去外国商船工作,落户新加坡。1956年、1959年两次回国资助家乡建设,为著名爱国华侨。 ...[详细]
魏方林(1910—1940)乐陵市杨盘镇杨盘村人。中共党员。1937年秋任宁津县二区动委会主任。后任振华县县委秘书、县长等职。1940年,带领县大队执行任务时,被敌包围,弹尽投井殉国。 ...[详细]
王真希(1910—1981) 原名王世濂。即墨人。山东省军区副政委。1938年10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支队六十五团秘书。 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纵队五旅联合供给处秘书、连政治指导员、营协理员、司令部协理员、政治部组织干事等职。1942年11月后,历任胶东军区十三团轮训...[详细]
王文俊(1910—1985)女。临沂城人。著名画家。自幼随父母寄居济南,曾就读于山东省立女子中学。毕业后到青岛市立中学任音乐教师。在青岛经常随三哥王玫参加音乐演奏活动,曾参加演奏大型乐曲《满德林》。她受大哥王卓之影响,酷爱绘画,后考入北京女师大美术系深造。毕业后定居天津,结识了许多京津著名书画家...[详细]
王文德(1910—1978)艺名“小印”。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贤圣寺村人。两夹弦演员。14岁拜徐广远为师,学唱两夹弦,专工旦行。1928年,在家乡成立两夹弦职业班社“共艺班”,担任掌班,培养了一批演员。新中国成立后,改为菏泽县新艺剧社。在近50年的舞台生涯中,他以演旧社会农村善良妇女的形象著称。其...[详细]
王石钧(1910—1943)曹县桃源乡王韩寨村人。抗日烈士,曹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投考菏泽乡村建设研究院。毕业后任定陶县王集乡农学校军事主任。“七七”事变后,他发动地方爱国志士参加抗战。1938年任冀鲁豫第五大队政治委员,转战陇海路两侧。作战中身先士卒,深得部...[详细]
王仁斋(1910—1939)名荣进。掖县(今莱州市)平里店镇店王村人。1932年夏,初中毕业,考入北平宏达二院高中部就读。1933年寒假,回到掖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家乡任教,从事党的秘密活动。1934年4月,任中共掖县县委书记。1935年春离掖县到长岛开展党的活动。1937年3月至10月,再...[详细]
王明恕(1910—1940)字唯一。滨州市吴家村人。中共党员。他曾入山东工商专门学校和上海三育大学学习, 后入黄埔军校学习,是该校第三期学员。1926年8月,他参加了叶挺指挥的汀泗桥战斗。大革命失败后因共产党嫌疑被捕。出狱后,他返回山东在即墨县立中学任训育主任。七七事变后,学校停办,他到鲁南一带...[详细]
王乐之(1910—1939)名钟鑫。邹平县刘王村人。1927年济南正谊中学毕业后,回村腾出自己5间住房办义学, 自任教师,有学生40余人。后因经济拮据,无力办学,遂拜当地名医为师,学习医学,并参加江苏省无锡针灸学社函授班学习。七七事变后,孟昭进在齐东县组织抗日义勇军,器重其才干,任命他为中队长。...[详细]
王鼎臣 (1910—1942)名廷勋,字鼎臣,号德武,化名王鼎成。掖县(今莱州市) 张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掖县第一位中共党员和党组织创始人之一。1938年任中共掖县县委书记,领导玉皇顶抗日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后任中共晋冀鲁豫第六地委委员、公署公安督察处处长。1942年12月,在带领专署...[详细]
王朝佑 (1910—1956)历城县王舍人镇沙河村人。 山东省第一届政协委员。1952年土改后,在村里成立互助组,任组长。1953年11月带头成立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全县农业合作化的榜样。1955年又带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任社长。1953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 ...[详细]
田烈(1910—1977)原名田数炎。肥城县东穆家河村人。电影演员。出身于富裕之家。自幼酷爱文艺,多次到泰安、济南等地戏园、书场打短工,有时扮演小角色,出台帮场。1928年考入山东省立民众剧场,开始演员生涯。后转入山东省立第一剧院学习。毕业后,他去过徐州、南京等城市,在上海曾与赵丹同台演出。后到...[详细]
唐瑛,生于1910年,其父唐乃安曾留学德国,是沪上名医。其兄唐腴庐是宋子文最亲信的秘书。唐瑛毕业于旧上海的中西女塾,也是张爱玲就读过的圣玛利亚女校前身。她精通英文,善唱昆曲还会演戏。最让人讶异的是,她在卡尔登(长江剧院)大剧院用英语演出了整部《王宝钏》。她曼妙的舞姿,高雅的谈吐,成为旧上海...[详细]
孙自平(1910—1968)原名凤春,又名孙紫萍。蓬莱县(今蓬莱市)弯子口村人。1932年在本乡任教。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与组织蓬莱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二路。历任政治部组织科长、营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蓬莱县县长、山东水产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所长兼党委书记。...[详细]
孙守诚(1910~1931),洪沟村人,自幼贫寒,靠种菜为生。1925年春,胶济铁路工人 胜利后,张店车站共产党组织在杏园村办了一所平民学校,孙守诚在该校学习,接受了党的启蒙教育。1926年秋,中共洪沟党支部成立,孙守诚在邹光中的帮助下,成为中共党员。1929年,因王复元等人的叛变,省委调孙守诚...[详细]
孙鸿泉(1910—1979)博兴县西王文村人。医学专家。1938年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同年赴加拿大深造,获多伦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48年赴美国进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抛弃优厚的物质待遇,决心回国,到达香港时,台湾当局派卫生署长前往劝诱他去台湾。他说:“如果为了享受,那我就留在美国了,又...[详细]
孙定国(1910—1964)乳山县(今乳山市)东珠村人。1930年在本乡小学任教。193 4年赴太原,在阎锡山军官教导团学兵队当学兵。1936年9月加入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1939年调任山西新军二一二旅旅长。同年12月参加山西新军反击旧军的斗争。 194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八路军太岳...[详细]
宋法钧(1910—1985)临朐县宋王庄村人。1943年担任村农救会长,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任村长,1953年后,任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主任。1959年任宋王庄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九山公社林场场长、公社党委委员。1962年至1980年,先后担任大队党支部委员、民...[详细]
宋澄(1910——1941),山东省荣成市黄山镇黄山村。1921年至1927年,宋澄进入黄山高级小学读书。通过学习历史,他才了解到 战争以后,清-无能,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事实。 1928年,他到文登县农民协会任干事。此间,他串联老同学宋淑三等,在黄山村建立了农民协会,领导会员及群众开展了反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