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肃(1910—1997)四川省遂宁县(今遂宁市)人。一九三八年参加新四军,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并入延安抗大学习 。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作战参谋,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作战科科长,新四军军部作战科副科长,第一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详细]
吴胜(1910~1936),原名如升,湖雷乡石坑村人。母亲是永定第一个中共支部的创建人阮山的大姐。 15岁投身革命。先当阮山的交通员,后来参加赤卫队和红军。民国19年(193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2年冬,任红九团团长。次年春,奉命率领红九团到宁洋、永安等地进行游击战。第一仗,就巧施...[详细]
温治恭(1910~1935),又名荣旺,化名王进修,温家川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1933年4月回乡参加临时特务队,参予杨家沟等处打土豪斗争。神府红军游击队第三支队成立后,任一中队队长。后任红三团连长、团长等职。 温治恭有胆有识,是神府红军中一员骁将。...[详细]
文永视(1910~1937年),广东省潮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铁匠出身,民国22年(1933年)参加下埔赤卫队,积极参加武装斗争,以其一技之长为红军游击队修理破旧枪械,不断补给游击队装备。民国24年9月,随中共潮澄饶县委和红三大队转移到诏安,活动于长埔、月港一带,扩大游击区,建立党支部,发展农民...[详细]
温含珍,原名正祥,清宣统二年(1910年)一月十五日生于上杭胜运里(今茶地乡茶地村)。靠父亲连州当店员收入,维持全家生活和供给他入学费用。父死后由母赖德金操持一家生活。 民国13年(1924年),温在丰稔作新小学毕业,同年考入上杭县立中学。在校期间,经常阅读《向导》、《新青年》等刊物,思想活...[详细]
王忠生 (1910-1992),笔名钟声。河北省深县人。1930年来哈尔滨,最初在同乡开设的仪古斋管账,结识了常在这里看书的三郎(萧军)。次年,他在道外六道街找了间房子,卖旧书和古董。1933年初,他的书摊迁至道里七道街口,早晨经常与三郎在道里公园或江沿练拳,在思想上、文学上不断受到三郎的...[详细]
王战奎(1910~1935) 又名王富贵,义门乡庙岭村人,出身贫苦家庭。1928年秋,被征在长武县亭口镇国民党军队当兵。1932年逃离回家。这时,国民党邠县地方政府大办民团,抽丁派款。王顶名去永乐民团当兵,被委任班长。民团残酷训练,百般-,使壮丁不堪忍受。王结交穷苦兵丁,分头串连,准备-。19...[详细]
王蕴瑞(1910-1989)原名王永瑞。河北巨鹿人。起义的旧军官出身,解放军中40余年的著名参谋长,先后辅佐过粟裕、陈再道、杨成武、陈赓、邓华、杨勇、许世友等名将。1955年在志愿军参谋长任上授少将军衔。 儿时生涯 1910年出生于河北省巨鹿县一贫农家庭, 7岁入学堂读书,一直到高小毕业...[详细]
王源兴(1910—1974年),字潮澜,龙岩县(今新罗区)西陂大洋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二十二日生。民国15年(1926年)春,南渡新加坡,当搬运工。民国17年冬,回乡完婚后再度出洋。民国20年,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巨港一家公司任经理。民国21年初,创立恒丰公司,被推选为巨港中华总商...[详细]
王义勋(1910~1996),南京军区原装甲兵副政治委员。 王义勋同志是湖北省阳新县人,1928年参加革命,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历任政治指导员,游击队政治委员,县委书记,侦察大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支队副司令员、师政治委员兼福...[详细]
王学尧(1910-1936年)阿城县城东小海沟屯人(今大岭乡郭家店屯)。幼年随父迁居肇东县。中学毕业后,考入哈尔滨法政大学经济系,出校后在哈尔滨女子中学任教,兼北满翻译社俄文文字翻译。 王学尧生长在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小职员家庭,父亲王延茂是哈尔滨宝隆洋行的俄语"通事",经常向他讲述"红党...[详细]
王生孝(1910~1935) 枣塌村人,家庭贫穷,生活寒苦。1929年到吴堡国民党警务班当兵,后在地下党员王华亭的启发下,于1932年脱离国民党民团,积极从事革命工作。是年,参加共产党。1933年底,参加了义勇队,1934年2月6日参加了消灭葭县木头峪国民党民团战斗。义勇队改编为陕北红军第四支队...[详细]
王黎生,(1910—1984)原名王正今。河南省内乡县人,1910年出生于书香官宦之家。 1929年考入开封黎明中学。1930年先后考入北平大同中学和精业中学。1932年在北平加入反帝大同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北平东区进步学生参加公葬李大钊。同年参加...[详细]
王立人(1910-1941)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敌工部部长 男,1910年出生,天津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月任外交部秘书,曾负责与东北军王以哲部-联系,后参加了营救西路军的工作。1939年到山东根据地,先后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详细]
王宏文(1910~1935年),福鼎县前岐西宅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7月生于农民家庭。少时就读于岐阳小学(今前岐中心小学),毕业后考入福建省立第三中学(在今霞浦县)。民国18年(1929年),考入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在校期间,接受新文化、新思想,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民国19年,宏文转学...[详细]
王国显(1910~1952) 吴堡旧城人,家庭地主。1926年于旧城高小毕业,1928年至1934年先后任民国吴堡县-巡官,辛家沟区长,一贯欺压人民。土地革命时,积极-、反人民。1940年民国吴堡县政府被人民推翻,王国显出逃至镇川、榆林国民党统治区,大肆-。1944年潜回吴堡侦察共产党机密,阴谋...[详细]
王大尧,化名高峰,狮城人,清宣统二年(1910)生于农民家庭。父作顺,务农,生活贫困,大尧从小参加劳动,只读两年私塾。17岁到福安洋头广济堂药铺当学徒,出师后到福安白砂中药店当店员。 民国21年(1932),大尧在白砂由马立峰和詹如柏介绍参加革命,在围攻兰田、溪尾民团作战中立了功,同年加入中...[详细]
郭莽西(1910-1949),学名忠襄,别名种桑,东阳人。烈士。厦门大学毕业后在处州、上海君毅中学任教,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返乡开办战时文化补习学校。1939年在丽水担任《战时中学生》月刊主编,主持《抗战建国》和《抗战歌曲集》编务,并在联高兼教世界历史,以王国维学习“三境界”相勉学子。抗战胜利...[详细]
王柏栋(1910~1938) 商洛镇显神庙村人,乳名容娃。全家六口,仅有1亩2分地,生计艰窘,自幼即萌翻转乾坤之念。 民国十六年(1927)初,冯玉祥统领的国民革命军孙连仲部经龙驹寨,寄养在百顷湾舅家上小学的柏栋毅然投笔从戎,开赴河南打军阀吴佩孚。不久,冯、蒋、汪相勾结,镇压工农革命,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