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1935)黎良仕,原名黎廷汉。德保县城关人。1930年8月同龙光乡多龙村陇香屯周桂才等7人一起,到向都县苏维埃政府要求参加红七军,临行时,同行选他为班长。他把几个人带到奉议县(今田阳县)田州后,编入红七军第一纵队一营三连三排七班,任班长。同年11月初,随部队到河池整编, 编入红七...[详细]
李焕廷 (1910-1931) , 八塘乡山泉村人。1928年参加革命,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春, 党组织安排他到三里罗村小学任教师,从事地下革命活动。9月,任中共贵县县委委员兼南区区委书记。是年冬,国民党桂系当局对农运据点东井塘、南溪桥、洋七桥进行围剿。 在-下,他带领群众坚持...[详细]
李光林(1910—1935),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 出生在吉林延边一个贫苦的朝鲜族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心里埋下了反抗的火种。在当地进步组织的教育和影响下,他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1929年初,李光林利用随父亲去亲戚家串门的机会,深入到黑龙江宁安县...[详细]
李朝梭(1910—1975),永康县珠山乡(今象珠镇)峡源村人。幼年父亡,母亲久病,家境清贫。11岁经同村著名婺剧花旦演员李宝剑推荐,人清渭街应思魁所办新金台科班,拜师夏老三学艺,专习正生。12岁登台演出,嗓音洪亮,吐词清晰,扮相端庄,表演细腻,博观众好评。先后在仲华、宏广、缙东等戏班献演,“朝...[详细]
梁桂庭(1910—1986),平孟乡盆河村人,家境贫困。年轻时,曾一度邀约同伴,进入越南替法国人做苦力,但领到的苦力钱甚微,生活拮据,无法养家。回国后,正好遇上杨烈等来桂越边境的平孟开展中共地下党活动,在他们的革命思想熏陶下,对革命发生了深厚的感情。梁桂庭很快就成了农会骨干,并在民国33年(19...[详细]
劳建业(1910~1940),男,壮族,利周乡那祥村人,品性行为平和,体质结实,妻妾各一,在家夫耕妻织,父母衣食供应优裕,获得乡亲称赞。1939年应征充当国民政府军新编一九四师五五团三连一等兵, 开赴抗日前线。1940年3月30日,在广东省钦县平吉乡阳层山村抗击日本侵略军战斗中阵亡。...[详细]
烙钢(1910~1943),原名赵存善,平定县杨树庄村人。民国26年(1937)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察冀边区阳曲县县佐、寿阳县县佐、晋察冀边区实业科科长等职。民国29年9月,由平定(路北)县议会民主选举为县长。民国31年壮烈捐躯。在任平定(路北)县县长时,正值抗日根据地面临最困难的阶段,他带...[详细]
赖若愚(1910-1958.5.12)山西五台人。原名来秉敬。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会领导人。北平工学院肄业。任中共北平市委军委书记、山西省特委组织部部长。1937年到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共晋城中心县委书记,晋中地委书记,太行区委组织部部长、区委书记。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详细]
姬兴周(1910-1942) 吉林省伊通县人,中共党员。1925年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1年在莫斯科苏军情报训练班受训,后任大连国际、苏军情报组(又称抗日纵火团)负责人,领导该组大量销毁敌人的军用物资。他被捕后,坚贞不屈,1942年于旅顺日俄狱中被杀害。...[详细]
姬鹏飞(1910.2.2-2000.2.10)山西省临晋县(今临猗县)东张镇东张村人。原名姬宏邠,曾用名吉洛。幼年丧母。1926年读完初中1年级,考入西安冯玉祥部陆军医院学习。1927年毕业,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10师上尉军医,14军军医处副处长。1930年任国民革命军26路军军医处副处长。1...[详细]
金石声(1910~1982),塘岸金城村人。1932年在广州国民大学读书时,便参加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广州新诗歌学会”、“广州左翼文化总同盟”。193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11月到上海参加鲁迅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 (左联) ,以及“社会科学工作者联盟”,任“社联”法南区区委宣传部长,因参加上...[详细]
胡汉标,1910年出生,湖南省平江县咏生乡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胡汉标历任班长、副排长、苏联列宁学校教员。 (二) 抗日战争时期,胡汉标历任延安摩托学校校长、抗大分校教育长、团长。 (三) 解放战争时期,胡汉...[详细]
黄源洛 (1910~1989) 黄源洛,长沙县安沙人,清宣统二年(1910)生。1928年夏毕业于长沙县立师范学校,1932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音乐专科理论作曲选修班。先后在长沙县一中、华中美术专科学校和明德、长郡、衡粹、明宪等中学及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教唱过一系列抗日救国的歌曲,...[详细]
黄国楠(1910~1990),又名黄新发。壮族。作登乡新发村那查屯人。由于家庭贫困,少年时只读上一年私塾和半年小学。11岁时,因生活所迫、便逃荒要饭,到16岁,在陇信村帮富户打长工。 1930年下半年,到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武鸣教导大队受训。 1933年10月,参加了中共右江下游革命委员...[详细]
韩亦琦(1910~2000) 世界史专家。江苏南京人。原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教授。民国21年(1932)金陵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历任金陵大学历史系教员、副教授,湖北教育学院史地系教授、系主任,重庆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授,国立边疆学校、芜湖安徽学院教授,南京私立建业中学校长,金陵女子大学教授等职。...[详细]
韩朗周(1910—1989),别名韩罕明,环城大石屯人。民国14年考入廉州中学。18年考入中山大学文学院,预科2年,中文系本科4年,获学士学位。后到广州市三中任教。25年秋回廉州中学执教,任教务主任。27年,共产党人张进煊通过韩朗周等人的关系,回廉中主持教政,建立和发展地下党组织。他暗中支持地下...[详细]
郭功骏(1910~1991) 体育教育家,南京人。民国24年(1935)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体育系。先后在中央空军军官学校、成都体专、南京国立政大等校任职。新中国成立后,曾执教于华东军政大学和南京高级步校。为部队编写“举重练习法”、“足球训练法”和“棒垒球”等体育教材。1952年后,任南京大学体育...[详细]
管雄(1910~1998)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浙江温州人。长期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50年代,到江西大学工作,为革命老区培养了一大批人才。70年代,担任南京大学越南留学生进修班教学工作,为扩大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作出了贡献。80年代以来,同病魔作斗争的同时,坚持培养研究生。精于魏晋南北朝和隋唐...[详细]
傅生麟(1910-1999.6.3)山西汾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虞乡县牺盟会村政协理员、右玉县牺盟会特派员、晋绥边区抗日游击队支队长、洪赵县牺盟中心区城工部部长、霍县县长、太岳区分区武装委员会主任、中共太岳一地委组织部部长、晋中三地委副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衡阳地委书记,对外贸易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