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友发,原名罗享东,江西吉安人。1910年2月4日生于吉安县云楼乡云楼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6月参加红军第20军,组织上分配他当炊事员。1933年5月,罗友发被调到军委总司令部当炊事员。1935年12月,罗友发在山西游击营当通讯班长。从1937年到1945年,罗友发先后在边区警备三团、关...[详细]
罗荫浓 (1910~1939) 罗荫浓,字兼三,长沙县清泰桥人,清宣统二年(1910)生。9岁入长沙县私立作民高等 小学堂,1922年春小学毕业后考人长沙协均中学,旋转入益阳桃花仑信义中学。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他积极投入反对英、日帝国主义的--,进行街头宣传。同年,他投笔...[详细]
罗锦泰(1910.4~1989.6.5),天平乡天厚村人。罗锦春胞弟。民国18~21年(1929~1932)就读于广西省立第四高中,毕业后考入广西大学化学系。26年毕业留校当助教,31年晋讲师。34年日军入桂期间,回家乡天平,创办万象中学(后改为剑南中学,1945年秋停办)。36年晋副教授。19...[详细]
卢鸿基(1910~1985),海南省琼海县博鳌镇排圆村人。青年时代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参加进步活动。1928年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毕业。1929年先后在上海人文艺术大学、上海美专学习绘画。1930年在杭州国立艺专学雕塑时,加入“一?八艺社”。1938年国共合作时期,在武汉参加由周恩来领导、郭沫若...[详细]
隆建南(1910-1994) ,曾用名隆国权、隆振武、隆利北,平盂弄汤人,壮族,隆建南出身于农民家庭,年青时喜习武,有一定武功,乐施善事。民国22年~26年(1933年~1937年)常来往于越南边境和云南省七村九弄之间,为中共地下党送信。27年在平孟西邦屯和农振光、许胜南等人一起,杀鸡饮血酒宣誓...[详细]
黎子玉(1910-1987),号紫曙,涂镇白云黎先木人。童年读私塾,后进金牛虬川中学。1926年3月加入中国国民党,8月,转读武汉中学。1932年考入武汉大学法学院经济系,修业四年,毕业后即投身军界,历充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广州行营上尉科员、中央军校广州分校特别训练班少校组员、军委会战时工作干...[详细]
李懋之(1910-2009.2.11),襄垣县王椁镇五阳村人。1951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参与指挥了上甘岭战役。1952年回国。1952年回国后,历任军事工程学院副教育长兼物资保障部部长、教育长、副院长,第二炮兵副司令员。...[详细]
李膺勋(1910—1938),滩面乡上旺村人。于陆川中学、玉林省立九中毕业后,考入暨南大学就读。 1931年9月18日日军入侵东三省,后进攻淞泸,激起他的无比愤慨。1932年考入广西航校第一期飞行班。 1934年7月毕业入机见习。同年10月到日本明野陆军飞行学校学习。 1935年回国任广西航校战...[详细]
李为农(1910~1979) 曾任鼓楼区副区长,江苏省扬中县人。民国27年(1938)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9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委组织委员、区工作组组长、区委书记、县委秘书、地委-工作队队员、地委城市工作部总务等职。南京解放后,历任南京市交际处交际科副科长,华大南京分校第三大队辅导...[详细]
刘正北(1910-1936) 岳西县中关乡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1932年2月任中共潜北县委书记。1933年9月任中共潜山县委书记。1935年2月任皖潜游击大队指导员,5月任皖潜独立营政委,7月任英霍潜太四县游击师政委。1936年8月在内部肃反中被错杀于湖北省...[详细]
刘汝醴(1910~1988) 艺术理论家、教育家,江苏吴江人。民国16年(1927)入上海艺术大学,翌年离校,跟随田汉另创南国艺术学院(后改为南国社),并以社员身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民国19年到南京,在中央大学艺术系跟随徐悲鸿学画。民国22年秋,东渡扶桑,求学于日本大学艺术科。民国24年回国后,...[详细]
刘鸿达(1910~1972),原名明臣,阳泉郊区辛庄村人。民国22年(1933)太原省立师范毕业后返乡,在阳泉老君庙高小、荫营高小任教。其间,他联络进步师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于民国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历任平定(路北)县县长、盂县抗日政府县长、晋察冀贸易总公司业务部副部长、察哈尔省委城...[详细]
刘光文(1910~1998) 著名水文学家、博士生导师。浙江杭州人。民国22年(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民国25年赴美国依阿华大学留学,获工程硕士学位,翌年又转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改读。民国28年起,历任广西大学、重庆大学、交通大学教授,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教授、水文系主任,国务院三峡工程...[详细]
刘炳福(1910—1930),平湖乍浦人。14岁去上海《商报》社当排字学徒工。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该报社(后改名《中央日报》)党小组长。当时,上海报业工人组织成立上海报界工会,各报社建立工人干事会,炳福被推选为干事会干事。四一二-政变中,在中共上海报馆支部领导下,炳福先后在“先施”、“永...[详细]
刘毓璜(1910~1993) 历史学家。安徽巢县人。民国23年(1934)毕业于中央大学历史系。任职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安徽巢县中学、国立第八中学、第十六中学、芜湖女子中学等,民国36年起,任芜湖省立安徽学院副教授。民国38年9月到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长期担任该系中国古代教研室主任。他在教书育...[详细]
李顺发(1910~1933年) 瑶族(盘瑶)。又名兴祥,奶名八生,出生于江底乡梨子根。 其父李财顺垦山砍树,不幸被大树压死,顺发时年10岁,母子二人相依为命。顺发读了几年私塾,十四五岁就替代母亲耕田种地,操劳家庭生计。21岁结婚。 1932年冬,李顺发去灌阳县参拜“瑶王”。“仙婆”杠铜...[详细]
林尹(1910—1983),字景伊,瑞安城关人。父辛、叔父损,均为民国初年北京大学知名教授。林尹幼承家学,1925年,16岁即人北京大学国学系,从蕲春黄侃受业。1930年,人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毕业后先任河北大学教授,讲授声韵学;后任金陵女子大学教授;1935年,任北平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详细]
凌育宸(1910~1972),民乐万平村人。早年就读柳州、梧州中学,197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广西大学理工学院化学系本科。嗣后,在广西科学实验所、昆明研究院及北平研究院从事化学科研工作。 1950年2月至10月,在北京华北革命大学短期学习革命理论,同年11月调到上海市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继续...[详细]
凌建平(1910~1983),原名喜权,民乐万平村人。青年就读于广西省一中,广西省二高中。 1931年在龙州《镇南日报》工作。时值“九·一八”事变,常在报上发表文章,痛斥蒋介石 “不抵抗主义” 。尔后回籍,在民乐高级小学任教。在此期间,结识了当地共产党人陈善、甘化石、林鸿基等,于1933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