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铭九,大名鼎鼎的孙铭九,华清池捉蒋的愤青英雄,后投靠日本人做了汉奸。解放后,孙铭九受聘担任了上海市政府参事。 孙铭九1927年加入东北军,1928年被选派赴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在天津张学铭手下当教官,张学铭是张学良之弟,孙铭九则是张学铭的同学。1931年,张学良出任国民党海陆空军...[详细]
任永祥(1909—1987),山西省芮城县阳城人。其家境贫寒,自幼到潼关当店员,有较丰富的经商经验。建国后,从事供销社收购工作,不怕苦,能耐劳,常年在农村,翻山越岭到商洛,走村串户收购猪、羊、禽蛋、山货及其它农副产品,保障市场供应。每年夏秋农忙之前,及时给农村组织农具、农药和农民日常 用品。19...[详细]
屈伯川(1909.11.16—1997.2.18),原名屈伯传。四川省沪县人。著名学者、教育家。大连理工大学主要创始人,延安自然科学院创始人之一。1934年9月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留学,获化学工程博士学位。1942年初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工业局任副局长。1948年9月参加大连大学的筹建工作,...[详细]
漆德玮(1909~1931),字润如,宣统元年(1909 年)六月出生于金寨县斑竹园镇老鸹窝。其父漆先涛是清末秀才,学识渊博,一生教书,富有正义感,耳濡目染,对漆德玮的启蒙教育影响很大。 民国10 年(1921 年)秋,漆德玮离家先后就读于明强高等小学、商城县笔架山甲种农业学校。他积极参加-...[详细]
钱凤岐1909~1949年) 钱凤岐,河北间县人。民国20年(1931年)考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当巡捕。民国33年参加中共 组织“新警同仁会”,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在市 局江宁分局当警士,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次年9月底,曾参与组织发动千余警员---复职。...[详细]
梅大梁 (1909-1928) 旌德三都梅村人。1921、1923年在宣城省立第四师范、休宁万安省立第二中学就学,因参与和组织-,先后被两校开除。回到家乡后,在三都补习学校任教,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11月,皖南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旌德三都补习学校支部建立,梅大梁为支部成员。1926年春,补习...[详细]
马琮璜(1909~1993),清宣统元年(1909 年)10 月出生于金寨响山寺一个佃农家庭。9 岁始读两年半私塾,后在中-组织的教育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民国18 年(1929 年)春,参加农民秘密武装“摸瓜队”,惩治豪绅地主和兵痞恶棍。“立夏节”武装起义胜利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在红二师毛月波...[详细]
刘思宽(1909~1939)金寨县人。民国18 年(1929 年)在家乡组织赤卫队,并任队长。民国19 年参加红军。民国21 年,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二一八团团长。后随主力红军入川,参加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四支队手枪团团长。民国28 年夏,在江苏黄桥与顽军作战中牺牲。 同年(公...[详细]
刘健挺(1909~1983),清宣统元年(1909 年)出生于安徽省霍山县下符桥乡圣人山村一个农民家庭。7 岁放牛,11 岁时读了两年私塾,两年学堂,后因家境艰难辍学,返家种田。民国16 年(1927 年)参加革命活动,加入农民协会,组织发动农民抗捐、抗租、抗债。民国17 年10 月参加秘密的赤...[详细]
李时庄(1909~1994)又名李梦蝶,淮北市任圩镇李桥村人,民国17 年(1928年)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时庄幼时读私塾,后入宿城一中、省立第四职业学校求学,开始接受马列主义。在四职学校任 会长时,曾组织学生冲入县 局劫狱营救了一批被捕工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濉溪地区党组织得到恢复...[详细]
李世焱(1909~1990),清宣统元年(1909 年)9 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上新集一个贫苦农民家庭。9 岁时读私塾4 年,因家境艰难辍学,从师学裁缝。民国15年(1926 年)参加革命活动,为农民协会会员,积极参加抗租、抗捐、抗债、抗税活动。民国16 年春夏间,蒋介石背叛国民革命...[详细]
李少白(1909~1986)芜湖人,民国26 年(1937 年)毕业于苏州国医研究院。解放后,牵头建立了芜湖中医联合诊所,任第一任所长,后该诊所扩建为芜湖市中医医院,长期任该院副院长、内科主任,职称为主任医师。擅长内、儿科,著有《李少白医话》,编有《中医学讲义》、《中药歌诀》。为中国《百科全书中...[详细]
林 豪(1909~1961) 原名林鸿蛟,昌洒镇昌爱村人。1926年秋考进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初中部。1927年9月在家乡参加青年团,后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因党组织遭破坏,他与上级中断联系而-。尔后,往广州、南京、上海等地读书和当店员。1937年12月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1月在该...[详细]
林伯熙(1909~1942) 字鹤琴,1909年生于重兴镇柏茂村。父亲林濂英是个进步绅士,是重兴一带有名的富户。小时在家乡小学读书。1926年考进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初中毕业后,到南京高级中学就读,1932年考进中山大学外文系。1936年毕业返琼,在重兴圩开办私人图书馆,经营进步书刊。 ...[详细]
李葆华,曾用名杨震、赵振声。1909年10月2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2005年2月19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6岁。 (一) 1920年8月,李葆华在北京进入孔德学校,就读5年。1925年5月,他和同学们积极参加北京市民举行的--和-、英货运动。不久,参加国 民党。同年8月参加共产主义青...[详细]
李大添(1909~1936),清宣统元年(1909)2月9日出生于寻乌县菖蒲乡黄沙村。民国16年底,古柏回到寻乌,李大添主动找到古柏,接受中-的领导和教育。他19岁那年,踏上革命的征途,担任中-的地下交通员。民国21年6月,任粤赣军区独立第三师第一团团长。民国22年春,任粤赣军区政治保卫局局长,...[详细]
赖德林(1909—1945年)回澜镇(今太和镇)人,生于贫苦家庭。赖受农-动的鼓舞,16岁加入农民自卫军常备大队,任农军常备大队长赖松柏的警卫员。不久,被提升为农军小队长。 民国33年(1944年),在中共清远县委直接领导下,赖组织一支有50余人30多支长 的抗日游击队,被任命为中队长(...[详细]
匡裕民,万安县枧头镇人。1926年参加本地农民协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自卫队队长,军委警卫团班长,红一方面军总部炮兵连连长,红三军团特科队队长,炮兵营营长,红一军团炮兵连副连长,小炮连...[详细]
贾陶,原名国辅,字揆一,1909年5月28日生于辽宁省开原县城(今开原市老城镇)一个富农家庭。 贾陶少年好学,有报国之志。在开原小学毕业后,又入奉天(今沈阳)中学。当时正值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横行东北,肆意欺凌家乡父老,掠夺东北资源的罪恶行径,更使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