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春(1909-1983年),辽宁省大连市北河口(小平岛附近)人,中国奥运第一人。擅长短跑,他的技术特点是步频快、步幅大、动作向前性好。 1927年底就读于东北大学体育系,1932年毕业。同年7月8日,冒着生命危险从上海出发,冲破日本侵略者的-,成功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详细]
李水澄(1909-1967) ,壮族。四塘乡大旧屯人。高小毕业经商,后破产。1934年参加革命, 193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任中共四坡支部书记。1938年7月,中共南宁中心县委书记林鹤逸到大旧,指示李永澄在大旧设立交通站,负责南宁至右江的交通工作。他在四塘圩办客栈为联络站,在大旧家里...[详细]
李世炎 (1909~1990)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南京军区政治部原顾问。民国16年(1927)参加黄麻起义。民国1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连政治指导员、连长、分队长、营政治委员等职。参加鄂豫皖苏区的1~5次反“围剿”战斗。红军主力长征后,坚持...[详细]
李盛汉(1909·7~1989·4) 广西容县黎村人。民国25年(1936年)于广西大学采矿专修科毕业后,到合山煤矿股份公司任实习员,后升任助理工程师、省建设厅技士、西湾煤矿副工程师、合山煤矿股份公司工程师、采矿组组长、矿场主任。民国27年(1938年)参加“中国工程师学会”。民国34年(19...[详细]
李海晨(1909~1999) 著名地图学家。曾用名李玉林,江苏江阴人。民国21年(1932)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地理系。民国26年10月赴德国,入柏林洪堡大学地理系进修。民国28年结业回国后,历任重庆复旦大学史地系教授,中央大学史地系、地理系教授,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历任...[详细]
蓝泽(1909~1931),女,乳名书莲,化名蓝赤,今汨罗市智峰乡人。 1928年,参加武装-敢死队,改名蓝泽。1929年初,率敢死队处决23名土豪劣绅,随后又围歼1个排的挨户团武装,缴获步枪21支和一批弹药。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湘阴县第一区第九乡苏维埃政府宣传委员兼妇联主任。11...[详细]
赖志廉(1909-1945) ,号剑生,香江下赖村人。30年代初期,在贵中就读,与同学谭镇邦等创办《三牛》壁报,讽刺蒋介石不抗日和揭露学校当局的劣迹。1937年夏,在柳州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考入广西医学院速成班,积极参加该院的抗日救亡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南宁、桂平、贵县等地从事教学或...[详细]
胡扬(1909~1991) 江苏盐城人。二战时期的中共党员。民国21年(1932)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任通讯社、报社的记者、、社长,党支部宣传委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历任新四军支队政治部科员,高邮县县长兼自卫总队长,华中局《江淮日报》社编委、经...[详细]
胡问樵(1909—1987),又名从椅,字仲协,文成李林乡李山村人。1930年出国,在荷兰做工,一度归国,于1936年又去荷兰。1950年后自开亚洲百货商店,积极从事侨胞的爱国团结活动。1947年与同乡余忠共同发起组织温州籍旅荷华侨瓯海同乡会,被推选为副会长。不久更名瓯海华侨会。1963年扩展为...[详细]
惠浴宇(1909~1989)原名惠美琬,灌南县新安镇镇北村人。曾就读于江苏省第八师范(海州师范前身)。 1928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他与李超时等人按照中共江苏省委的要求,在海州白虎山建立东海特别支部任特支宣传委员。次年秋,在东海中学读书时,发起驱逐反动校长的 ,参与发动大村农民暴-动。...[详细]
胡煌(1909—1936),又名胃玉、胡华,余姚浒山(今属慈溪)人。1921年毕业于浒山三山小学,自学英语。1923年入上海澄衷中学高中部,因家贫,中途辍学回浒山,执教白沙河角小学,结识进步青年。1926年春偕施若愚、孙岗至宁波中共组织领导的培英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在柯东乡办农民夜校...[详细]
胡国宾(1909—1965),字锦岩,建德麻车人。1928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后就读于中央航空学校第一期,陆军大学第十二期,毕业后一直在国民党空军供职。历任飞行员,飞行大队长、科长,空军第三路军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空军总部第二署副署长,空军参谋学校教育长、校长,空军北平基地司令。抗日战争期...[详细]
黄志雄(1909.10~1985.7),女,又名黄克明、黄剑。生于临桂县东乡毛村(今大圩镇廖家行政村毛村),是灵川最早的女共产党员。 1926年2月, 黄考入桂林女子师范附属小学读书。时值大革命0,她积极参加进步-,曾被选为学生会宣传干事,经常与县党部的周代之(共青团员)联系,曾参加“灵川青...[详细]
黄荣春(1909~1931年),女。壮族。印茶乡(原属向都县)巴麻村人。由于家境贫困,没能上学,从小就跟着父母学做农活,稍大就为别人打短工。 1927年秋,向都北区在黄绍谦等人的领导下,农-动风踊兴起,成立了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大队部。当年,18岁的黄荣春,每逢农会和自卫队组织活动,她总是积...[详细]
长征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在长征出发途中,有一位从黄梅走出去的骁勇将军,为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第一道防线立下首功,他就是长征途中牺牲的第一位红军师长、时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的洪超。 1909年,洪超出生于下新镇下新社区一个贫苦农家。1926年在家乡参加农-动,担任儿童团团长,年仅17岁的他...[详细]
何忠国(1909—1935),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师政治部主任。 湖北人。读书时开始接受马列主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赴苏联学习军事和政治。1934年秋被派到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担任军政治部主任兼一师政治部主任职务。 何忠国在担任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的工作中...[详细]
郭影秋(1909~1985) 中共高级干部。江苏铜山县人。民国17年(1928)肄业于无锡国学专修科,民国21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民国24年起从事中共地下工作,后投笔从戎,曾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十八军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后任川南行署主任、云南省长兼省委书记。50年代中期,社会上一些人...[详细]
郭纲琳(1909-1934) 女,又名郭英,出生于溧阳永和乡一个封建大家庭。先后在句容县立女子小学、无锡竟志女子中学、句容县中学读书,1929年考入上海公学预科,1931年进入大学部,同年10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底转为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上海沪西区委书记,共青团江苏省委内部交通及团无锡...[详细]
桂名扬(1909年-1958年),广东番禺人,祖籍浙江宁波,原名桂铭扬,著名粤剧老倌。父亲桂东原,叔父桂南屏,都是清末的所谓「经学家」。 桂名扬的师傅姓潘,是「优天影」班的管事,虽不出名,但舞台艺术知识很丰富,所以桂名扬的基本 得极好。他擅长饰演小武戏,马师曾在组成“大罗天”班后,看到桂名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