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侃夫(1909-1991),今安源区五陂镇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四方面军从事通讯和情报工作。延安时期任鲁迅文艺学院党总支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武汉市委书记、湖北省委-书记、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全国总工会-书记。1982年,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详细]
寿如椿(1909~1988) 寿如椿,浙江诸暨人。民国24年(1935年)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毕业,即到广西医学院任助教。民国26年任浙江平湖县立医院院长。八一三日军侵略上海,寿来沪参加淞沪人民抗日保卫战,担任战地救护队队长,带领救护人员冒日军炮火奔走于闸北、江湾、宝山等抗日阵地,救护受伤...[详细]
邝世芳(1909—1983),小名邝老庆,祖籍广东省南海县,其父邝植臣于清末民初经营小生意到南丹, 在大厂镇新洲街定居成家立业。7至11岁在本县私塾和小学念书,13岁在舅父廖仁甫家协助做些采购和收租工作并继续读书3年。 1925年,国民党营长邝超到南丹驻防,认其父为族伯,世芳即为族弟,见其家境贫...[详细]
沈学源(1909—1985),德清人。1927年南洋大学肄业,次年7月赴日留学。1935年,获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农艺化学科硕士学位。同年6月回国,任江西省农学院农化组组长、技师。次年8月,调任国立中央大学农化系教授。1942年起,历任重庆上川工业公司农化厂、中国粮食工业公司农化厂、上海诚义油厂厂长...[详细]
沈叔羊(1909—1986),嘉兴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早年肄业于天津南开中学。1930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系,在校时曾从著名画家赵叔孺学习中国画。1932年毕业于上海法学院。1935年东渡日本,在大阪商业大学学习。1937年归国,在父亲沈钧儒指导...[详细]
任志远(1909-1985)山西沁源人。山西大学法学院肄业。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东北军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后任中共沁源县委书记、太岳地委组织部副部长、白城子地委副书记、通辽地委组织部部长、哲里木盟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本溪市委-,辽宁省副省长、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详细]
蒲公才(1909~1982),原名蒲广言,又名广然,字鸿英,海南省儋县峨蔓镇下蒲村人。1926年峨江高等小学毕业后,旋即考入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今海南省琼台师范学校)就读。192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北京中国大学高中部读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身到救亡图存的爱国浪潮中,参加-和--活动。...[详细]
黄书田,生于1909年,号白石山人,坡头乡黄家窑村人,民国时迁居临夏市。少入私塾,读书五载,酷爱书法,在先生的精心授教下,学写大楷初见功力。后因贫辍学,在一杂货店做店员,他常在柜台上置一青砖,用红土练字,晚间回家后在废纸上写字揣摩,几十年如一日,临名家书帖,集各家之长,形成笔锋遒劲、善书大字的...[详细]
潘斯俊(1909~1974),又名仲南,同古乡土龙村人,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曾在百色、贺县等地当过中学、 师范教师。民国23年回钟山县立中学任教。民国29年8月于广西民政卫生处保健组任科员。民国31年11月至33年任钟山县教育科长。民国34年任钟山中学校长,他受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决心为钟山的...[详细]
潘桂佳(1909~1950),壮族。原修仁县十锦乡新村(现四排乡中平村新村包)人。 桂佳抗日战争时期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下半年,在十锦乡中心小学任辅导主任,中共党员韦纯束在该校任教导主任;中共党员李明任教师,潘桂佳在韦、李的教育影响下懂得许多革命道理,1944年10月,日...[详细]
牛佩琮(1909-1990),山西定襄人。清华大学研究院肄业。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至1937年任太原绥靖公署秘书及军政训练班主任。后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副纵队长,太岳区太岳行署主任,中共太岳区区党委常务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员、河南...[详细]
莫蛟(1909-1950),原名莫焕玉,横县百合镇圩背村人。1925年考入南宁入伍生团,参加国民党。1926年入广西军校学生队受训,后派到部队任见习排、连长。又被调回广西军校受训,留任军校学生队机关 队队长、军事学术教官、教务处上校处长等职。抗日战争期间,任七八一团中校副团长、 五十六团上校团长...[详细]
马星野(1909—1991),原名允伟,读小学时改名伟,笔名星野,平阳人。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家教,早具文学根底。14岁考入浙江省立十中,为教师朱自清所赏识。朱曾引李商隐《宋玉》“何事荆台十万家,独教宋玉擅才华”句在其一篇作文后作评语。1926年,以同等学力考入厦门大学,次年又考入南京中央党务(后...[详细]
麦世发(1909~1943),西埌乡木棉村人,父麦晓雨是乡村小学教师。麦世发自小刻苦读书,成绩名列前茅。1932年入广西桂林师范专科学校,受名教授杨东莼、薛暮桥训导,思想进步, 爱国心强。1935年2月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第四集团军政训处工作,后到广西民团干校当教官。1936年在民团干校经刘敦安介绍...[详细]
罗材(1909~1979),原籍广东顺德县,20年代起落户北流陵城镇。1950年11月,被选为北流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是北流县第一个由工人晋升的工程师。 民国14年(1925年),北流县私人集股创办北流晋光电力公司,供县城照明用电,并兼营碾米、制火柴盒和切烟等业。当时...[详细]
卢继泽(1909-1952) ,河池市河池镇大卢村长好屯人,生于一个壮族中农家庭。青少年时期,受胞兄继馨的进步思想熏陶,向往革命。 1944年冬,日军陷境,他与继馨、刘玉明等20余名青年组成“严明抗日自卫队”,他担任队长,为充实队伍的实力,他率领部份自卫队员通过日军-线,巧夺收水岩日军军械库...[详细]
李正儒(1909~1931),又名李恒珍。壮族。祥周乡仑圩街(原奉议县二都)人。童年时读私塾, 后考入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在奉议县立日新高级小学任教师,1925年4月韦拔群等到仑圩开展革命活动,常住他家。他受拔群革命思想的影响,1926年,开始从事农运工作,和一些进步教师带领学生上街宣传革命真...[详细]
李运成(1909~1987),字树功,今汨罗市高家坊镇人。民国1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科,19年毕业,先后任教导第二师、陆军第四师、第二十五师排长、连长。27年升任营长、副团长。28年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后,调任衡耒师管区补充团团长、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部副官处长。35年任第二师副师长,37年...[详细]
李先忠,1909年1月13日出生,安徽省六安县独山镇龙门冲人。曾用名李贤中。1929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李先忠1927年参加革命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先忠历任“摸瓜队”和赤卫队分队长、鄂豫皖红11军33师战士、中央教导2师班长、红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