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荣(1908年~1965年) 市区胜利东路办事处西辛庙村人,中共党员。出身贫苦家庭。抗日战争中,王世荣曾任村自卫队长,组织村-防,保家卫国。解放战争中,他是有名的支前模范。 土地革命的胜利,使贫苦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农民由于刚翻身,家底都很薄,王世荣等农民也置买不起全套的生产工...[详细]
王龙,原名王隆恩,1908年12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扬中县三跃乡翁家塘一书香之家。父亲王声甫是一位乡村塾师。王龙自幼随父攻读古文,勤奋好学,天资聪慧,才思敏捷,所作诗文立论新颖,文笔流畅,深得师长赞许。1928年,他在一所私塾任教。 青年时代的王龙,为人正直。1934年,国民党扬中县三区区长...[详细]
王登科(1908~1931年) 江苏省沈阳县人,出生贫农家庭。20年代初期,苏北地区连年灾荒,王登科离乡背井来上海谋生,进入吴湘永安二厂当工人。民国15年(1926年),在工厂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工人第一次和第二次武装起义时,王登科和江儒田等积极团结工人群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民国16...[详细]
石文卓(1908~1930),乳名小祥,字子立,号石头,河南省尉氏县张市乡石坛村人。出生于富裕家庭。他幼年就读私塾,耿直勇敢,乐于助人。1924年考入开封东岳艺术师范学校。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同师生一道,参加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同年秋,入南京农业中学求学。1926年,国民革命...[详细]
石觉(1908~1986年),陆军上将,原名世伟,字为开。广西桂林临桂县宛田瑶族乡瓮潭村人。幼时家境贫苦,父亲外出当兵,一去渺无音讯。母亲务农兼做小本谷米生意,节衣缩食供他进宛田崇实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曾制作杠杆等简单机械,一人吊起数百斤重的石块,将高田基砌牢,引起村人惊异。 民国...[详细]
石泊夫(1908-1983),原名石明廉,岗李乡小石村人,出生于中农家庭。幼年上学,喜爱美术。1927年于开封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到上海美专学习,1932年毕业,先后在山东益都、陕西风翔、宜川等地中学教美术课。在国民党-的环境里,他仍坚持做革命工作,支持进步青年投奔共产党和八路军,有许...[详细]
商香阁,原名商棋会.1908年生于蓟县城西公乐亭,少年在官庄念私塾,后因家贫流落到东北千舍案煤矿做工。 九一八事变后,商香阁目睹国破家亡。心中愤懑.在煤矿中组织工人-,声势越来越大,最后形成了500人参加的武装-,组成东北抗日义勇军,活动于热北一带。不久部队被敌人打散,商香阁又辗转返回煤矿。...[详细]
倪秀英(1908~1947),女。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人。烈士。童年时,随祖母和母亲乞讨度日。婚后,公公和两个孩子先后饿死。民国29年(1940年)冬,新四军来盐城县,她成为本村抗日活动积极分子。民国34年3月,任新河村妇女委员,带领妇女动员参军,运送公粮,赶制军鞋。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详细]
毛少先(1908—1983)原名毛少轩。江西省安福县洲湖镇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军排长,湘赣边工农民主政府警卫队队长,红六军团连长,营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连长...[详细]
罗震云(1908~1979年) 罗震云,又名罗大希,上海市人。父母早亡,孤儿院中长大。成年后在上海一橡胶厂做工,娶一纱厂女工为妻。“八·一三”后,随妻避难至南汇县亲戚家,并参加伪地方守望队。后经冷涛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随姜文光等去浙东开辟根据地。期间,因疾养病百姓家,愈后...[详细]
龙开富(1908~1977),湖南省茶陵县火田白腊(今红色农场)人。 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亲自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红色警卫团第一连(今广州军区警卫营一连)任连长兼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炮兵营政治委员,军团司令部第4科科长,军委直属政治处主任等职。...[详细]
刘峰(1908年~1964年) 南乐县佛善村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一面苦读诗书,一面耕种田地。 1927年春天,刘峰遇同村族人刘大风(安明,中共地下党员)谈起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活做的共产主义生活,心情非常激动,随即表示要参加中国共产党。刘大风说:"旧政府知道了是要杀...[详细]
李静一(1908—1968) 原名存贞,又名月凤,凤翔县杨家磨村人。民国16年(1927)毕业于西安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并留该校附小任教。民国17年(1928)8月回凤翔,筹建县城北街女子小学,任校长。民国23年(1934)去临潼任教。抗日战争爆发,返回凤翔。曾在谭家庄小学、敬诚小学、...[详细]
李基伦(1908~1985),武陟县三阳乡北官庄村人。1929年3月在本村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本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32年5月在焦作李河煤矿从事工人运动。 1938年参加八路军,历任排长、副连长、连长、队长、参谋、营教导员、西华县交通局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新乡市-科长、大队长...[详细]
李冠慈(1908~1947年)原名建通,又名李迪,字贯之.紫陵乡王村人。冠慈8岁上学,后考入沁阳省立第十三中学,在进步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他读了《通俗资本论》、《列宁主义ABC》、《史学纲要》以及《响导周报》等革命书刊,聆听了许多“五四”运动的革命故事。 1927年初,冠慈第一次走出学校,随...[详细]
连柏生(1908~1992) 南汇县祝桥镇凉亭乡人,8岁进私塾读书,主要读《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之类,连柏生因不满于私塾的体罚教育,从私塾退学改读新式小学,先在毓秀小学读初小,后到县立第五高等小学读高小。1922年,连柏生高小毕业,考进上海邮务海关学院,...[详细]
吉星文(1908年-1958年8月23日),字绍武,乳名黑星,河南扶沟人,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五期,国民革命军中将,中国抗日战争名将。 少年时期立志效族叔吉鸿昌之为人,当兵报效祖国。1922年随族叔吉鸿昌参加西北军,累升至营长。1933年长城抗战中因功升团长。1936年调守北平西南的宛平县。...[详细]
胡云生(1908~1980),北源乡中胡家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读过几年蒙馆和经馆,家境贫寒而辍学,做了二年篾匠,并当过一、二年土馆的教书先生。1928年,到吉安城一药店当学徒,帮老板做买卖。参加了吉安青工学徒联合会,和吴富善他们一起闹革命。1930年,红军攻克吉安城,胡云生报名参加了红军...[详细]
胡万杰(1908~1947.12),又名胡俊三,河北省安次县人。8岁丧母。幼从父胡绍芬读四书五经。1922年考入北平基辅中学(教会学校)。高中毕业后回家。1927年考入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在校期间,品学兼优,曾当选为学生会主席,主办过贫民夜校。后因反对学校当局侵占贫民夜校公款,遭校方令其停学3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