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西省> 吉安市> 吉安人物

胡云生

[公元1908年-198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云生为[公元1908年-198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云生
   胡云生(1908~1980),北源乡中胡家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读过几年蒙馆和经馆,家境贫寒而辍学,做了二年篾匠,并当过一、二年土馆的教书先生。1928年,到吉安城一药店当学徒,帮老板做买卖。参加了吉安青工学徒联合会,和吴富善他们一起闹革命。1930年,红军攻克吉安城,胡云生报名参加了红军,被编入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二团,担任宣传员。193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升任三十二团团支部书记,负责团组织日常工作。后调任十师师部政治指导员,又改任二师师部统计员,负责收集整理全师的军事、组织、宣传、后勤、群众等方面情况资料,作好统计工作。参加了1930~1934年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战斗,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到达陕北后,胡云生任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员。1937年8月,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作战科科员,随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11月,随一一五师主力转移到汾河流域和晋南抗日。1938年2月,胡会云生任一一五师总务科科长,随部开赴番西南,参加开辟抗日根据地斗争。12月,一一五师主力挺进山东,胡云生任第一一五师苏鲁支队参谋长,后苏鲁支队改编为教导二旅五团,胡云生任团长。
  1940年胡云生调任湖西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白彦战斗和鲁南地区反“扫荡”作战,与山东地方游击队一道,剿清了当地伪军,巩固扩大了抗日根据地。1943年1月,赴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参加干部理论学习班。1945年12月底,胡云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师副参谋长。
  1947年8月,在吉林双辽县成立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胡云生任纵队后勤部政治委员。随部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发动的秋季攻势,奋战在北宁路北面战场上。在配合总攻势的战斗中,第七纵队第二十一师10月1日突然包围法库,激战2小时,全歼国民党保安第七支队。7日,十九师攻克彰武,17日,第七纵队攻克阜新。在联军强大攻势下,国民党军被歼6.9万余人。12月,东北民主联军发动的冬季攻势,又给国民党军沉重打击。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5日,第二、第三、第六、第七纵队对敌新五军展开围攻,激战二天二夜,全歼新五军军部及第四十三师、第一九五师,俘其军长及两个师长。29日,胡云生随第七纵队由辽南地区回师北上,直扑四平。3月12日,七纵队与第一、三纵队合围四平之敌,分路突击,激战一昼夜,终于攻克四平,全歼守敌第七十一军第八十八师及其他残部。冬季攻势歼敌15.6万余人。此后,国民党军龟缩在锦州、沈阳、长春3个孤城,为解放全东北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后,胡云生调东北军区司令部任管理处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云生先后任东北军区、沈阳军区后勤部营房管理部部长,为解决和改善部队的后勤供给,尤其是营房建设而辛苦操劳,不遗余力。
  胡云生还十分关心家乡的教育、农业和其他公益事业,1953年回家乡为兴修水利出谋划策,并援建了乡村小学一处。1980年12月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吉安县县志>>)

  北源乡 北源乡位于吉安县北部,南接桐坪镇,北抵万福镇,吉新公路贯穿南北,距吉安市城区26公里,总面积56平方公里,辖16个村委会,人口16976人,其中城镇人口635人,现有耕地1603公顷。主要经济作物有蕻菜籽、花生、高梁、红暑等。 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004年度工农业生产总值6099万元,比上年增加837万元;财政收入173万元,比上年增长7…… 详细++   经历历史事件:

四渡赤水 (公元1935年)

  同年(公元1908年)出生的名人:
曾竹韶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
杨放之 (1908~2003) 河南省济源市
张硕奇 (1908~1931) 河南省济源市
翟茂林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
李基伦 (1908~1985)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
+ 更多公元190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0年)去世的名人:
李宪昌 (1920~1980) 河南省济源市
郭茂忠 (1944~1980) 河南省济源市
李传玉 (1920~1980) 河南省济源市
许子善 (1911~1980)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
申相文 (1914~1980)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
郜清震 (1906~1980)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
+ 更多公元198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