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云(1908~1981年),广东中山人,出生于澳大利亚。曾留学英国,任英国伦敦皇家林肯法院大律师。民国24年(1935年)8月应聘为厦门大学教授,在外文系任教近30年。50~60年代初曾任系主任,亲自教授一年级基础课程,又为高年级学生讲授《英诗选读》、《英国戏剧选读》和《世界文学史》等课程。...[详细]
林修灏(1908~1991年),字发浩,闽县(今闽侯县)尚干镇人,林元铨长子,生于马尾。民国9年(1920年),入英华书院,后随父赴上海,就读于震旦大学预科博物科。在族伯林森资助下,赴欧洲留学。先入比利时鲁汶大学,后转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医科,后改学药学。民国26年,暑期回国养病,恰逢上海“八一...[详细]
林绍能(1908~1980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出生于罗源县洪洋乡王认村樟里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2岁时父母双亡,与其兄相依为命。16岁后农忙务农,农闲贩卖绢花,艰难度日。 1950年林任王认乡(村)农会主席,带领贫苦农民参加土地改革。继之带头组织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春...[详细]
林赶山(1908~1985年),闽县(今闽侯县)尚干镇人。11岁入“旧赛乐”闽剧班学艺,拜昆曲名丑翁成坤为师,习丑角,亦能演小生、老生、花脸等行当。赶山善于刻划人物性格,擅演剧目有《炼印》、《搜书院》、《莲花湖》、《蓝桥会》、《八大锤》、《陈世美》、《走麦城》、《夜光杯》、《阎瑞生》、《九命沉冤...[详细]
李良荣(1908~1967年),出生于归德里蔡宅村杨家,3岁时卖给仁德里下蔡村李氏。养父、母早逝,生活无着,外出流浪。15岁人许卓然靖国军随营学校。翌年6月,经许介绍保送人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当年毕业后,在教导团当排长。民国14年(1925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第一次东征,讨伐盘据东江...[详细]
李来荣,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于南安县石井镇溪东村一个笃信基督教的农家,幼年丧父,家境贫困,与姐姐随母住厦门鼓浪屿,其母佣工于毓德女子学校,勤劳节俭。来荣承母教,学习勤奋,得教会的资助,就学于鼓浪屿养元小学,继而半工半读于寻源书院,由于聪颖,刻苦力学,成绩优良。民国15年(1926)考入福...[详细]
李景林(1908~1980) 乳名成人,原名树春,字实甫,化名红孩儿。李家墕(今属石盘乡)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二十七日(1908.8.23)。少时靠父亲打工和抬轿维持生计,家境贫寒,饱尝辛酸。11岁上村小,勤奋好学,成绩优异。1925年转入绥德第一高小,在校萌发革命意识,参加国民党,曾任绥...[详细]
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副院长(副部长级待遇)。 李荆璞1908年1月1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一个农民家庭,1932年10月参加革命,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吉东工农反日义勇队队长、绥宁抗日同盟军师长、东北抗日联军师长、八路军骑兵支队团政治部主任、绥蒙军区武委会主任等职。抗...[详细]
李坚(1908~1950)字寿章,邵武和平人。民国11年(1922)从参加福建省防军开始,先后充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历时8年。民国19年加入国民党。民国25年专门从事省防特务情报工作。同年,到江西黎川任督练员和军训教官,负责训练保甲人员,并任国民兵团团附等职。民国34年充任军...[详细]
李和尚(1908~1936年),秀篆人。民国17年(1928年)2月参加革命,积极串连贫苦农民,筹款购买0。不久,在诏安秀篆东坑尾组织“农民自卫队”,并率领自卫队参加攻打秀篆上湖村大土豪王元亨的战斗。接着组建“大北坑农民协会”。民国18年春,中共饶和埔诏县委组织饶和埔诏游击队团部,李和尚带领自卫...[详细]
李汉冲,字鹏,谱名祥应,后改魁应。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十三日生于上杭稔田乡官田村。童年在官田小学就读,后在县立中学毕业。 民国19年(1930年)考入上海私立持志学院攻读法律,中途因故休学返闽。21年7月,国民党十九路军入闽。此时,李经赖作梁介绍投十九路军七十八师区寿年部任上尉...[详细]
李艮(1908~1933)字育初,化名愚痴。陕西长安人。1926年春入西安陕西省立第三中学,受共产党员张含辉、张慕陶的影响,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年夏参加共产党员刘含初等在刘镇华兵围西安期间开办的暑期学校的学习,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长安县五楼小组组长,积极投身到反帝反军阀的...[详细]
雷进济,楮坪乡茶湾村人,畲族。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八月出生于贫苦农家。他自幼务农,为人忠厚。姐姐雷金珠嫁给福安人邱金水为妻。邱金水和雷金珠先后参加革命。雷进济常往姐夫家,深受革命思想影响。 民国23年(1934)8月,邱金水和雷金珠以探亲为名,来到茶湾村开展革命活动,雷进济参加革命,担...[详细]
蓝启盛,又名醒魂,清光绪34年(1908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生,上杭庐丰乡丰康村人。县立中学(旧制)毕业后,就读于广州国民大学,后在潮州□海小学、金山中学任教。 民国23年(1934年),江史豪县长去信请启盛回县从政。同年6月底,蓝返杭,被委任第二区公所区长。25年5月,调峰市特区(后归永定...[详细]
蓝朝全(1908~1972年),畲族,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生于罗源西兰乡塘里村。4岁丧父,6岁母改嫁,朝全与祖母相依为命,艰难度日,16岁开始砍柴为生,供养祖母,祖母病逝后,迁居霍口乡后洋村。 新中国成立后,朝全积极参加土改运动,分到一份土地后,辛勤耕作,当年喜获丰收。1951年创...[详细]
匡唐伟(1908~1948) 江西省吉安县芳洲村人。曾任苏区村民委员、乡政府委员、赤卫队中队长等职。参加过农民-,跟随红军9次攻打吉安县城。1929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工农红军独立第5师13团3连宣传队长、连指导员、红1军团1师政治宣传队长。在参加2...[详细]
柯成贵(1908~1935年),又名柯润,字伯庠,西洋岛仕头坑(今海岛乡宫东村)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自幼练就一身好水性,为人耿直,爱打抱不平。 民国14年(1925年),成贵就读福州格致中学,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民国17年春,回西洋岛,目睹外地渔霸占渔场、霸海面,欺诈群众,0...[详细]
康俊仁,1908年出生于山西省夏县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性格刚毅,抑强扶弱,爱抱打不平,深得乡亲们拥戴。遇到什么难事,大家都乐意找他拿个主意。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时任周村村长的康俊仁,耳闻日军杀人放火的暴行,义愤填膺。在共产党干部金长庚的指示下,他经常以村长的身份作掩护,进入县城为党刺探...[详细]
鞠成椿(1908-1977年)阿城县城西北鞠家床子屯(今哈尔滨市香坊区)生人,平生热心于慈善救济事业。民国18年(1929年),他献出自家在柞树林的土地12垧,交给阿城县慈善会作为义地,栽培果树1400株。以后,又献出白城后红旗屯熟地12垧,柳条通6垧,作为慈善事业需用。 伪满康德3年(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