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章(1908~1929),原名文良,乳名“和尚”,上中学后改名锦章,生于芦溪双峰一个富裕家庭。其父叶辉腾系清末武秀才,姐夫曾敬承是县城九峰的豪绅。 1921年,锦章就读县立中学时,结识杨文元、朱思等进步青年,开始接触马列主义,思想倾向革命。1926年秋,锦章毅然放弃舒适的家庭生活,随朱积...[详细]
杨志和(1908~1935),乳名狗子,泰宁城关人。他原籍长汀,其父杨官云由于在老家无立锥之地,且无法躲避苛捐杂税的压榨,于清朝末年逃到泰宁城关,栖身城隍庙,以帮人抬轿和卖柴为生。1913年,志和五岁时,他父亲在劳累和贫病交迫中死去,母亲把他十岁的姐姐杨桂珠卖给人做童养媳,才买下一口薄棺草草地将...[详细]
杨尚高(1908—1983)湖南省平江县嘉义镇人。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一九八二年被评定为正兵团级,当选为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历任红十六军七师二团二连党支部书记、湘鄂赣独立第二师连指导员...[详细]
杨和春(1908~1986),又名杨霖、杨子荣,神木城关人。父杨象贤,商人出身,颇具民主思想,曾在榆林各界代表会上公开抨击军阀井岳秀。杨和春1925年入省立绥德第四师范学校,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手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经组织决定加入国民党。是年秋,为避“清党”离校。1...[详细]
杨光华 (1908-1991),曾用名杨子才,化名老周。湖北省嘉鱼县人。中共早期党员。在湘鄂西根据地从事革命活动。1932年9月,被调到上海中央局组织部工作。1933年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5月,任江苏省委书记。1934年10月,受上海中央局派遣来哈尔滨,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其间,为加强东...[详细]
许依华(1908~1940年),又名许泽藻、许羲和、许侠夫,广东澄海人。出生于泰国华富里(音译)的一个华侨家庭。民国15年(1926年)在海陆丰根据地与澎湃组织工会、农会,同年秋,考入上海大学,在学校参加中国共产党。翌年,被派回汕头搞工农运动。8月,南昌起义军南下潮汕,被派回澄海,9月,澄海县工...[详细]
栾醒民(1908~1965) 又名迎春,本县马蹄沟镇栾家渠村人。1930年绥德师范毕业后考入北平大学农学院就读,1932年肄业回乡。1934年开始执教,1940年调绥德师范,先后任教员、主任、副校长、校长和中共党总支书记等职。醒民潜心教育,专心致志,注重实绩,不求虚荣,使绥德师范风纪大整,为...[详细]
谢志坚(1908年—1968年),又名叶绿云,女,台湾台北市人。是闽南及福建早期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青年时代到上海读书,走上革命道路。民国15年(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参加旅沪福建(包括台湾)籍学生回乡工作团,随丈夫翁泽生到漳州,担任汀漳道政治监察署妇运指导员,积极在漳码等地开展革...[详细]
谢孝廉(1908~1939) 茶房谢家塬人,毕业于龙驹寨高等小学,教书两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跻身军界。初在地方武装彭双治部下任分队长,后为商棣联常备队长,有枪200多支,控制棣花、茶房、商镇一带,集军、政、财、文实权于一身。部属雷振杰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归来,任中共商洛工委武装委员...[详细]
开国少将夏耀堂(1908—1972)湖北省石首县人。7岁入塾读书,14岁辍学务农。1930年入县列宁中学读书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一次红3军攻打一个寨子,因缺粮,夏耀堂率一个排打“洞子”弄粮食。寨子数攻不下,夏耀堂率先攀上峭壁,凿开洞口,往洞...[详细]
夏尚志 (1908-1990),字浩然,曾用名张福生、张福增、夏福生、夏和天。吉林省镇赉县人。早年在北平从事地下活动,1930年5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6月转党。"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被选为执委,担任东北义勇军和反日会与北平负责人的联系工作。1932年1月,调任北平...[详细]
肖作霖(1908~1987),名克念,今茅塘乡涧溪人。民国15年(1926)2月,考入黄埔分校第六期,5月,加入中国国民党。“四·一二”-事变后,投入张发奎部教导团,任连指导员,参与东征讨蒋。逾年入南京中央军校黄埔系军官研究班。民国18年,肖任唐生智军总指挥部宣传科长。冬,唐在郑州通电反蒋,兵败...[详细]
肖荣代,又名六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于四都小金。民国十九年(1930),“四都-”后,他率先报名参加少先队,担任金坑乡少先队长。不久,又带头参加赤卫队,担任金坑乡赤卫队排长。同年4月,经肖荣杏、肖九荣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赤卫队改编为红12军34师,他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及团政委,...[详细]
萧 德(1908~1977) 原名师应三,字选卿,化名李学逵、师宣清、曹子君等。清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十九日(1908.3.21)出生于清涧县城,籍贯师家园则。父亲师守业,小商,原姓萧,后过继于师氏。萧德1920~1924年在县立小学读书,1925年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1926年由杜振廷、杨应举(...[详细]
吴先喜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于江西横峰青板桥一户农民家里。幼年时在家乡私塾读书,后曾一度到铅山县河口中学初中班学习。12岁时因家境日益困难,-停学回家参加农业劳动,农闲时还得外出挖煤,过着贫困艰苦的生活。 1925年(1925)夏,共产党派黄道到家乡横峰搞农-动。民国15年秋,横峰县...[详细]
吴皎如 (1908~1981年) 侯官县人。民国14年(1925年),考进上海复旦大学,后转读上海南洋医学院。民国19年毕业后,在省、市卫生试验所从事研究工作。民国37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赴美国狄根州和纽约州卫生研究院进修。1949年11月回国,在福建省卫生试验所细菌病理课任课长...[详细]
吴基现又名培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生于福安溪潭乌石村亦农亦商的小康之家。民国20年(1931年),参加革命。 民国21年,基现积极参加詹如柏、郑宗玉领导的溪北洋几千人抗捐--。是年秋,基现在“兰田-”0色地完成侦察任务,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情报。不久,经詹如柏、郑宗玉介绍加入中国...[详细]
王子宜(1908~1983) 王子宜,男,名崇义,字子宜。1908年出生在保安县城一个农民家庭。少时先在永宁山上学,1921年转入榆林读高小,1923年考入榆林中学。 在榆中,王子宜受到魏野畴、李子洲等共产党人的熏陶和刘志丹的影响,阅读进步书刊,参加学生团体组织,探讨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详细]
王兆卿(1908~1933)字子禄。陕西神木人。1922年入神木高小,1924年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在四师,王阅读《向导》《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思想觉悟提高很快。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担任校学生会农-动委员,经常和同学们深入绥德一带农村,搞宣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