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郑楚云 [公元1907年-1961年]

  • 郑楚云(1907~1961年),原名郑凫,乳名锦荣,字眠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于福安坂中乡步兜里村穷苦郎中家庭。 民国16年(1927年)2月,北伐军途经福安,楚云结识了某团-表、中共党员蔡衡,深受其影响,积极参与福安国民党县党部的筹建和国民党左派的革命活动。“四一二”-政变发...[详细]

赵宗润 [公元1907年-1927年]

  • 赵宗润(1907~1927)别号纵刃。陕西富平人。1924年夏考入三原陕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5年2月,加入进步组织渭北青年社,当选为社务执行委员会书记。和王之鼎(王云)、贾怀庚等同学一起,组织和领导三原学生开展革命活动,出版《渭北青年》杂志。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先后任团支部书记,团...[详细]

章子镛 [公元1907年-1984年]

  • 章子镛,西城罗桥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7)生。5岁入学,13岁到西山圩中药铺当学徒。后去漳州怡和纸行当学徒。省吃俭用,购买数理化丛书,利用工暇刻苦自学,着力钻研实用工业。18岁在漳州试制肥皂、汽灯纱罩、毛衫编织机及食品罐头,均获得成功。他又与二弟合作制造干电池,廉价出售,供不应求。民国12...[详细]

张重义 [公元1907年-1947年]

  • 张重义(1907~1947)陕西朝邑(今属陕西大荔)人。幼年为躲兵匪远去甘肃兰州,1924年返回朝邑务农,曾联合同村青年武装自卫,防止兵匪骚扰。1927年春,陕西大革命形成0,张在家乡参加农-动。5月,国民革命军驻陕陆军第三师师长耿端方的部下,到张所在的西高明村抢牲口。张组织农协会员追赶,青年农...[详细]

张堂印 [公元1907年-1947年]

  • 张堂印(1881~1947)唐县西迷城村人。出身贫困。早年逃荒口外。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堂印于察北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重机 排长。1939年任平北军分区十团特派干事。1942年任三十四团三连指导员,参加多次战斗,勇敢机智,战绩卓著。翌年任赤(...[详细]

张松平 [公元1907年-196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张松平(1907~1966)陕西长安人。1931年12月随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五军四十三师特务连司务长,第十五军军医处司务长,第三十七团卫生队队长,军团供给部管理科科长、军实科科长、援西军供给部军实科科长;参加了长...[详细]

张瑞标 [公元1907年-1934年]

  • 张瑞标,又名瑞根子,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出生于宁化县禾口乡石碧村一个贫农家庭。幼年父母双亡,从小学做篾工,过着流浪生活。 民国18年(1929年)宁化共产党人在禾口秘密活动,发动群众建立农会。张瑞标在禾口石碧参与革命活动,并于当年加入共产党。 次年6月,宁化地下党发动和领导宁...[详细]

张平化 [清][公元1907年-2001年]

  • 张平化 (1907- 2001 ),曾用名张矢进、曾玉成,笔名尚真。湖南省酃县人。1926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三十六军三师九团三营政治指导员。曾参加北伐战争河南战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酃县第二区区委书记,共青团酃县县委书...[详细]

张杰儒 [公元1907年-1945年]

  • 张杰儒(1907~1945年),号少文,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生于大桥镇芝山村的书香世家。幼以聪颖好问闻名闾里。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古田超古初级中学。民国17年毕业于福州青年会高中部。 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杰儒在福建一学院求学,激于义愤,他奔上街头,烧日货,作救亡...[详细]

张甲洲 [公元1907年-1937年,著名抗日英烈]

  • 张甲洲(1907~1937),别名震亚,化名进思,号平洋。巴彦县城东北张家油房屯(现镇东乡富饶村)人。 他6岁入本屯私塾念书。辛亥革命后,又入官办小学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席卷全国,反帝、反封建,打倒孔家店,砸碎封建礼教成为每个青年的共同愿望。这些,都为甲洲后来献身革命事业打下了思想...[详细]

张虎森 [公元1907年-1935年]

  • 张虎森(1907~1935) 小名月娃,商洛镇显神庙人,张云山民团第四中队队长。虎森虽身在地方武装任职,但誓不与误国殃民、鱼肉乡里之辈同流合污,约束部队尽量不骚扰百姓。红二十五军长征来商洛,程启文带领一支红军小分队在孙家山组建苏维埃,恰与虎森驻地一岭之隔。在中共商洛工委书记王柏栋-宣传的感召...[详细]

张华云 [公元1907年-1935年]

  • 张华云(1907—1935),女,又名华容、华荣,英雅乡下村人。历任中共三河区委、中共饶和埔诏县委、闽粤边特委委员,主管妇女和宣传工作。-公学读书时,父母将她许配罗家为媳。民国16年(1927),她毅然抗婚离家,投身革命。在房明光、谢卓元培养教育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谢卓元结为夫妻。她编写了许...[详细]

张华山 [公元1907年-1940年]

  • 张华山,原名先梨,绰号柴头梨,梧柏洋村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聪明好学,利用放牛空隙读点书,粗识文字,在家务农。 民国22年(1933),华山参加革命,民国23年1月参加安德县游击第一支队,同年冬受党组织委派与吴华禄、张云腾等成立梧柏洋苏维埃政府,罗金木任村主席,他是成...[详细]

张国继 [公元1907年-1935年]

  • 张国继 (1907~1935)又名张根儿,出生于府谷县前石畔村。祖辈以务农为生,父辈改做河路工人。兄弟4 人,张国继为大。他从小聪明,深受父母喜爱。1921年,国继入私塾。1923年失学回家,随父跑河路。1929年,国继被国民党二十二军吴汉卿部队抓壮丁,在一个步兵连当兵。1931年,国继因共产党...[详细]

张春森 [公元1907年-199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张春森(1907-1991)湖北省广济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1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10师29团连政治指导员,第31军93师279团副连长,团司令部通信参谋,师司令部通信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作战通信参谋,营政治...[详细]

曾道修 [公元1907年-1971年]

  • 曾道修(1907~1971),原名志德,下洋镇太平寨村人。早年就读于广州大学,民国10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广州起义,被国民党当局通缉,民国17年4月回下洋,6月与曾牧村等举行下洋-。9月,参加攻打平和县城受挫,逃至厦门被捕,押解至福建省府第一拘留所。次年6月越狱,辗转到达印尼...[详细]

袁克服 [公元1907年-198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人民解放军兰州部队顾问。 袁克服同志是湖北红安县七里坪镇汪家垸村人,1929年1月加入共青团,同年3月参加游击队,1930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鄂豫皖苏区少共省委书记、川陕苏区省委书记、红四方面军独立第一师师长、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部副部长、军副政委...[详细]

尹溯涛 [公元1907年-1949年]

  • 尹溯涛,名培,1907年出生在云南省梁河县久保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父母早亡,家境贫寒,使尹溯涛从小就养成了生活节俭,学习勤奋的良好习惯。在小学校读书期间,由于他天资聪颖,加之勤学苦练,终于以优良的成绩考进腾冲中学就读。尹溯涛在腾冲中学读书期间,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并接受了进步思...[详细]

严群 [公元1907年-1985年]

  • 严群(1907~1985年),字以群,号孟群、不党,晚年号怡适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区)阳岐人。民国16年(1927年),福州英华中学毕业后,考入福建协和学院哲学系。民国18年,转入北平燕京大学哲学系。民国23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其间,出版《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柏拉...[详细]

杨新容 [公元1907年-1982年]

  • 杨新容(1907~1982),原名欣荣,1923年就读于集美学校师范部。翌年,参加由罗明等人组织的“革命协进社”。1927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2月,入漳州工农运动讲习所学习。其后在海澄和厦门等地的小学任教。1928年在上海大厦大学预科、中华艺术大学中国公学读书。其间曾担任中共闸北区委宣传部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