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宁德市> 古田人物

张杰儒

[公元1907年-1945年]

张杰儒为[公元1907年-1945年]

  张杰儒(1907~1945年),号少文,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生于大桥镇芝山村的书香世家。幼以聪颖好问闻名闾里。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古田超古初级中学。民国17年毕业于福州青年会高中部。
  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杰儒在福建一学院求学,激于义愤,他奔上街头,烧日货,作救亡演讲。其时,东北马占山将军奋起抗日,国民党当局不发援兵,致使其孤军奋战,终告失败。杰儒对此深为感喟,和泪研墨写下《感怀诗》云:“万里江山瞬沉沦,满朝朱紫唱和亲。英雄数啸嫩江畔,壮士群趋黑水滨。激战不知金甲冷,孤军欲挽漠南春。可怜守土终无术,呼援声嘶泪一身。”
  民国21年1月28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十九路军奋起抗击,一度挫其凶焰。杰儒因未能投笔从戎而感慨万端。12月,蔡廷锴率十九路军入闽。翌年冬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同蒋介石决裂。杰儒随其舅林宪杰参加反蒋活动,就任安溪县教育科长。“闽变”失败后,他退隐故里,日以赋诗自遣。其间,曾赴南京游览中山陵、雨花台、莫愁湖等胜景,归作∠岛之行》。
  民国23年,杰儒赴北婆罗洲沙捞越诗巫,先后执教于光华、中兴竟南、开文等中学,以其-博见,谆谆善诱,深得学子爱戴。
  民国26年7月,芦沟桥事变骤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爱国侨领陈嘉庚领导下,杰儒积极投身救亡运动,任诗巫抗日会长。他发表大量宣传抗日的文章,并在诗巫、民丹等地进行义卖公演,将所得捐款汇回国内以支援抗战。其母在国内得悉他在诗巫的活动,恐其遭害而坐卧不安。他在寄回的家信中直陈抗日救国之心志,说:“中华民族存亡在此一举,为了抗日即葬身蛮荒,也当为鬼雄无所悔恨,所恨者不能抽身回国,驰骋疆场,杀尽倭奴,马革裹尸耳!”
  民国30年10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铁蹄蹂躏南洋群岛,马来亚华侨所遭掳掠屠戮尤为酷烈。杰儒因力倡抗日,在诗巫沦陷后为敌所缉,遂退入山笆(即农村)组织抗日志愿队,继续坚持战斗。他们昼伏夜出,灵活机动,伺机骚扰和歼灭敌人;遇到单独日哨,则拖入林中,装入麻袋,投到海里;碰上小股敌人,开枪打死几个后即闪进深山;同时又到处埋地雷,炸军车,夺武器,搅得日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民国33年初,杰儒离开山笆外出活动,在通过木栅岗卡时被汉奸出卖,遭捕入狱。敌人施以灌辣椒水、火钳烙背、竹尖嵌指等酷刑,他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民国34年初,在盟军即将胜利的前夕,日军疯狂-华侨中的抗日志士。6月9日,杰儒被日军活埋于民丹荒郊。年仅38岁。是年9月2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取得最后胜利。诗巫、民丹各界华侨为杰儒举行公葬,并在他就义处为其建造陵园。国民政府追认杰儒为抗日烈士,明令褒奖,按例祠祀。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