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祖恺(1907—1930),字瑞梅,化名董超,建德大洋人。1922年8月考入浙江省立第九师范学校。受共产党员唐公宪、进步教师竹均之影响,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后,童祖恺与同学严汝清等响应全国和省 的号召,成立浙江省立第九中学学生自治会,积极投入反帝运动。 192...[详细]
苏永彰(1907~1983年),字伯昭,五通镇江门周村人。出生于仕宦家庭。在广西省立第三高中毕业后,任广西大学仪器室管理员,翌年入广西大学讲习班深造。后回乡长期从事教育,曾任义宁县立国民中学校长、义宁县立初级中学校长。受家学熏陶,擅书法、喜吟咏。 其书法初期师法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后期研...[详细]
商子和(1907~1992),又名商福贵,阳泉郊区小阳泉人(现归城区)。民国24年(1935)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学院法律系。历任天津市土地办事处职员,平定县女子师范学校教师,山西人民公营事业董事会组员,国民党山西教育会文牍员,山西省教育厅科员,山西省立桐旭医专文书系长、护士班国文教员,山西省川至医...[详细]
三木武夫,日本自由民主党总裁、第66代内阁总理大臣(首相)、日本政治家。当选19回议员,在职51年。日本自民党内最小派系三木派的领导人,1974年首相田中角荣因为洛克希德丑闻下台后,通过椎名裁定意外上台,然而2年后却因为治理腐败损害党内大派系利益而-下台。但他专注于净化政界和政治改革,其政治姿态...[详细]
邱一涵(1907~1956),原名信贞,女,平江县思村乡人。1926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转为中共党员。历任红三军团青年干事、中共万载县委书记、湘鄂赣省委妇女部长、红军大学共青团总支书记兼指导员、红三军团卫生部党总支书记。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大二校政委、陇东特委妇女部长。1938年随丈夫袁国平...[详细]
钱兆鹏(1907—1927),字叶璆,又名奚求、胜芝,金华下钱村人。出身农家。1921年8月,考入浙江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先后当选校学生组织丽泽团干事、学生自治会主席、金华学生联合会代表。1925年3月15日,与千一(千家驹)在东岳庙主持千余人参加的-,哀悼孙中山逝世,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详细]
钱镜塘(1907—1983),名德鑫,晚号菊隐老人,以字行,海宁硖石人。自幼受祖、父熏陶,善画,能治印,爱好诗词戏曲。20年代客居上海,开始收-代金石书画,曾多次举办书画展销,经营数十年不辍,为当代收藏鉴赏名家。日伪时期,曾冒险购存不少宋元名画,使之免遭劫掠,其中有范宽《雪山图》、董源《山水图》...[详细]
彭祖锡(1907—1937),号泽波,庄埠村(今属恭城镇)人。16岁考入省立平乐十中,后相继在广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复旦大学、广西大学就读。“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入东北三省。他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加刻苦钻研。民国22年,他发明蔗渣制造0。广西省政府多次派人验证,可代黄色0使用,装置木柄手 ...[详细]
潘兆昌(1907~1974),又名潘达三,新圩人。梧州师范毕业。1926年国共合作时参加国民党,当选为北流县党部执行委员,任工人部长,兼农讲所政治部主任、县督学等职。1927年初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年冬,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元月,由俞作豫、黄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2月参加龙州...[详细]
南延宗(1907—1951),原名蒋康,字怀楚,乐清县翁垟南宅村人。早失父母,家境清寒,而学习成绩优异,小学未毕业即考入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在十师只读3年,又提前一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地质系深造。 1931年大学毕业后,进北京地质调查所工作,致力于地质学研究,其中对矿物学与矿床学研攻尤深。六...[详细]
梅仲微(1907—1987),字子卿,原籍瑞安玉壶(今属文成),20岁迁居平阳鳌江东河。1936年出国。先在马来亚尤运坡做矿工,后去泰国当船员。1940年到荷兰,在阿姆斯特丹做些小买卖。后和同乡胡丛业、胡守忠等合股开设玉壶酒楼。迁居爱尔唐赛城后,独资经营天安酒楼,事业不断发展,扩展到奥地利。19...[详细]
马彦祥(1907—1988),原名履,笔名尼一、司徒劳,鄞县人,生于上海。马衡之子。1925年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从洪深学戏剧,参加复旦剧社、辛酉剧社演剧。1928年毕业,次年参加上海剧艺社。1930年去广州,参加广东戏剧研究所,主编《戏剧》双月刊,1932年主编《戏剧电影周刊》。1934年后执教...[详细]
马佩勋(1907—1984),别名马英,出生于孝义碾头村贫农家庭。幼时仅在农闲读过几冬私塾,14岁起先在兑九峪银炉学徒,后在隰县石咀会粮店当店员。 1924年,17岁的马佩勋到太原炮厂学徒,在七年的工人生涯中,饱尝人间辛酸,但也认识到工人解放的道理。在其表兄太原国民师范学生、地下共产党员卫思...[详细]
罗振坤(1907~1979)本名罗培兰,化名聂益民,浏阳县沙市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家贫,以织布为生。1926年改名罗振坤投军。旋返家,参加农民运动,任沙市区乡自卫大队长、县工农义勇队分队长。1929年与党取得联系,参加地下活动。1930年加入共产党,入浏阳游击一支队,先后任事务长、...[详细]
罗章凤 (1907~1931) 罗章风,叉名舞阶,化名陈虞卿,浏阳县沿溪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1924年 经胞兄罗章龙的援介,他考人中共湘区委创办的湘江中学,开始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26年4月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期间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回到长...[详细]
陆浩仁(1907—1936),原名树松,号虑点,化名白虑点、陆文生。壮族。三石区泗爷村人。 1924年在东兰县立高等小学读书时, 参加营救被关押的农军宣传队长韦介城的斗争。 1926年7月,投身于韦拔群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任太平区农民协会常务委员。1927年7月参加第三届农 动讲习所学...[详细]
路璋(1907—1984年),原名以璋,字法如,曾有名益先,汉族,融水乡古鼎村寺底屯人。 祖、父以教书、行医为业。 小学毕业后,因家境中落,为生计在本村及山安、小榕村教私塾。1928年考入融县县立初级中学,在校接触新文艺,阅读鲁迅、郁达夫、田汉等著作,开始步入新文化境界。毕业后,在板榄、...[详细]
李玉藻(1907~1972),阳泉郊区甘河村人。1950年,响应党的号召,带头组建了阳泉第一个生产合作社——甘河磺业社,并任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因领导有方,业绩突出,1950年11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一等劳动模范奖章;1951年,甘河磺业社被全国合作总社评为全国“四大旗帜社”之一;其本人被阳泉...[详细]
李雪峰(1907.1.19-2003.3.15)山西永济人。1925年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学校。1931年保送山西大学教育学院学习。1932年冬参加山西互济会。1933年10月入党。任山西互济会党组书记。1934年任山西省工委宣传部部长。1935年9月北平秘密工作。1936年1月任北平市委书记,组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