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有(1905-1927),镇海县邬隘乡先锋村人.1925年底,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投入大革命运动,先后三次参加上海工人武装起义。1927年3月,在第三次武装起义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王金有幼年时父母亡故,由叔父母扶养长大。十六岁进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详细]
王昌甲(1905~1932)金寨县果子园乡人。民国19 年(1930 年)参加赤卫军,次年参加红军。民国21 年6 月,任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某团政委。同年8 月,全团与国民党军在霍邱城西遭遇,战斗中身负重伤,英勇牺牲。果子园乡 果子园乡位于皖鄂毗邻金(寨)罗(田)交界的大别山腹地,红色革命圣...[详细]
孙叔平(1905~1983),又名颛孙钧、颛孙叔陶、孙劲秋,萧县王寨镇孙小庄人。幼读私塾,民国8 年(1919 年)入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江苏第二中学,民国15 年又以同等学历考入武昌大学。在大革命0中,他拥护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积极参加革命宣传,“七·一五”事变后,回到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孙凤鸣(1905~1935),原名孙凤海,铜山区黄集乡小合子村人。生于雇农家庭,只上过几个月冬学。他外表蕴藉风流,身材修伟。在军阀混战时期,当过兵,练得一手绝好枪法。 民国19年(1930年)底,孙凤鸣偕夫人崔正瑶到上海,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建立联系,对他影响较大的有陈惘之等人。一天,他...[详细]
施剑翘(1905—1979),原名施谷兰,安徽桐城人,自幼生活在山东济南。生父施从云,后过继给其弟施从滨 (一说生父为施从滨)。1935年,在天津佛教居士林刺杀直系军阀孙传芳。后被捕入狱,1936年被特赦。新中国成立后,她因病移居北京,病愈后又移居五台山光明寺村,并以居士身份在碧山寺修行。19...[详细]
沈鹏(1905~1962)庐江县黄道乡魏垱村人。民国16 年(1927 年)黄埔军校五期毕业,浙沪第一军补充团上校团长,郑州一 九师少将副师长、代理师长,洛阳一战区少将高参,豫北新五十二师少将师长,内蒙二里子州军事专员公署少将专员,西安坝桥独立四十六师少将师长。抗战胜利后任河南、安徽暂编第四军中...[详细]
屈伸(1905.8—1951.1) 字动之,植卿之长子。毕业于北京政法大学政治经济系及西北陆军军官学校。历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少将处长,堂邑、博平、蒙荫、盐池县长,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及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专员等职。 屈伸虽任职行伍,但志于社会公益,凡于国计民生有益之事,则不遗余...[详细]
孟芳洲(1905—1933) 又名航洲,赢洲,字介入,化名老侯,石头乡西寨头村人。孟家几代在晚清都有功名,芳洲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 民国11年(1922),父亲送他随五哥孟臣斋(在石一斋部任参谋)去陕北求学。民国12年(1923),以优异成绩考入榆林中学,在这里接受了李子洲...[详细]
毛汶(1905~1989)原名风济,歙县渔梁人,教育家、满文专家。先后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本科和燕京大学研究院,获文学硕士学位,曾在美国哈佛—— 燕京研究所工作。民国24 年(1935 年)起历任安徽大学、安徽学院、上海法学院、上海法政学院教授。撰有金史、满文研究论文数十篇,一部分研究论文曾由白寿...[详细]
马步銮(1905—1969) 字殿臣,甘肃临夏人,回族。马步芳堂弟,太爷马海潮与马海宴是弟兄。打西路军时的团级军官,老派军人在后期的代表。1946年任陆军上校,1948年9月任陆军少将。1931年新9师骑兵旅一团长,1934年第100师骑兵旅一团长,1937年82军骑一旅旅长,1944年82军副...[详细]
吕旃蒙 (1905~1944),零陵县堡里桥乡人(1995年后属永州冷水滩区普利桥镇)。1919年14岁时,到县城崇文小学读书,两年后考入永郡联立 洲中学。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名列前茅。1926年,在 洲中学毕业后,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1935年,入陆军大学。1938年毕业。先后任国民革...[详细]
〔卢洪源(1905~1933)〕金寨县江店镇人。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革命,先后担任霍邱县保卫局局长,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政治部主任。民国22 年在四川与国民党军作战中壮烈牺牲。同年(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 曹广化 (1905~2004) 安徽省淮南寿县 汪乃贵 (...[详细]
李协一(1905-1928):又名遵善,南漳县刘集区白龙乡长岗村人,第一任中共南漳县委书记,革命烈士。 幼年读私塾。1923年随胞兄李贯斋一同考入湖北法政大学。在汉求学期间,经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员胡明政(共产党员)的帮助,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1927年3月,由湖北省委派他担...[详细]
李文(1905-1976) 李文,字质吾,号作彬,今龙溪铺镇楠木村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月生,长沙岳云中学肄业。民国13年(1924)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等职。曾先后参加东征、南昌、龙潭等战役。民国19年(1930),参加蒋冯阎战争,任团长。次年,率部...[详细]
刘真如(1905~1947),曾用名刘成山,涡阳县人,出生于一个家道衰落的秀才之家。民国9 年(1920 年),考入南京建业大学,次年到北京大学当特别生,不久又转到上海大夏大学。在大夏大学,与邵力子等相识,大学毕业后,经邵力子介绍到广州参加革命工作。曾出任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司令部第一科(党务)科长...[详细]
刘玉瑛(1905—1946),阜南县城郊区民安乡刘家洼人,著名画家。 刘玉瑛幼读私塾,民国18年(1929)入阜阳安徽省立三中就学。从私塾到中学,刘玉瑛一直专心于学习绘画。民国21年,刘玉瑛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专攻国画。由于刘玉瑛虚心好学,得到名师谢公展、潘天寿指导,他的画技进步很快。谢公...[详细]
刘涛(1905—1972) 男,编导。浙江省上虞百官镇人,经商出身。40年代在上海越剧界从事编导工作。1942年7月1日编导的《黄金与美人》首次由尹桂芳、傅全香主演于老闸戏院,1944年9月18日傅全香、徐玉兰搭档再次演出于美华戏院。自1942年秋起至1948年冬止,曾在老闸、龙门、山西、同乐...[详细]
刘启章(1905~1960),又名刘其章,店集镇孙家瓦子埠人。1942年4月,刘启章于莱阳县柞村参加八路军,历任战士、班长等职。刘启章身高力大,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先后参加大小战斗几十次,负伤18次,立功10余次,被授予“胶东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内战,大举向解放区...[详细]
鄂中游击纵队-表刘金山 刘金山(1905-1928),号镜珊,谱名训鉴,化名刘黎,出身于沔城一个小商家庭。自幼在私塾攻读,后辍学一年,提蓝叫卖冰糖,稔悉民众疾苦。1921年考入湖北省立一中。因成绩优秀而免费住读。1922年暑期回乡,时逢淫雨,沔城柴河傅家剅剅基破裂,洪水翻滚。在这千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