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羽(1905﹒11~1940),本名凤翙,字其羽,河北昌黎人。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昌黎县第一名中共党员。他以串卖文具为名,开展抗日联络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奔波于昌黎、乐亭两县,宣传共产党的主张,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2月,他作为昌黎县的代表,到滦县多余屯参...[详细]
曾德恒,1905年生于江西省宁都县东韶永乐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代过着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苦难生活。当时,他家仅有祖父遗留下来的几间冬不遮风、夏不挡雨的土房和几件简单的农具,没有半寸土地,全家主要靠租种几亩地主的耕地糊口,生活十分凄苦。遇上旱涝灾年,只得靠借0度日。他7岁开始放牛、砍柴,10...[详细]
余瑞祥,字微垣,名树,1905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三市保丰。祖父余益模,在清光绪年间当过知县,但为官清廉。他从小即跟祖父课读,善诗能文,写得一手好字,课余还随父种田,学会扶犁掌耙,抛谷下种等田事,乡亲们称他“泥秀才”。他16岁时,父母不幸相继病故。为帮助哥哥赡养祖父,他改学缝纫,并以此谋生。...[详细]
余来,原名永洁,1905年11月3日出生在湖南省攸县城关镇一个贫民家庭。6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为料理母亲丧事,父亲变卖了仅有的两间住房。此后,父子二人长期在余、刘两姓祠堂寄居。由于家境贫困,余来幼年本无法入学读书,幸得族人资助,才有机会入本族办的小学读了几年书。因他学习勤奋,品学兼优,16岁那年...[详细]
叶雪安(1905~1966),又名安素。江苏金山人(现上海金山区)。192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系。1933年公费留学德国,习测量。1935年获慕尼黑工业大学特许工程师文凭。后转入柏林高等工业学校深造,并在德国汉沙航空公司、蔡司航空测量部实习,同时至瑞士、奥地利两国考察测量技术。1937年回国,...[详细]
严志弦,字济宽,江苏省武进县人,1905年11月11日出生于一小商人家庭。少年丧父,家道中落,失去进学堂求学的机会,在家塾攻读古文。他天资聪明,在塾师指导下,古文大有长进,备受老师赞赏。1918年考取常州第五中学,因学习成绩优异,连跳二级。1922年考入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系。他学习刻苦,名列前茅,...[详细]
阎锡九(1905—1940)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供给部部长 原名阎广勋,化名王继先,祖籍河北省丰润县大岭沟村。他弟兄三个,姊妹两个,排行第三。他的家乡大岭沟坐落在丰润腰带山下,是一个贫困的山村。阎家祖祖辈辈以种几亩贫瘠的山地为主,常常是吃不饱穿不暖,以糠菜度日。1895年,阎锡九的父亲...[详细]
杨志一(1905~1966年),吉安县人,中共党员。1927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业学校。1937年以前,在上海开设杨志一中医诊所,1937年回到吉安城开业。50年代初期,参加江西省中医实验院筹建工作。曾任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临床研究室主任。从事临床工作近40年,是吉安县一代名医,在江西省中医界也有较...[详细]
杨望,1905年8月29日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为生活所迫他9岁时就被父亲送到舅父家牧牛,那段生活杨望曾在《懒牛多屎尿》一文中形象地描述︰“我们都是农家的少年牧童,……天天在坭田里掘田、除草或牧牛。穿的是一二件'老裘婆',是二十几代的祖宗遗留下来的,一年补一年,到现在至少有十余斤重...[详细]
杨乐羊,原名杨光寿,曾用名洛阳、伍昙、王志刚,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千斤杨店村(今属河南省新县)。 杨乐羊3岁时,在江西德安做生意的伯父杨华先回老家探亲,见他资质过人,便带他到德安,送入郭氏私立沉毅小学学习,并为他易名伍昙。18岁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昌湖北高等师范附中学习。 在武...[详细]
许英魁,临床神经病学家和神经病理学家。致力于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培养了多名临床神经病学和神经病理学人才。以严格、严肃、严厉而闻名。他发 表的《一氧化碳中毒时大脑皮层下脱髓鞘的病理表现》为神经病理学的经典著作。 许英魁,1905年7月12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一个地主家庭,祖籍河北省饶阳县。...[详细]
徐克家,1905年出生于云南省蒙化(今云南巍山)县城。1910年和两个姐姐随伯母先后到伯父任职处的四川省成都市、崇宁县,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县等地读书。其伯父在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读书时,由于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民主主义思想。任崇宁县县长期间,曾给予四川人民反帝爱国的护路运动以极大...[详细]
谢亦吾,原名欧阳石荣,谱名欧阳基梅,1905年9月28日出生于江西省万载县株潭车陂村。父亲欧阳高臻,早年耕作家中两份薄田,另租种众会公田三亩。虽然身强力壮,耕作精细,但是受高租重税的层层盘剥,所以家室仍旧清贫。中年后他改行从医,家境才稍见转机。母亲汤聚珍,老实厚道,在家做花爆,每天起早贪黑,挣点...[详细]
萧赞育(1905-1993)号化之,字铭圭.晚年署梅园主人。涟源市茅塘镇道童村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日本明治大学学习。曾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毕业生调查科主任,蒋介石侍从室秘书、侍从室第三处中将副主任,国民党中央党政军联席会议秘书长.中央军校政治部主任,武汉行营政治部主任国民...[详细]
萧次瞻,原名炳煌,又名次旃,1905年10月15日生于贵州省思南县塘头区。他读过私塾,也进过新学堂。1916年,萧次瞻进贵州镇远中学读书。1924年,萧次瞻离开家乡,考入武汉共进中学读书。武进中学是一所共产党人陈潭秋和革命青年钱介磐(亦石)等在1921年创办的学校,为学生提供各种革命书刊,又有共...[详细]
项志平,原名项兆开,1905年生于四川省南充县(现南充市嘉陵区)新场。1928年在南充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春,毕业后到南充中学附小教书,在学校进行革命活动。1931年2月,任共青团南充中心县委秘书。九一八事变后,项志平在学校组织反日大会,成立反帝团,发展共青团员。不久,他...[详细]
伍学宗(1905-1974)高要县平布村人。自幼家贫失学,11岁到开平县水口镇当童工。12岁随父在佛山基督教循道会当杂役,才得入教会小读书。192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佛山华英中学,并获得升大学的助学金,被送到山东省齐鲁医科大学就读。1931年毕业后,曾在北平协和医院实习。其后,回佛山循道医院任内...[详细]
文学海,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蓬溪县黄泥乡人。抗日战争开始,他积极宣传进步思想,开展抗日活动,1937年底,由杨继先、文倍真介绍加入共产党。次年1月,去南充县南城小学教书。1939年,南充中心县委派他到南充金凤小学任校长,兼任南区区委书记。他到校就聘用一批党员教师。进一步掀起抗日救亡运...[详细]
王月贞,又名悦贞,1905年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县城。曾就读于常德育德学校,后考入长沙稻田女子师范学校,1923年她在长沙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王月贞被公推为常德旅省学友会回乡宣传团委员。回到常德不久,她和一些进步学生协助共青团常德特别支部,成立了“湖南雪耻会常德分会”。王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