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武(1905~1984) 字经伯,祖籍北极镇东秦村,后移居西安市。青少年时在邠读小学,在西安上中学,后考入黄铺军校,为第二期学生。毕业后,在杨虎城、汤恩伯、胡宗南部任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33年奉杨虎城之命,回本县整顿地方民团,准备扩军。马排除异己,自任保卫总团团长,大肆抽丁派款,扩充民...[详细]
吕锡麟(1905 — 1950.12),又名吕大钱、陈敬山、吕敬之,新昌人。1921年吕氏初级小学毕业后,入县城余庆堂药店当学徒。1924年,去大市聚镇药店当店员。一年后,进宁波养元药店工作。1926年6月,组织宁波药业同仁会,任征收股负责人。参与发动药业伙友加薪运动,推为伙友代表。8月,加入中...[详细]
罗扬才(1905~1927年),广东大埔人。民国10年(1921年)3月考入集美学校师范部。民国1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预科文部。在学习期间,与李觉民、罗善培(罗明)等组织福建青年协进社,并出版《星火周刊》。民国14年6月,在集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年,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厦门,厦门大学学生会发...[详细]
罗兴秀(1905—1944),洛阳乡平泉村人。 鄜县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原交道区第七乡(平泉)地处与国民党统治区相接壤的“红白”交界地带,磨擦与反磨擦的斗争相当激烈。1943年,平泉乡原任乡长罗兴发被国民党暗杀后,群众又推选大生产运动中的劳动模范,乡自卫军(民兵)积极分子罗兴秀接任乡长职务...[详细]
罗清桢(1905~1942) 罗清桢,广东兴宁人。出生于贫苦农家,从小跟三叔学绘画,中学时代就以善画炭像受人称誉。民国15年(1926)夏到上海新华艺专学习西画,因经济困难,中途两次辍学,回乡教书筹款。民国19年夏以优异成绩毕业。先后在梅县丙村中学、松口中学任教。在此期间,他深感社会的黑暗,...[详细]
罗履和 (1905~1969) 罗履和,字汝梅,号圣斋,连城罗坊乡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生。父肇维,为乡里名医。履和随父习医,孜孜以求,尽得其秘,临床用药有显效,乡里信赖。肇维殁,履和在家行医开业,名回元堂,前后20余年。 民国37年(1948),履和之中学同学罗心如邀其至城...[详细]
罗富弟(1905~1940年),原名俊英,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生于福安松罗牛落洋村的贫苦家庭。 民国18年(1929年),在马立峰的引导下,罗富弟走上革命道路,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民国1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2年12月,岭面区苏维埃政府筹备处成立,罗富弟任副主任。同月,任...[详细]
陈纳德的“飞虎队”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然而人们有所不知的是,在“飞虎队”1941年正式来华与中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整整10年前,就有美国的飞行员和飞机参加了在中国上空的对日空战。他叫罗伯特·肖特,1905年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部的港口城市塔科马,上世纪30年代初受雇于美国LE·盖尔公司,来...[详细]
李雾仙(1905~1962) 李雾仙,女,又名凌莎,祖籍广东嘉应州(今梅县),出生于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父亲李达寿,在巴达维亚经营凉茶、香烟等生意。因家贫,雾仙小时被送给邻居铁匠刘丁荣抚养,刘家对她甚为疼爱,送她进中华学堂读书。 民国9年(1920)李雾仙回国...[详细]
刘自立(1905~1927)字敬斋。陕西咸阳白良村(今属咸阳市秦都区)人。1919年起,先后在咸阳县立高等小学和西安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24年夏考入北京民国大学。1926年夏考入广州黄埔军校为第六期学员。1927年4月15日国民党广州当局叛变革命后,刘根据中共组织的指示,和进步同学一起离开广州...[详细]
刘占云(1905~1950年),原籍福建省长汀县南阳区西坑乡东山村岗子下人(1956年划给上杭县),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是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民国16年(1927年)8月间,由罗化成、张赤男二人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 民国18年刘占云跟随罗化成参加...[详细]
刘玉明(1905—1954) 又名中喜,洛南县八里桥乡人。 刘玉明出身民间艺人之家。幼年因家贫辍学,跟随父辈学吹唢呐。经长期磨炼,成为一名出众的唢呐奏手。刘还喜爱戏曲文艺,利用祖先遗留下来的木偶、皮影道具,搞了个小戏班。亲手雕刻、粉饰了木偶头象和皮影道具200余件,并请老艺人到家为演员们传授...[详细]
刘英,1905年生,江西瑞金人。1929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在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为掩护部队撤退,曾独自抱着一挺机 断后,直...[详细]
刘仰文(1905~1991年) 刘仰文,福州市仓山区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生。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英华中学。民国16年,在仓前山创办双江中级补习所。民国21年,又考进南京金陵大学园艺系养蜂专业。大学毕业后,回榕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并从金陵大学购回意大利蜂种,在郊区设胜利养...[详细]
刘锡三(1905~1933年),原名何丹成,广东省海丰县人,饶和埔诏苏区开拓者之一。民国14年(1925年)1月,刘锡三作为海丰农运骨干被选送广州第三届农讲所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结业后被派回海丰工作。民国15年1月,调任澄海农会特派员,组织农民武装,开展农民-。民国16年11月,当选为...[详细]
刘文蔚(1905~1976),字华甫,高家堡人。1921年入榆林中学就读,在刘志丹、魏野畴等人影响下投身革命。1925年由刘、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考入上海大学就学,并在沪西小沙渡从事工人运动,参加周恩来领导的3次上海工人起义。“四·一二”政变后撤回陕北。1927年7月加入中国...[详细]
刘生海(1905~1975)陕西定边王坬子(今属陕西吴旗)人。幼时读过几年轮学,稍长跟人学过阴阳,成年后染上-、吸毒恶习,到处游逛,不务正业,村人皆称其为“二流子”。1935年家乡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帮助教育下,他戒烟戒, ,逐步走上正道,1936年被乡亲们选为王坬子乡苏维埃政...[详细]
刘善忠(1905~1932) 原名善人,字芝亭。何家山人,出身农家。8岁启蒙,13岁考入县第二高小。1925年秋,进延安省立四中深造。该校时为中共延安特支活动中心之一,革命气氛浓烈。入学不久,正值延安开展非基督教运动,善忠投身斗争,成为先驱,被驻军高双成捕押。蒙难后,不屈不挠,与难友一道同敌人进...[详细]
刘牧群(1905~1979年) 原名芳秀,小名挺生,凤岗镇龙池坊(现府东路)人。因其父长驻福州经营笋、纸,11岁从沙县凤岗小学毕业后即随父到福州求学。民国7年(1918年)考入福州英华书院。民国12年毕业后,由航空界前辈、永安人刘鹰公推荐,入空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国民党空军第三队、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