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台江人物

刘仰文

[公元1905年-1991年]

刘仰文为[公元1905年-1991年]

  刘仰文(1905~1991年)
  刘仰文,福州市仓山区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生。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英华中学。民国16年,在仓前山创办双江中级补习所。民国21年,又考进南京金陵大学园艺系养蜂专业。大学毕业后,回榕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并从金陵大学购回意大利蜂种,在郊区设胜利养蜂场,从事养蜂业研究。
  1956年7月10日,双江中级补习学校由福州市教育局接办,改为公立的福州第十七中学,校址迁台江区后洲,刘仰文任副校长,他高兴地对全体师生说:“我今天才真正办起人民的教育了”。从此,他更加努力工作,亲自制订各种规章制度,还亲自担任教学,呕心沥血,严爱交融,千方百计办一所高质量的学校。1957年,他毅然把自己创办多年的养蜂场无偿地交给学校做为学生勤工俭学基地。1958年1月,福州市商业职工业余中学移入十七中学,成为十七中附设业余中学,刘仰文兼业余中学校长,他采用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允许学员“单科独进”或“双科三科并进”,这种做法深受学员欢迎。
  仰文除对教育科学有很深的造诣外,他还继续致力养蜂科学的研究。1959年,研究摸索出“集体巢箱,壮大群势,多王繁殖,单王采蜜”的一整套高产措施。并把科研成果无私地奉献给全国养蜂界。之后,又在国内率先摸索出一套生产王浆的技术措施,做到繁殖、产浆、采蜜、取蜡4丰收,为养蜂生产和科研开辟一条新途径。1962年,他的论文《意蜂王浆高产综合技术措施》,引起国内外养蜂工作者的极大关注,被列为国家对外保密的技术资料。当年夏天,他两次应邀进京作学术报告,论文在全国推广并作为王浆高产训练班的教材。同时,他也进行中蜂改良饲养和产浆技术试验,总结出中蜂生产王浆的3大技术要点——培养强蜂、复式移出,培养补助群。这一贡献大大促进全国养蜂事业的飞跃发展。他被誉为“中国王浆生产的先行者”。
  1964年10月,刘仰文任福州第十七中学校长,在他与全校职工努力下,到1966年全校有22个初中班、6个高中班,在校学生有1400多人,学校成为完全中学。第十七中学在福州台江区声誉日高。毕业生升学率逐步提高,仰文成为师生心目中敬仰的老校长。而附设的业余中学,至1966年5月共培养初中毕业学员800多人、高中毕业学员500多人,连同单科或三科结业的学员计有4000多人,受到上级领导表扬。
  刘仰文把毕生精力全部无私奉献给人民教育事业和养蜂科研。在60多年的养蜂科研中,先后发表论文40篇,1983年,他的专著《蜂王浆》一书由农业出版社出版。他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的特约研究员、福州市科协常委、副主席、中国养蜂学会第一届理事和福州市养蜂学会理事长,在福建养蜂界,他被誉为“八闽蜂业元老”。从1959年开始,他连续4次被评为福建省、福州市教育系统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连续4届被选为福州市人大代表。在福州市第六届政协全委会上,他被选为市政协常委;他还担任福州市教育工会副主席。
  1991年12月10日,因心脏衰竭逝于福州,享年86岁。
同年(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