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亨凤,1905年5月24日出生在湖北省阳新县木石港(今木港镇木港村王畈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 1912年,7岁的柯亨凤初谙人事,就哭闹着要到学堂念书。在乡亲(木石港柯姓绝大部分是江西来的)邻里的资助下,双亲才把他送进了学堂。学堂的柯汉卿先生是个惜贫爱才、有正义感的好先生,他对天资聪颖,求...[详细]
江诗咏(1905~1930),名曙生,又名江源,浮邱山江家桥人。2岁时由母亲背着外出乞讨,7岁帮人家看牛。1914年春由族人资助进西峰寺学校读书。不到3年,他学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还熟读了许多唐宋诗词,一位老师因给他取名“诗咏”。1918年秋考入挪威人开办的教会学校——益阳信义高等小学,后升入信...[详细]
胡寄南(1905--1989)教授,著名心理学家。祖籍安徽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生于上海。192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心理学系。193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硕士学位,1934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浙江大学副教授,暨南大学教授、教务长,中央大学兼职教授,复旦大学教授兼生...[详细]
胡波(1905—1934)原名国槐,江西省永新县人。192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任中共永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1930年3月任中共莲花县委书记。1930年下半年调湘东特委,任特委秘书长、组织部长、副书记、南路分委书记、湘东南特委书记。1931年8月任湘赣临时省委巡视员。1932年春...[详细]
黄圣松(1905-1935),福建省福安县人。1932年1月参加革命,在南区一带秘密进行宣传、发动群众的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2月任中共南区区委执行委员,同年底任黄岐特别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深入乡村组织贫农团、赤卫队、少先队,发展党团员,领导建立了九个乡、村的苏维埃政府和党的组织。...[详细]
黄欧东(1905-1993),1905年9月14日生,江西永丰人。又名黄次洲。1915年入私塾读书,1919年受五四运动影响,参加-和--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高中文化。1925年6月在永丰小学任教,发起成立思江学会,创办《平民报》。1926年在上海大学学习。1927年回乡...[详细]
何文汉(1905~1976),幼名兰孙,又名精甫,万宁县后安墟人(祖籍龙滚青山村)。未出世父已病故,13岁就到打铁铺当学徒。1926年春在乐会阳江打铁时,受到革命思想影响,参加了工会。1927年春节期间加入共青团,次年任后安团支部书记,后调三区团委工作,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冬,万宁革命处于...[详细]
何利生(1905-1931),福建省古田县人。1927年在闽侯公立中学参加革命,192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反帝爱国宣传队。同年,福州地区各中 合成立中共学校党支部,任组织委员。不久成立中共闽侯公立中学支部,任书记。期间积极开展-。1929年底转入 工作,任中共福建省委军事委员会福州士兵委员...[详细]
韩永禄(1905~1931)又名韩煜。完县(今顺平)西五里岗村人。少年时读书于县立高小,1922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在学校受五四运动和新文化思潮的影响,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组织学生阅读革命书刊,传播马列主义。1924年与保定直隶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生谷兰亭、张长江等组建团结革命青年的群众组织“学...[详细]
谷万川(1905~1970)望都谷家村人。出生于清末秀才家庭,读完私塾后考入城内第一高小。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在童年时代听来的“故事”有了新的认识,他整理出35篇童话,成《大黑狼的故事》一书。由周作人作序,1929年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成为一时名作。 ...[详细]
郭廷藩,正宁县五顷原乡岘子村人。1905年1月生于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幼读私塾,16岁毕业于正宁县中心小学,在村学任教数年,后归家务农。 1932年初,刘志丹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湫头原一带开展游击活动,对素有正义感的郭廷藩触动颇大,萌发了投身革命的念头。是年5月,国民党平凉督察专员公...[详细]
郭嫩妹(1905-1938),福建省罗源县中房乡寨头村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闽东红军独立师战士,参加了闽东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时任新四军三支队六团一营战士,参加了东进江南和开辟苏南、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1年在南京附近的战斗中牺牲。...[详细]
郭翰池(1905~1937)名文元,字翰池。易县紫荆关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因为生活所迫,仅读几年小学便随祖父学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经常到北平(今北京)买药品,利用掌握的医术为乡亲们治疗常见病。他去北平堂弟郭欣华家落脚,郭欣华曾与李大钊有过接触,常给翰池讲述革命道理,介绍进步书...[详细]
葛占龙(1905~1991)完县(今顺平)西五里岗村人。1924年在冯玉祥部当兵,1925年在陕西潼关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北伐战争。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回到家乡。1928年经韩永禄介绍重新入党。1930年8月,与刘秀峰、韩永禄、刘元士、刘连元、武光华、李永茂等7人组织领导了五里岗暴-动,任五里岗...[详细]
葛存(1905~1989)易县木厂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他租种了3亩山沟地。一家4口人起早摸黑拣石头、垫沙子,将地整的平平整整,过秋粮食收成不错,地主又要长租。这时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来这一带组建抗日民主政府,颁布了减租法令,葛存种田劲头更足了。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后,又试种大麦,研...[详细]
冯任(1905—1930)字任之,江西都昌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任共青团南昌地委书记,随后任中共南昌地委秘书长干事、江西区委秘书。1927年7月中共江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省委委员。同年10月任省委常委兼秘书长,负责省委机关工作。1928年11月任省委宣传部长,在12月...[详细]
方志纯(1905年9月11日~1993年7月31日),江西弋阳人,曾用名方志诚、万里、冠雄、王佑、汪冠英、王民生等,方志敏烈士的堂弟。1922年投身革命活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中央卫戍司令部参谋长、江西省委书记、省长等重要职务。 - 早年经历方志纯1905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详细]
范桂霞(1905—1994),广东省佛冈县人,南昌起义后,周恩来率部队南下广东,由于劳累过度得了严重伤寒症。党组织决定护送周恩来到香港医治,在香港租了一套别墅供周恩来居住治病。周恩来扮作别墅的主人,会见同志或友人及参加一些秘密会议,每次外出范桂霞都以“夫人”身份陪伴左右。建国后,范桂霞一直在广州...[详细]
方和平,原名方运怡,外号“牛犊子”,1905年生于安徽寿县瓦埠镇孟郢村一个农民家庭里。他早年就读瓦埠小学,后到吴山庙镇博爱学校求学于李孟平先生,毕业后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大革命时期,他向往革命,1926年投学于武汉军事学校习骑兵。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从事农运。于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