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继修(1902~1993年) 欧阳继修,名本义,又名阳翰笙。四川高县人。民国13年(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同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上大团总支书记。翌年2月,转为中共党员。在五卅反帝运动中,任全国学生联合会常务理事,并参加上海工商 合会(中华新路顺成里41号)工...[详细]
牟廷芳中将(1902~1953年),贵州省郎岱县(今六枝特区)下营盘人,其父牟家兴,母杨氏,兄茂斋。 6岁时父逝,母子三人,仅靠十余担租的田产生活。他年时读书顽皮,学习成绩较差,小学毕业后常在庙门口聚, ,老年人们都叫其为“牟浪子”。16岁时,与来向保长催款的二名保警兵-,兵输心不甘,遂将一...[详细]
马石生(1902~1929.2),开封市人。住城内琉璃庙街,出身贫寒。1922年考入信阳邮政局当学工。1923年被派往商城县邮政局当邮差(邮递员)。1925年3月,经吴静宇、胡攻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商城第一位工人出身的共产党员。 当时河南省委对商城党组织的领导,主要采用通信方式。党组...[详细]
马明真(1902~1961),回族,甘肃省隆德县人。他出生于一个商贩家庭,自幼学习阿文,1910年起进入甘肃省隆德县清真寺阿文小学。曾在隆德县清真寺,马家沟清真寺,杨家村清真寺,清水县张家川清真寺,平凉县上寺清真寺,陕西省安康县清真寺,河南省沁阳县清真寺就读阿文大学。1935年毕业于河南省沁阳阿...[详细]
李子光,原名贾一中,1902年10月7日出生在蓟县西山北头村。1922年于宝蓟中学毕业后,经舅父介绍到西北汽车公司当职员。凄凉荒漠的西北大地,被官僚、军阀 后疮痍满目,李子光痛恨-,急切地想寻求救国救民的途径。1926年,他去绥远,在《西北实业日报》当校对和新闻,因职业之便结识了绥远《教育公报》...[详细]
李征凤(1902~1927) 原名桂生,学名炳勋,字剑魂,桂林市人。1917年考入广西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系。 在校期间, 曾参加“桂林学生爱国会”,积极参与爱国-。1921年在该校毕业后, 与李文钊、 谢铁民等在桂林组建“新中国学社”,传播进步思想。1924年入上海大学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详细]
李迎希(1902-1981)河南省商城县人。1928年参加商城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商城游击第4支队中队长,游击大队大队长,红四方面军第4军10师29团营长,团参谋长,独立团团长,红四方面军独立师副师长,第四军司令部参谋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详细]
刘少猷(1902~1930),原名平楷,字履端,化名闻铃、朱潜(铨)、一飞等。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云南彝良人。中共早期党员,烈士。7岁进私塾,后相继入国立小学、昭通省立第二师范、昆明省立一中求学。“五四”运动时,在昆明参加云南爱国学生会活动。民国11年(1922年)改入国立北京美术专...[详细]
李然(1902~1946),女,武陟县北阳村人。勤劳纯朴。婚后孝敬公婆,和睦邻里,是武陟县妇女界最早的干部和共产党员之一。 1945年,八路军首次解放西半县,建立地方行政机构。李然担任了北阳村妇联会主席,后又担任县参议员。解放战争开始后,李将村中的妇女组织起来,为解放军织布,做军鞋、军衣、慰...[详细]
李本一(1902—1951) 又名李广,别号善宽。容县人。广西军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历任第七军排长、连长、营长。后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抗日战争初期任第七军一七一师团长,1938年任陆军整编第七师师长。1939年任第四十八军一三八师师长,参加随枣会战。后改任第五战区鄂东游击第十纵队司...[详细]
廖梦樵(1902.11~1927.10),字仲麟,化名伍充迪。广西平乐县人。生于自由职业者家庭。民国5年(1916年) ,考入设在平乐的八县公立中学就读。中学毕业后,先后担任平乐县立高等小学教师、六坊小学校长。14年11月,考入莫斯科孙逸仙大学 (后改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翌年1月,经梧州到广...[详细]
李爱锐(1902—1945)原名为埃里克.利迪尔。苏格兰人。1902年出生在中国天津。1907年,李爱锐随父母回国,接受初、中等教育。他在爱丁堡大学读书时,是爱丁堡大学的橄榄球运动员,也是球队中最有魅力和实力的队员之一,后来加入了苏格兰国家队。1927年7月,李爱锐参加第八届奥运会。在200决赛...[详细]
金梅生(1902~1989),川沙人。民国8年(1919年)师从徐咏青学习西洋画。次年考入商务印书馆图画部专事月份牌画。后自立画室,成为专业月份牌画家;把西洋水彩画技法和中国画技融进作品,将月份牌年画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一二八”事变,创作歌颂十九路军英勇抗战的《一挡十》等作...[详细]
江源岷(1902~1979年),宜兴人。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后任省立镇江图书馆编纂。解放初,任镇江图书馆副馆长。1956年任馆长。是年,上级指示市馆筹建丹阳、丹徒两个分馆,他精心规划,如期完成任务。 江源岷担任过镇江市人民代表、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市民盟宣传部副...[详细]
蒋逸雪(1902~1985),江苏建湖人。其地原属盐城,故又作盐城人。幼年丧母,家贫好学,先在宝应文士张海渔学塾读书,后入淮阴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教附小。其后先后任教于淮安省立第九中学、盐城中学、太仓师范等校。发表文章于《东方杂志》,渐有声誉。其《张溥年谱》,为史学界所称道。 ...[详细]
黄樵松(1901-1948),字道立,号怡墅,河南省尉氏县蔡庄乡人。原国民党第30军军长,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的军人。在抗战中,他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参加娘子关、台儿庄和保卫武汉等战役,屡建功绩。抗战胜利后,他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1948年11月在太原酝酿起义,事泄被捕,被押解南京遭...[详细]
侯镜如(1902—1994)生于1902年10月17日(清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十六)。河南永城人,原名侯心朗,以字行;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1月毕业后派任军校教导第1团(团长何应钦)第2营(营长陈继承)第7连第3排少尉排长。 1925年2月侯镜如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冬,由周恩...[详细]
何秉彝(1902~1925年) 何秉彝,字念慈,四川彭县人。民国11年(1922年),毕业于彭县中学。翌年秋来沪,就读于上海大同大学理科专业。一年后,转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参加中共领导下的校内外社会活动。民国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上海地委组织主...[详细]
阙汉骞(1902—1972年),字拨云,湖南省宁远县清水桥乡阙家村人,中学毕业后上过法政学校。1920年投笔从戎,考入武汉教导团,加入国民党,不久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历任国民党军队连、营、团长、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副军长、军长、广州警备司令、浦东兵团司令等职。曾以战功获国民党云麾勋章、宝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