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琮英(1902年1月—2003年5月31日),湖南长沙人。中国工农红军女战士、原中国共产党七大中央-书记任弼时夫人。 陈琮英,1902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新桥。1926年,她到上海参加党的地下工作。同年3月,与时任共青团中央总书记的任弼时同志结为革命伴侣。4月,经任弼时同志介绍,...[详细]
陈文彬(1902.11.27~1943.4.26),字质如,男,汉族,1902年11月27日出生在云南省陆良县三岔河镇龙风寺脚下的三家村一个普通农民家中。六岁进私塾念书,小学毕业后考取昆华中学(现昆明一中)。三年后以全省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取昆华中学高中部。高中毕业时,被录取到云南航空学校第二期飞...[详细]
陈师洛(1902—1941),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九军少将参谋长,追晋陆军中将。 字谋敦。1902年1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黄泥冲村一个半医半农的家庭,其父行医,开一个小药店,还种几亩水田,家境尚好。陈师洛自幼聪颖,7岁入私塾念书。后曾师从茶陵的尹超凡、陈应炳、谭寿山等名师,苦读经、史、子、集...[详细]
程登科教授(1902.1.18~1991.12.30)号健蜀湖南衡山人1902年1月18日生于重庆。 1920-1923年就读于华西协和大学牙科。曾在成都华西大学半工半读。 1920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体育系学习,受教于美国体育家查尔斯·哈罗德·麦克乐(Charl...[详细]
阙彩文(1902-1931),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人。1929年7月参加才溪武装-,加入赤卫队,随后编入上杭赤卫军十三大队(才溪大队),参加了策应南阳一带的武装-。192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2月调任(上)杭、武(平)赤卫团政委。1931年初,蒋介石发动三省会剿,国民党军相继攻占上杭...[详细]
保至善(1902.7—1928)字乐廷,世居甘肃省崇信县锦屏镇西街村。其父保万钟,因经商致富,曾任崇信县商会会长。保至善为保万钟之次子,自幼聪颖,幼年读私塾,后入县立小学堂。1920年考入甘肃省立第二中学,时称“陇东官立中学堂”(其前身为平凉柳湖书院)。同年与崇信县首富梁凤鸣次女梁春娃结婚。 ...[详细]
安子璋(1902—1940),曾用名安春生,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秦家庄人。1930年冬,经日照县委书记安哲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五莲山区发展的第一个党员。1931年3月,五莲山区第一个党组织——五莲山支部(后称诸城特别支部)在潮河村西的和尚庙里成立,安子璋任书记。1932年10月1...[详细]
朱祖光(1902-1932) 湖南省华容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给人放牛、砍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1926年任华容县东山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负责动员青年投身农民运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华容与石首、公安等县边界地区坚持武装斗争。曾与段玉林等共产党员秘密成...[详细]
朱新予(1902—1987),字心畲,家谱名学助,萧山桃源十三房村(今属浦阳镇)人。他从小受祖、父“两代书屋,紧跟时代”的熏陶,立志兴教育、重实业。1915年9月,考入浙江省立甲种蚕业学校。1919年9月毕业,留校任助教。 1920年暑假,朱新予到南京金陵大学进修蚕丝与农业教育,并获得第一名...[详细]
周泽甫(1902—1981 ) 又名霈蕃,大坡镇大坡村人。民国10年(1921)毕业于苍梧中学。 民国13年5月,考入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第1期,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战役。 民国15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职。民国18年3月,李济深因反对蒋介石--、排斥异己...[详细]
周叔平(1902-1941) 安陆县人,1939年7月,任新四军挺进支队一团队第三大队大队长。1939年10月率部在大山头一带的新街同日寇激战,毙敌一百余人。不久,被吸收为中共党员。1940年任青龙潭留守处主任兼京安县第三区区长。1941年,任京安留守处主任兼支队长。同年7月,他带领一个班宿...[详细]
周鉴(1902~1931)善化县六都(今望城县九江乡)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生。襁褓中丧母,早年毕业于长沙县立师范学校。192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1930年任红三军团组织科长,1931年任红三军团第三师-表。同年7月,在第{次反“围剿”战斗中牺牲。经历历史事...[详细]
钟祖熹(1902—1930),字春圃,又名钟熹、钟情,陶庄村(今属平安乡) 人。民国14年,他在广西省立平乐十中读书时,经常阅读进步书刊,立志背叛剥削家庭,常对人说:“我们要靠自己劳动过活,不要靠他人血汗来养活”。他积极参加平乐的革命活动,自编新剧上街演出,撰写文章,出版墙报。 民国15年...[详细]
钟元洪 (1902-1939) 兴国高兴镇人。北伐时参加赣军,1928年春在井冈山参加红四军,同年加入中共组织。1929年春,红四军游击赣南闽西,因伤病回家休养。先后担任乡赤卫队长、区赤卫营长、区赤少队模范团团长、兴国模范师师长等职务。1933年5月率领兴国模范师全师上前线。1934年2月入...[详细]
钟昌基(1902~1941),又名协生,平江县南江镇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任南江区苏维埃政府秘书,1930年任平江县苏维埃政府秘书。1933年任中共湘鄂赣省委秘书长。1937年,省委改特委,任特委秘书长。时当国共合作之初,他回家探亲,当地国民党驻军军长以月薪180元银元拟聘他为...[详细]
郑位三,早年投身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黄麻起义,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长期工作,身体受到损害,1948年起因病休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二、第三、第四届常务委员。1975年因病...[详细]
郑曼青(1902—1975),原名岳,字曼青,自号莲父,别署玉井山人,又号曼髯,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幼颖悟,从母张氏习诗书,过目成诵。10岁从汪香禅习画,14岁后画艺大进。1917年,到杭州,结识沈寐叟、马一浮、经子渊、楼辛壶等,相与研论诗、书、画。1920年到北京,因在报章与名士以诗唱...[详细]
赵贞信(1902—1989),原名云端,字肖甫,富阳里山镇下街(今里山乡金星村)人。早年丧父,从其兄云淦读书。旋因家道中落,15岁辍学,去江苏南通鼎泰杂货店为学徒。“五四”时期,因举报店主贩卖日货而被辞退。返乡后,创设“屯亨书塾”,课读蒙童,注重讲解字义。同时,刻苦自学,潜心攻经史,旁及诸子百家...[详细]
赵润兰(1902~1939),又名赵敏、赵群超。壮族。平马镇合恒村那恒屯人。小时读过高小。1926年,余少杰到恩隆县开展革命活动后,他和几个进步青年为余带路、当翻译,负责余的安全保卫工作。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那恒乡农民协会主席,恩隆县革命青年社十一分社社长。 1929年1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