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勉(1901—1988),字勉之,瑞安城关申明里人。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园艺系。1928—1943年留学法国蒙彼利埃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云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56年应邀赴波兰讲学。1958年,担任农业部...[详细]
袁世钊(1901~1931年),枫泾镇人。毕业于枫泾第三高小,后从事教育工作。民国13年(1924年),经侯绍裘介绍加入国民党。翌年,又经沈选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担任中共枫泾独立支部书记。秋冬之间,和陆龙飞一起发起成立枫泾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向封建地主展开减租减息斗争。民国16年初,带...[详细]
姚祝卿(1901~1927.9),广东德庆县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少年到梧州四方井缝衣店当学徒。民国14年(1925年) 5月,和一批裁缝工人筹备建立工会。15年4月正式建立梧州缝车工会(16年初,与车衣工会合并称衣服业工会) ,姚任委员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6月,...[详细]
杨玉英(1901~1932),女,字石癯,化名杨斯萍、石英。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金匮县胶山(今无锡东北塘乡)坝头村。中共早期妇女干部,革命烈士。12岁时,父母双亡,指腹为婚的男孩病死。由此被乡间封建势力视为“克父母,克丈夫”的“不祥之人”,遭受欺凌。在继母帮助下,刻苦自学,考入竞志女...[详细]
杨永璇(1901-1981) 本县人,著名的中医针灸学家。他幼读诗书,长而习医,17岁受业于浦东唐家花园针灸名医王诵愚。三年学成,在周浦镇和上海市董家渡以“针灸疯科方脉”悬壶应诊。1937年迁居上海八仙桥行医。解放后仍从事医务工作。 杨永漩诊病周详,讲究针刺补泻手法,重视中药艾灸火罐,针...[详细]
徐名章(1901~1929),又名徐建如。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出生于如皋江安六甲。红军,烈士。民国17年(192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如皋县委委员,是如泰工农红军的一位勇猛战士。民国18年10月9日,如泰工农红军进攻申家埭敌据点,恶霸地主周松平指挥保卫团死守碉堡顽抗,红军战士伤...[详细]
辛文龙(1901—1940),上会乡高陵村人。幼年丧母,家贫,父卖田供其上学。18岁即执教糊口。民国15年(1926),参加北伐战争,因负伤解甲归里,经营香烛为生。抗日战争爆发后,茅山地区盗贼蜂起,辛号召村民敛资购 ,亲任教官,组织村自卫队防匪、抗日。1938年冬,结识了新四军一支队的同志,加...[详细]
谢可祥(1901~1951年) 谢可祥,字锡璋,今钱桥乡海边村人。早年行医。曾组织妻兄徐某等人打死收税盐警1人。后与本县党政要人张信坚、蒋文鹤、夏蔼德等结为“十弟兄”。民国20年任国民党钱桥区分部委员,迁居该镇。本县沦陷后投靠日军。民国29年出任日伪县党部主任委员,直至日军投降。...[详细]
巫兰溪(1901~1982),一名巫馥,字涵春,笔名巫春生,化名吴泰来,句容白兔上荣庄人。曾在县讲习所、南京国学专修馆、东南大学、上海中国公学就读。因经济关系,都未能结业。 1926年冬加入中国国民党,步入政界。1927年3月,北伐军第十七军进驻句容,巫和骆继纲等在该军二师政治部指导...[详细]
郜文思(1901~1941),又名郜和尚,郊区定和村人。幼家贫,12岁当童工下井筛煤挖煤。1925年参加了著名的焦作煤矿-。1938年焦作沦陷,文思回乡务农,发动村民进行反饥饿抗捐斗争。是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地下交通员,掩护同志过境;张贴标语,散发传单,传递文件,为党做了大量工作。1941年...[详细]
王子珍(1901.7~1983.2),又名廷献、雨生,河南省荥阳县人。1930年毕业于河南中山大学。1931年9月至1936年12月任开封私立现代中学校长。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豫西各地做地下交通联络工作,向延安输送大批进步人士及爱国青年学生。1939年因宣传抗日被国民...[详细]
王鲁彦(1901~1944) 原名返我,后改忘我,又名衡,笔名鲁彦,浙江镇海人。曾参加李大钊、蔡元培等创办的工读互助团,并在北京大学旁听,受“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是文学研究会成员之一,被鲁迅称为乡土文学作家。抗战爆发后,参加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任职于武汉郭...[详细]
王高升(1901—1952)山西省黎城县曹庄人。1948年调入温县,先后任司法科副科长、科长,法院院长。王利用职权先后奸污女诉讼人及在押女犯38人,并私放0,-受贿物品31种,因受贿错判案件21起。中央调查团奉周恩来总理指示来温审理此案,经最高民法院判处死刑。1952年7月8日,王被人民政府 决...[详细]
王凤岗(1901~1931),又名王竹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出生于如皋西南邹埭村。中共早期党员,烈士。民国16年(1927年),和其弟王凤藻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积极从事党的活动。民国19年,担任中共如皋县委宣传委员。为了团结更多的穷兄弟参加革命队伍,王凤岗通过“拜把子”的形式,...[详细]
田述基(1901.12.17~1968.10.1),开封市人。生于开封乐观街田进士院。1921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即在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任工程师、工务段段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赴云南省先后负责修建滇缅铁路、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广西百色飞机场等工程,任总段长、工程处长及总工程师...[详细]
强和亭(1901—1972) 又名惠,宝鸡市金台区西南城巷人。出身世医家庭。其父强仲庸为凤翔府名医,号称“强一付”。和亭自幼随父学医,后又拜名医丁正南堂下深造。他行医50余年,声名远播。解放前,他以“济世活人”为宗旨,节衣缩食,为贫苦群众施医舍药。40年代末,为便于给缺医少药的广大农...[详细]
彭商人,中共党员。民族英雄,1928年牺牲。 彭商人,原名有利,1901年7月出生于湖南浏阳县北乡樟树桥村一个篾匠家庭。他7岁入学,12岁考入本县卓然高小,15岁考入长沙长郡中学。毕业后回到浏阳,在蕉溪高小任教。 1922年,彭商人参加了田波扬、潘心元等组织的“浏北新民社”。1924年,...[详细]
潘朔端(1901~1978),又名潘燮,字孝源,1901年10月19日生于云南省威信县长安乡潘家山。 父亲 系清末秀才,母亲周氏。弟兄姐妹四人,潘朔端排行第三。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因为有红色倾向,潘朔端被清洗出部队,流居上海。 1929年回滇担任云南...[详细]
庞汉祯少将。1901年出,字胤宗,广西靖西县人,广西陆军讲武堂及中央军校南宁分校高级班毕业,国军第7军第170师第510旅旅长。1937年10月18日,庞汉祯将军率部抵沪参战,19日夜进入阵地,接替517旅守备谈家头至陈家行一线,10月22日,日军集中第3、第13 、第101三个师团主力进攻国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