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河清(1901~1987),字汉业,海南省琼海县万泉镇沐皇村人。喜攻医学典籍,中学毕业后在私塾教书时,开始执医业。1946年在琼东县(今属琼海县)嘉积镇组织成立琼东县中医师公会,被推选为主席。20世纪50年代,曾在嘉积镇德安堂等药材店坐堂诊病,深受患者好评。1953年经中央卫生部审核,授予中医...[详细]
王贶甫(1901—1967),字贶生,绍兴火珠巷(现光明路)木桥弄人。父子余,同盟会会员。贶甫小学毕业后,肄业于上海青年中学。1916年,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无锡分行当练习生,后任职员,又到山东银行北京、南京分行工作。1928年,入绍兴大明电气公司,任会计、科长、副经理、经理等职。 1939年...[详细]
王恩九(1901-1939) 河南省鲁山县人,1936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豫鄂边区党委-部长,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兼省委-部部长,新四军竹沟留守处交际科科长。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确山“竹沟惨案”发生后,他受新四军军部之命,本着“光明磊落,仁至义尽,委曲求全”...[详细]
王大权(1901~1960),名建中,平江县冬塔乡人。8岁开始读书,24岁时由平江县立师范毕业后,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民国18年6月毕业后入国民党部队服役,历任排长、连长、少校参谋、中校督导员,直至任第五十七师政治部主任、副师长,第一八七师少将副师长,24年9月被派到平江办理国民义务劳动,任平江...[详细]
陶桓馥(1901~1997),女,岳阳楼区人。1917年入长沙早稻田女子师范就读,受《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影响,思想日益进步。是年,由其父母包办嫁与表兄,参加革命后即与其离异。1919年,回岳阳入县立小学任教。1926年8月,北伐军攻占岳阳后,与表妹彭援华共同发起召开岳阳县妇女大会。10...[详细]
陶国钧(1901—1956),又叫公溶,茶山瑶,金秀镇金秀村人,解放前系石牌头人。 陶国钧出身地主家庭,从小就仗势欺压瑶民子女。 1940年,国民党统治势力伸入金秀瑶山,陶国钧极力赞同国民党政府“开化”瑶山的政策,得到金秀设治局的信任,并加入了国民党,1941年被任命为永宁乡(今金秀镇)...[详细]
唐石清(1901~1983),又名唐忠,字石清,平定城里人。解放前,曾任小学教师、山西省政府秘书,解放后,在河南省粮食学院总务长。他博学多才,尤精书法,遇有闲暇即欣赏研磨颜、柳、欧、赵等书法名家法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从事书法70余年,誉满晋豫两省,书法界的名流称赞他的...[详细]
唐建业(1901~1930年),号子儒,高尚乡济中村人,高小毕业后任济中小学教员。 周仁山(1911~1930年),号于世,兴安县高尚乡仁和村人,广西省立第三中学毕业后到济中小学任教员。 唐周二人,青年时期笃信孙中山的新-,愤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 派的统治,鄙弃社会腐败现象,同情人民群众的...[详细]
汤汉志(1901~1979),女,今岳阳楼区人。因其父母均在塔前街福音堂供职,她从小接触基督教与西方文化思想,立志要接受最好的医学教育,当普济众生的医生。 她天资聪颖。早年入教会办的贞信女小与初中学习。民国7年,考入教会办的南京金陵大学。11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今协和医科大学),成为当时...[详细]
唐阿毛(1901—1930),字运乾,杭县云会乡栅庄桥(今属余杭)人。父亲为当地塾师,受孙中山民主革命影响较深,阿毛从小也受熏陶。12岁丧父,迫于生计,为地主做小长工。因不甘-,改杀猪营生。为人急公好义。1927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农-动,组织农民协会,任云会乡农民协会主任。次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孙子俦(1901~1932),原名秉权,字崇祥,岳阳县三荷乡人。1926年下半年,任岳阳县第十七区农民协会委员长。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马日事变”后,只身来到武汉,奉命赴监利,组建两湖非常委员会,任执行委员。组织秋收-和年关-后,历任中共监利县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洪湖月刊》主编、鄂...[详细]
苏加诺(Sukarno,1901年6月6日-1970年6月21日),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尼建国领袖及首任总统,大女儿梅加瓦蒂为第五任印尼总统。 出生于印尼东爪哇一个大镇,苏腊巴亚(Surabaya)。1927年7月4日,创立和领导了印度尼西亚民族协会,并出任其主席,号召印尼人民团...[详细]
粟豁蒙(1901~1968年),原名粟丰。渡头乡粟村人。出生于乡绅家庭。民国5年(1916年)考入省立桂林第三中学。 7年任三中学生自治会会长。次年作为桂林学生代表参加全国 在上海的成立大会。“五四”时期投入反帝-。11年考入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次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因领导 被开除学籍。13年...[详细]
舒玉林 (1901~1928) 舒玉林,又名金山,长沙县高沙坪舒家湾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他从小对财主欺压贫苦农民极为不满,12岁时因得罪族长只身逃离家庭,到省城长沙学木工。出师后与任树德、仇寿松等同住北门盐仓街,交谊甚深。1920年11月,他加入黄爱、庞人铨组织的劳工会,经...[详细]
石瑞芳(1901—1931),又名敬芬,参加革命后化名曹珍、张鹏等,天台县欢岙沙坑村人。1926年,天台中学毕业,任教下周小学。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3月,被选为中共天台县委委员兼欢岙区委书记,6月任县委书记。在欢岙领导赎当斗争,杀死国民党天台县党部组织部长朱良庆。11月调任中共黄...[详细]
沈骊英(1901—1941),女,名家惠,桐乡乌镇人。祖父沈善蒸精历算,曾掌教上海广方言馆数十年。父沈承怿,号欣伯,为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1921年,骊英毕业于上海神州女中,去苏州振华女校任教3年。旋留学美国,在威尔斯来女子大学研究植物学,得理学士学位,复入康纳尔大学研究农学2年。在美期间,听...[详细]
沈乐山(1901—1928),又名沈吉顺、张栩、张吉人,余姚泗门朗海村人。13岁丧父辍学,15岁当米店学徒。1919年进无锡沪宁铁路护路大队任抄写员,1921年因参加反帝爱国--等被开除。次年至沪杭铁路闸口机器厂当门警,受厂俱乐部负责人、共产党员沈干成影响,1926年冬参加秘密铁路工会。次年初加...[详细]
沈怡(1901—1980),原名景清,字君怡,嘉兴人。1912年秋,入青岛特别专门学堂中学部。1914年秋,转入上海同济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9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1年赴德国德兰诗顿工业大学学习水利工程,获博士学位。1926年回 国,加入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科学社;同年10—12月,...[详细]
任明道(1901—1983),永嘉桥下西岸人。早年毕业于旧制温州师范学校,后入南京东南大学农科学习,于1926年毕业。1936年秋,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深造,获硕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先后在美国农业部驻华昆虫研究所、汉口市卫生局、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福建省农业改进处、浙江省农业改进处从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