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道瑄(1900-1951年),文澜江区豪饶村人。出身子名门望族,先代都是清代贡生、监生。 1920年,他在府城琼崖中学毕业后,回临高任县立第二高级小学教师,兼任县一高英语教师。1924年,学生发起“择师运动”。他极力反对,激起学生义愤。 会代表符启槐、王纲、钟继期等贴出标语,把他赶出一高。...[详细]
谢崇文,1900年12月生,云南昆明人。字志功,号质恭。云南讲武堂第10期步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5期毕业。早年在滇军任职,曾任昭通镇守使署副官长,1935年任四川剿 独立第3旅2团团长,参加追堵长征红军,抗战爆发后任第23集团军独立第13旅638团团长,出川参加抗战,1938年6月任第50军新编...[详细]
肖杰五(1900—1985),曾用名肖拔、肖特夫,湖南湘乡人。出身贫苦,早年投身革命,赴法勤工俭学。1924年毕业于北京中法大学,先后在法国里昂中法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从事党领导下的革命工作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宣传、教学工作。曾任里昂中法大学中法两国共...[详细]
肖国华(1900—1930)女,江西省吉水县人。曾就读于江西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和江西女子职业学校。1923年加入江西青年学会,积极投身于妇女解放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国民党南昌市党部执行委员兼妇女部长、南昌市妇女解放协会常务理事长。1927年9月被国民党南昌卫戍司令部特务逮捕,...[详细]
吴印咸(1900~1994)江苏沭阳人。曾担任过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摄影队长、主持电影团工作,东北电影制片厂技术部长、副厂长、厂长,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兼摄影系主任,文化部电影局顾问,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电影摄影师学会副理事长、名誉主席,全国文联委员。 1937年“八一三”...[详细]
吴惠安(1900—1949),原名吴开文,1900年出生于新都县唐家寺(今属成都市青白江区)。家中世代务农。吴惠安幼年在本乡读私塾,1917年考入县立高等小学堂,1919年毕业。1920年至1927年间,他一面教书,一面兼作一家店铺的记账先生,收入菲薄。他也做过生意,生活过得十分清苦。在1949...[详细]
吴福桃(1900-1931),福建省永定县城郊乡东溪村人。1928年参加永定农民-并领导东溪人民进行反“清乡”斗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5月红四军解放永定后,历任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财政委员,乡苏维埃政府主席等职。1930年5月,永定县互济会成立时被选为主任,同年冬调任闽西互济会主任...[详细]
王于洁(1900-1937),化名吴梅,福建省仙游县人。曾就读于北京清华大学,后转北京高等警官学校毕业。192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仙游县委组织部长、中共莆田县委书记、中共漳州市委书记。1930年11月起先后任中共莆属(闽中)特委委员、书记,兼任福建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政委,创建了...[详细]
王贤敏(1900~1944),字逊甫,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出生在西镇黄金山乡顺田涧。早年毕业于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先在望江县师范讲习所任教习,后又返回故乡,在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任教。他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实不满,多方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为驱逐军阀县长,建立民主政府,实行地方自治,...[详细]
王绍周(1900年~1931年),原名王训详,又名少周,安徽省六安市徐集区分路口人。 1922年王绍周考入“三农”学校读书,在进步教师沈子修、钱杏邨、朱蕴山等人的教育与培养下,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官僚的斗争,经常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办夜校,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讲解革命道理,宣传马克思主义。“五...[详细]
王敬斋(1900—1950),原名王守信,山东省沂水县人。1921年在淄博洪山煤矿当职员,1924年组织矿业工会,成为矿区工人运动骨干。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洪山煤矿党小组组长。1926年3月,到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秋结业回山东。10月受中共山东区执行委员会派遣到沂水县从事建...[详细]
王家兴(1900—1943)水满峒毛侾村(今海南省通什市五指山乡方龙村)人。黎族。水满地区“白沙起义”组织领导者。民国21年(1932),任水满峒副团董。民国24年(1935),任水满乡乡长。民国32年(1943年)6月,响应红毛峒大总管王国兴策划组织的“白沙起义”,秘密领导和组织水满地区的群众...[详细]
王大刚(1900~1982)别名王纲,号亚九。出生于琼山县遵谭乡美运村。7岁进私塾读书,10岁因家穷辍学回家务农,15岁父亲病故,17岁赴南洋(马来亚等地)谋生。在南洋期间,和何英、杨少民等结拜为兄弟,一起参加进步组织,一起在工人夜校工作,同时从师广西师傅学习中医治病,研习-。28岁回国,在老家...[详细]
唐天祥(1900~1939年),九所落马村人。出生于黎族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为使家乡人民安居乐业,动员和组织群众制定乡规民约,维护乡村治安。其时,部分村民因生活所迫,夜间结队抢劫崖县梅东村10多头耕牛。他得知后,劝阻,教育村民把10多头牛交还梅东村,受到群众拥戴。1930年,九所区十所村大地主...[详细]
汤腾汉(1900-1988),印尼爪哇人,华侨。1917年回国求学,先后就读于南京工专机械系和天津北洋大学。1922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获化学博士学位。1930年回国,在国立青岛大学任化学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全国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化学专门委员会委员,1958年任药理毒理研究所所长、解...[详细]
唐芳九(1900—1951),亦名方九,菊生,又名落英,湖北省孝感市邹岗乡人。曾就读于晴川中学。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北伐军到达武汉,曾任国民党孝感县党部秘书。不久,共产党组织将他派往武昌受训。1927年春,湖北省委派他担任中共天门县(部)委书记,领导了天门的工农...[详细]
谭伯棠(1900—1950年),又名荫垣,临高县附城镇(今临城镇)洋勋村(已废)人。伯棠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从小跟随父亲在县立第一高小学读书,毕业后考上琼崖中学。1918年,响应孙中山号召,参加 斗争,担任琼崖国民义勇军第四支队司令王贻堃的秘书。曾参与驱逐盘踞临高和府城的桂系军阀蔡炳寰部的战斗。...[详细]
宋邦荣(1900~1962)号汉峥。安国人。1923年8月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三队,曾在北洋陆军第七混成旅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25年任察哈尔都统署副官长。1926年2月任西北边防督办公署副官处处长。1927年2月任国-军交通监,后任豫陕甘考核院总务厅厅长。1928年任...[详细]
斯励(1900—1931),号啸平,浙江诸暨斯宅村人。曾就读于斯民小学,1928年入党,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办公室主任。曾任北伐军独立师长兼-表,与郭沫若交谊甚笃,曾获赠“啸平兄,男儿为国轻身死,愿将马革裹残尸”条幅一轴。“四一二”政变中曾经营救周恩来,后于1931年在海棠村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