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济南人物

汤腾汉

[公元1900年-1988年]

汤腾汉为[公元1900年-1988年]

  汤腾汉(1900-1988),印尼爪哇人,华侨。1917年回国求学,先后就读于南京工专机械系和天津北洋大学。1922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获化学博士学位。1930年回国,在国立青岛大学任化学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全国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化学专门委员会委员,1958年任药理毒理研究所所长、解放军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1930年,在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多年的汤腾汉,抱着学成为国效力的愿望,风尘仆仆,来到风光秀丽的海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并担任了化学系主任。他倾其所学,一展抱负,决心为祖国的化学教育,为山东大学化学系的建设贡献力量。
  振兴山大化学系汤腾汉到国立青岛大学时,正是化学系成立伊始,只有汤腾汉教授和王荣昭助教等几个人。在汤腾汉的主持下,以后又有傅鹰、胡铁生、王祖荫、王文中、陈之霖等教授和石坦因(德籍)、黎书常、黄冷溪等讲师任教;当时的化学系设备简陋,勉强能做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吹管分析。汤腾汉等人十分重视增置仪器设备和实验用的药品试剂,每年都有最新设备和化学纯试剂从国外进口,从而使山大化学系的设施始具名牌大学规模。
  1933年,化学系迁入新落成的科学馆三楼,汤腾汉等人进行了改革,在化学系分设7个实验室和图书室、阅览室。为了师生学习研究方便,每位教授设一个研究室,以指导学生做研究课题,同时把校图书馆内有关化学专业用书和杂志集中在化学系内。为部分师生研究山东粘土的综合利用,还在校内设立了一个瓷窑厂,专门从博山聘请了一位技师带学生实际操作试制耐火制品和陶瓷。在这里,师生们做出了几百个数据,终于找出了原料合理配方。汤腾汉一向认为,应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和傅鹰等各位教授想方设法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化学实验场所和实验环境。课余时间,大部分学生在实验室里做自己的课题研究,汤腾汉和一些导师也经常在课余时去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
  汤腾汉非常重视每年的学生实习,亲自为学生联系安排实习场所。他让学生通过学习调查选定毕业论文,这样做能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毕业后都能有相应的专长。为了活跃学术空气,使学生更好地提高学术水平,他经常带头在学校规定的每星期一“总理纪念周”时作学术报告,他在校期间就报告了十多次,深受学生欢迎。在他的倡议下,每年都出版《山东大学化学试验报告》(化学文集)。他又发起成立“山大化学社”,对外开展有关化学、药物学技术咨询,接受校外委托化验和研究工作,还出版了《科学的青岛》《科学的山东》两书,为研究山东、青岛的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汤腾汉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支持。1933年,经当时的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化学系附设药学专科。从此,汤腾汉教授把化学教育和药学教育较好地结合起来。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他指导学生发表许多有关中草药的论文,如《益母草的化学研究》《威灵仙的化学研究》《川母的化学研究》《酸枣仁的化学研究》《-虫的化学研究》等,发掘利用了山东本地资源,开发了有实用价值的科研工作。在他的指导下,化学系学生从山东收集20多种曲酒样品,由学生谢汝立、郭质良等经过分析比较,找到一种高效酵母,应用于酒精生产,其效力相当于当时德国著名的菌种。1937年,化学系毕业留校任助教的郭质良、勾福长二人均取得佳绩。郭质良的《山东曲酒之研究》论文荣获中华文化教育基金委员会特种科研奖(奖金500元),勾福长的《制造骨胶之研究》论文荣获严特约纪念工业化学征文特等奖(奖金200元)。其论文在国内著名刊物上发表,国外刊物也进行了摘要介绍,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
  在汤腾汉的主持下,山大化学系取得了显著成果,教学科研成绩辉煌,更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山大化学系享誉全国。
  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30年代初的旧中国,化学制药和化学试剂的生产几乎是一片空白,就是普通的药品和化学分析试剂制品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作为一位著名的化学家和药学家的汤腾汉教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心改变这种现状,创办企业,把科研成果转化到生产方面去。1935年,他会同胡铁生、王文中教授和化学系学生赵幼祥、赵元祥、陈富春发起筹集资金,购置设备,在天津成立了“永生化学制药公司”。1935年夏,适值汤腾汉任教五年后休假一年之际,他便赴天津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胡铁生教授担任经理负责具体工作。一年内就用自己研究的成果,生产出质量较高均符合标准规格的化学制品和试剂数十种。永生化学制药公司是我国惟一的国人资本、国产原料,产品完全国货,填补了我国的一项空白,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这个化工公司在七七事变后,把仪器设备运至成都并重建了永生化工厂,于1940年投产正式经营。除在天津永生制药厂生产的产品外,又增加了葡萄糖酸钙、-用-、注射用葡萄糖、肝精片等产品,以及化学药品和试剂数百种,供医疗、教学和工厂急需。当时的国民党卫生署看到西南各省医疗和化学药品奇缺,由其出资合营,将永生制药厂扩大生产,令永生制药厂在重庆建立“中央制药厂”。汤腾汉任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这时蓉渝两厂的技术骨干全是山大的校友和毕业生。随着扩大经营,两厂的产品种类大量增加,均符合《中华药典》规定的标准。其产品销往我国西南和西北等省市。抗战胜利后,“中央制药厂”迁至上海。全国解放后,中央制药厂、平津永生制药厂全部交给国家,汤腾汉除担任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医学院药学系教授外,仍在继续指导制药厂技术工作。药厂建立十几年来,为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作了示范,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药人才。
  {作者:肖寒来自:《山大逸事》) 相关院校:

山东大学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李仲南 (1900~2007) 著名诗人、教育家、教授 江苏省扬州
邬保良 (1900~1955)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
董洗凡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
邓春膏 (1900~1976) 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李书田 (1900~1988) 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开拓者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
+ 更多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8年)去世的名人:
辛安亭 (1904~1988) 新中国基础教育的奠基人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
李书田 (1900~1988) 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开拓者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
赵守一 (1917~1988) 陕西省渭南临渭区
缪云台 (1894~1988)
宋庆友 (1938~1988)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
唐岐山 (1931~1988) 河南省开封市
+ 更多公元198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