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幻生(1 896一l 985),澄海县东里镇人。早年从事教学。民国1 5年(1 926)开始自学催眠术、心理学、针灸学及中西医学.并应用于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治疗神经官能症、精神0症及各种神经痛疾病。他努力发掘祖国医学遗产,在继承探索前人研究基础上,借鉴日本田中守平氏的灵子术及巴甫洛...[详细]
陈伯赐(1896年~1991年),字奕民,西南杨梅西村人,基督教徒。幼年在村中读书,稍长就读于西南镇。以勤学纯朴,得西南美籍传教士罗姑娘之赏识,偕赴美国并助其入医科学校学医。经十年半工半读,获美国医学博士。30岁时归国,初在广州公立医院当医生及执教。数年后在广州市惠福路自设医馆行医。擅外科手术,...[详细]
白光德(1896~1966),镇安县和平乡后坪村人。自幼家贫,九岁帮人放牛。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兵担任互组组长、行政村主任、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乡农会副主席、公社党委委员、副社长、升坪大队队长、后坪大队党支部书记等职。自1956年后六次出席县、地、省、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是镇安县...[详细]
张自成(1896~1929),原名全围,男,苗族,麻阳县杨柳坪人。清宣统元年(1909)读私塾,成绩拔萃。塾师张赐荣批其文:“少年有此峥嵘之才,实在难得”,劝改全围为自成。 民国元年(1912),张自成因家贫辍学务农。4年赴县城习艺刻字。11年至常德玛瑙巷开设文福堂刻字店。工艺益精,顾客盈门...[详细]
张志沂(1896年——1953年),又名张廷重,河北丰润人,清末名臣张佩纶与李鸿章女李菊耦的独子,张爱玲与张子静父亲。 人物生平 1915年与黄素琼结婚。 1922年任天津津浦铁路局英文秘书。 1924年黄素琼撇下子女赴英国留学,张志沂遂将所纳之外室接到家中,并沉迷于 。 1...[详细]
张英振(1896~1977),号俊卿,回族,今冠城镇张尹庄人,中国著名全能武术家,尤以祖传查拳独步武林。少时因生计艰难,常为富家打短工、当更夫。12岁时,曾因到富户地里割草被痛打一顿,倍受欺凌。为此决意练武,随其同宗著名拳师张乾、张其维学习武功。夏练酷暑,冬练严寒,经过几个春秋的艰苦习练,精通祖...[详细]
曾震五(1896—1958),字克毅,今湖南省涟源市斗笠山镇黄港村人。 1913年,就读湘乡中学,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1915年,投笔从戎,参加讨袁护国运动,转战福建、广东等地。1920年,任粤军营长。 1922年,陈炯明叛变,欲加害孙中山,曾愤而离去,至江西庐山,拟削发为僧。后应友人...[详细]
叶桔泉(1896.8.28-1989.7.7),中医中药学家。浙江吴兴人。1924年在吴兴县拜三代名医张克明为师学中医,学到了许多中医经典著作及临床经验。4年后在上海恽铁桥函授中医学校就读。江苏中医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苏分院副院长。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和中药研究工作。系统研究中...[详细]
姚中英,字若珠,广东平远县人。国民革命军第83军第156师少将参谋长。 1924年于平远中学毕业,参加革命军,旋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1925年参加东征。毕业后参加北伐。后入陆军大学第八期,毕业后回广东任陈济棠部独立第一师二旅六团中校团副、燕塘军校上校教官等职。陈下野后,调任余汉谋第四路军...[详细]
姚玉芙,京剧青衣。原名冰,乳名二顺,别号冷荭龛主人。原籍江苏吴县。诞辰:1896年3月28日,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二月十五日;逝世:1966年,农历丙午年。为梅兰芳长期合作的好搭档。曾经担任富连成社顾问。 初习老生后改青衣,师事陈德霖。1919年、1924年两次同梅兰芳赴日本演出。1930年...[详细]
杨献珍(1896年-1992年),男,汉族,湖北十堰人。1896年7月生于郧阳(今郧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原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党委书记兼校长。原名杨奎廷,曾用名杨仲仁,曾就读于湖北省第八高等中学(现郧阳中学)。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国立武昌商业专门...[详细]
扈先梅生于1896年,于1938年之台儿庄战役中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1军114师340旅旅长。 原系国民党爱国抗战将领,参加抗战,保卫国土,立有战功。目睹当时国运衰颓,立志救国。考入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分配到东北军见习,以战功擢升为连长、营长、团长等职。“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迫...[详细]
夏国樟(1896年-1937年),一名夏国璋,字超然。广西省容县松山乡沙田村人。中将军衔。他为中日战争期间阵亡的中-方高级将领之一。是桂系中将夏威的弟弟。 从湖北法政大学毕业以后,打算留学欧洲或日本,但是那时中国内忧外患,故其放弃留学深造,去读军校报效国家。先后就读过河北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详细]
汪世铭(一八九六──一九七七),字佩之,号心渠,安徽桐城人。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同年留学美国弗吉尼亚军校,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回国后曾任东北军团长,湖南大学教授,财政部缉私副指挥,少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外事局副局长。1932年参加中国国家社会主义党,1947年中国民...[详细]
王甸平(1896—1987),名式禹,太湖县北长平乡(今岳西县桃阳乡)人。 民国13年(1924),毕业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获理科学士学位。旋即在安庆高中、东南中学:六邑联中、省立太湖师范、太湖县中、徽州中学、徽州师范等校先后担任教员、教导主 任、校长等职。民国30年秋,任安徽省教材编审...[详细]
孙婉是孙中山与原配卢慕贞所生孙中山次女1896年11月12日在檀香山出生,与父亲同月同日诞生。孙婉的童年是在檀香山度过的。 1907年,因大伯孙眉倾力支持孙中山,经营的农场宣告破产,只得举家迁居香港九龙。年幼的孙婉与姐姐孙娫随母亲、祖母等到香港,艰难度日。 1910年,孙婉姐妹跟母...[详细]
束世澂(1896--1978),字天民,号秋涛,芜湖人。幼入私塾,熟读经书。1911年8月,入安徽法政学堂,毕业后,在芜湖任私塾教师。1920年8月,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特别生,次年正式录取文史地部。在校时王泊沆、柳翼谋先生之史才与史识史德对其影响颇大,从而确立研究中国古史的决心。 192...[详细]
邵醉翁(1896—1975),镇海县庄市朱家桥老邵人。其父邵玉轩,早年在上海经营锦泰昌颜料行。醉翁生于1896年,原名同章,字仁杰,号醉翁,在他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后,以号行。1936年后期,天一公司陆续将制片资材运往香港,建立香港分厂。抗日战争爆发后,天一公司结束在上海的制片业务,将全部资材运往香...[详细]
钱鼎(1896~1989年)字铸九,号淡人。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幼于学塾习丹青,后入新学堂。业满,执教鹤溪小学。民国6年(1917年),入上海美专,毕业后留任教职。民国11年起,历任国立女师大、北平中华美术学院、辽宁美专、北平国立艺术学院等校讲师、教授。民国23年南归,任上海新华艺专教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