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剑泉(1896~1971) 易剑泉,广东鹤山人。他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小商家庭,幼年酷爱音乐曲艺,更好读唐宋诗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就读于南海高等小学和韶舞讲习所,课余阅读大量民族民间音乐、曲艺书籍,结识了众多塾师和民间艺人,常向他们请教音乐曲艺等有关方面知识。 民国2年(191...[详细]
叶橘泉(1896—1989),曾用名叶觉诠,吴兴(今湖州)双林叶家?人。1915年经塾师推荐,拜本县名中医张克明为师,历四年后,独立开业。1924年参加上海恽铁樵函授中医学校学习,探求医理。1931—1935年兼任双林镇救济院院医。1935年起任苏州国医研究院讲师、国医专科学校方剂和药物学教授。...[详细]
叶妈宝 (1896~1943) 叶妈宝,清光绪二十年(1896年)二月初七生于一掌中木偶戏世家,涂寨镇立新村宣妙(原名杉料)人。祖父叶铜,父叶炎生。兄弟三人,妈宝排行第二。 妈宝七、八岁时,就能仿效生、旦、净、丑等角色唱做。13岁时,负笈泉州,拜老前辈陈侨资为师。在名师指点下,他勤学...[详细]
许秀峰(1896~1978年),又名许毓祥,归国华侨。许秀峰生于城关工商业者家庭,但他青少年却无心商场或仕途。民国元年(1912年)秋,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丹诏小学堂,不久,被明新小学破例聘为教员,后又到涤亚小学任教。教学之余,他还攻研祖国医学,阅读大量医学经典著作。民国11年,其弟因商务劳累过...[详细]
许显时 (1896~1986) 字成谋,本县钟石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五月出生于师塾家庭,有兄弟3人和一个姐姐。8岁时双亲先后离世,显时寄养在外婆家,长兄逸夫辍学去南洋谋生。次年,就读于福州培元学校。宣统二年(1910),以优异成绩考入福州商业学校。宣统三年,逸夫由南洋回国参加革命...[详细]
许甦魂(1896~1931) 许甦魂,又名许进,原名许统绪,广东潮安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本村私塾读书。辛亥革命后,在学校里带头剪掉辫子。民国元年(1912)夏,父亲病故,他-辍学,到庵埠当店员,并成为《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初步受到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 民国5年(1916...[详细]
宣维坤(1896--1961)字定久,生于一个中医世家,其父宣佐龙是著名中医。他自幼受家庭熏陶,熟读医书,9岁入私塾学习,20岁入吉林省立第三中学,23岁考入北京协和医院齐鲁分院。1919年获硕士学位,擅长眼科、传染科。毕业后到浙江省参加防疫工作,后到哈尔滨任红十字医院院长,1931年回到双城在...[详细]
席石生(1896~1950)又名席玉璋,字石生,亦作实生,笔名老石。陕西高陵人。1913年继父筹措300两银子让其自费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留学。后因家庭经济困难,曾一度回国在青岛市政府当秘书,还回陕参加过陕西靖国军的反段(祺瑞)倒陈(树藩)活动。1920年席曾撰写过宣传、介绍并热情歌颂马克...[详细]
谢赞聚(1896~1975年)霍童洪口人。民国21年(1932年)2月参加民主革命,民国2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7年,闽东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国民党背信弃义,捕杀革命人士,破坏国共合作。党组织派谢赞聚去当“白皮红心”保长,表面替国民党当差,暗地里为共产党办事。谢赞聚当了保长,把甲长换...[详细]
谢信周(1896~1934年),号国发,罗源县飞竹乡大善村人。 民国22年(1933年),谢在共产党人阮在永影响下,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任洋头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民国23年3月任罗源县苏维埃政府宣传委员。此后,在丰余、岭头、中房一带开展宣传活动。5月7日福建省保安11团某营围剿罗源苏区,...[详细]
谢彩轩(1896-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6军159师477旅旅长 字必宾。男,1896年出生,广东合浦人。参加过北伐战争。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第66军159师947团团长。1937年10月,开赴淞沪战场。21日,随部反击日军第9、第11师团。因江阴失守,所部...[详细]
夏国璋(1896-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军172师副师长 字超然,号元龙。男,1896年出生,广西容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步科毕业。先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军司令部参谋、总司令部参谋等职。 1932年,考入陆军大学第10期。毕业后,历任总司令部科长、团长、旅长、副师长等职。抗...[详细]
吴云芳(1896~1978)女。字砚青。祖籍浙江崇德(今属桐乡),生于陕西南郑。幼年丧父,母亲是她的启蒙老师。1911年考入陕西女子师范学堂,毕业后又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机织系。1922年毕业到上海印染工厂实习,回北京与王缦云等八名同学组建北京女子平民工厂,旋以资金不足周转乃合并于北京...[详细]
吴鹤汀(1896~1986年),字诸,城关人。其父吴泗滨系华侨富商,曾延聘塾师,开设松斋私塾。鹤汀童年在家就读,后入丹诏小学。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时,15岁的鹤汀正读高小二年级,即不顾家庭阻拦剪掉辫子,追随时代潮流。辛亥革命后,鹤汀就学于厦门玉屏中学,后转福州省立二中,毕业后拟报...[详细]
王宗山(1896~1977)名登云,字宗山。陕西礼泉人。幼时受教于舅父韩承修门下,深受关学(以北宋张载为首的学派,因张讲学关中,故名)熏陶,崇尚儒家正统。后进入县高等小学堂、陕西高等学堂读书。当时国内反清情绪高涨,王深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立志带兵打仗,推翻腐败的清政府,遂于辛亥革命后报考保定军...[详细]
王幼安(1896-1928),又名王宏文,乘马岗区项家冲人。1918年,王幼安考入湖北省立第一师范。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王幼安接触革命思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领导人董必武、陈潭秋等加强对省一师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王幼安深受这一革命环境熏陶,投身-,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1922...[详细]
王宣化,又名-振,号炎之,南安水头镇巷内村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出生。10岁入私塾念书,18岁随乡亲到菲律宾谋生,先在马尼拉一家店铺当学徒,积蓄些钱便到菲律宾大学商科就读,1917年在马尼拉中国领事馆当翻译员。他懂得英、日、俄和西班牙语言文字,尤精英文,翻译过美国著名小说《罗马假日》。1...[详细]
王希天 (1896-1923),原名王熙敬。吉林省长春市人。191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中国人民反对承认灭亡中国"二十一条"之际,与友人组织留学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俄国十月革命后。各帝国主义国家企图武力干涉苏俄内政。当时日本政府向段祺瑞政府提出共同出兵西伯利亚,并胁迫签订中日军事密约。为 签订中...[详细]
王复生(1896~1936)名濡廷,字涵万,化名甄海,亦称振海。云南(今云南祥云)人。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当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主持北大图书馆,组织翻译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王与罗章龙、李梅羹等参与其事。在李大钊革命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下,他们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且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