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庭(1895—1970) 又名宾、家猷,洛南县城西街人。民主人士。 王作庭出身于富裕家庭。民国5年(1916)于西北大学毕业,民国11年(1922)与地方贤达创办洛南县乙种实业学校,并任校长,带领学生在西寺垦复义冢,栽桑养蚕,引进推广良种核桃和刺槐,为洛南培育农桑人才400余名。抗日战争...[详细]
王京岐(1895~1925),又名景岐、钰孝,嵊县中南乡长安村人。14岁毕业于县立小学,17岁入金陵大学,18岁转入之江大学。民国8年(1919),入留法预备学校,翌年6月,去法国勤工俭学,在刚夫郎司公学等校攻读工科。10年,北洋军阀政府派朱启钤、吴鼎昌等前往法国借款5亿法郎,以川、滇、粤、桂四...[详细]
王贯三(1895—1962),又名王自严,嘉兴人。出身城市贫民家庭,15岁丧父后,生活主要靠少量房租及母亲做针线活的微薄收入。清宣统二年(1910),在父亲生前好友的义助下,考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爱国教育的熏陶下,留意社会现状,注重对民众心理和教育心理的研究。1915年毕业,先后在嘉善第一...[详细]
涂友情(1895~1942年) 涂友情,名贻训,号飞凤,大田县济阳乡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出生于永春县涂山村。历任民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国民党德化县长,省保安第四旅旅长、省闽南盐运视察专员等职,国民党授予少将军衔。 涂友情年青时,投德化苏亿部下当兵,任过排长、连长。苏亿死...[详细]
田春山 (1895--1945),艺名田子春,汉江流域著名汉剧艺人,原籍湖北省上津县六郎关,其父曾领戏班、开鞭炮铺,民国初年因灾荒举家迁居洵阳县蜀河口,后定居神河。田春山十岁随父学戏,后又拜刘五为师,因学艺刻苦,到二十岁时已驰名汉江流域。他扮相清秀,唱腔清醇,手脚利落,身段优美,多次获得银牌...[详细]
沈反白(1895~1971)又名宏绪,字仲远。祖籍浙江会稽(今绍兴),世居山西运城。因母亲、妻子先后患病殁于庸医,遂立志发奋苦读中医典籍,青年时期曾先后在上海和运城等地行医。1934年来陕行医定居,抗日战争时期曾举办中医救护医院,为由前线转送下来的伤病员治病疗伤。1945年在西安当选西京国医公会...[详细]
沈臬存(1895-1981年)生于依兰县团山子乡赵家屯。8岁入私塾读书,经历十载寒窗,民国2年(1913年)考入依兰道立中学。民国11年(1922年)毕业于奉天(今沈阳)高等师范。苦读19年,成为依兰县第一名大学毕业生。 沈臬存性格刚直不阿,不肯屈膝恭惟上司,不去逢迎世俗。因而在旧社会虽有学...[详细]
荣耀先(1895~1927年),字辉庭,号一介,蒙名谦登若宪,1895年农历腊月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的蒙古族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他跟随父母种田和放牧,养成了勤劳朴素的习惯。父母对他非常喜爱,节衣缩食送他进本村私塾念书,期望学有所成,光耀门庭。1911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归化城(今呼...[详细]
钱壮飞(1895—1935),乳名彬生,原名望达,又名壮秋,单名潮,湖州人。1913年,考入北平医科专门学校。1919年毕业,在北京挂牌行医。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医生职业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次年与徐光华合资创办“光华电影公司”,从事文艺宣传。1927年4月,李大钊被杀害,北方党组织...[详细]
彭显伦(1895—1958)广东省南雄县人。1925年参加农-动,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是开国少将。 1925年参加农民协会,任协会委员。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南雄县六区区委书记。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曾任红4军政治部组织科科...[详细]
缪培南(1895~1970) 缪培南,字经成,号育群,广东五华人。清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县城第一高等小学,翌年考取黄埔陆军小学。民国8年(1919)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初任陆军第一师排长。民国10年任广州大元帅府警卫团机 连连长,后任李济深第一师独立团的连、营长。民国15年夏任...[详细]
倪俊生 (1895-1970),字秀岩。河北省迁安县人。1902年拜吴占魁为师,学唱河北梆子。同年1O月,随吴占魁参加了唐山的吉庆班,改学莲花落。艺名"银娃娃"、"九岁红"。1910年起,先后在唐山、天津、北平、营口、奉天、哈尔滨、安达等地演出。他的唱腔创造始于1910年。与杨柳青合作,相...[详细]
聂锡禹 (1895~1984) 梅城镇城关村人。青年时期就有爱国抱负。山东烟台海军学校毕业后,长期在海军中服役,曾任国民政府海军“永安”号炮舰中校舰长。 1949年5月,武汉三镇解放,国民政府江防舰队西逃川江,“永安”号炮舰随同舰队开到四川万县,与另一艘“郝穴”号炮舰拨归川军孙震部副...[详细]
南汉宸(1895~1967)原名汝箕,化名王剑秋。洪洞人。1911年参加太原起义,1912年入太原高级工业专门学校读书,1915年回乡任小学教员,还经营过煤炭、纺纱、轧棉等实业。1924年北京政变后,任国民军第三军军需官、训练处处长等职。1926年五原誓师后任国民军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10月加...[详细]
马日全(1895~1942),又名马义泉,回族,邵武水北乡二都樟树源村人。民国25年(1936)间,由于国民党军第八十师、十一师、七十六师与县保安团的多次骚扰,他-携妻带子,背井离乡,外出谋生。次年底返回故里,垦荒种粮,以谋生计。民国29年中共邵光顺中心县委在这一带活动,马日全在青年部长程胜福帮...[详细]
马骏 (1895-1928),字遹泉,号准台,曾用名马天安、张子良。回族。吉林省宁古塔(现黑龙江省宁安县)人。1903年进私塾读书,1906年转入清真学堂,1910年就读于江沿二等学校。1912年夏,入吉林省立一中。1915年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同周恩来等同学组织和领导了学校的反帝-,抨击-...[详细]
罗驭雄(1895~1983),号丹光,今伏口镇林家村人。民国2年(1913)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同年级。民国6年暑假期间,毛泽东以游学名义作社会调查,作客罗家,罗资助银洋40元。民国8年考入广东高等师范文史系。民国1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国民党。在校组织民权社,发行《民权...[详细]
罗化成,长汀南阳罗屋村(1958年划上杭县)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一个中医家庭,从小随父学医。民国元年(1912)进福州蚕业学校,四年(1915)毕业回汀,在县蚕业学校任教。十四年(1925)“五·卅”运动,他同张赤男,杨成武等发起成立“长汀学生联合会”,组织长汀各界人民举行-,声援...[详细]
卢汉(1895—1974),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和平解放云南,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历任云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防委员会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