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方大翘 [公元1895年-1940年]

  • 方大翘(1895~1940),字君竹,岳阳县新开镇人。幼习经史,旁及歧黄。开始从医,断症处方,独创一局,不为故籍所拘,常谓:“行医如将兵,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战局万变,病亦如斯。善医者,当审时度势,便宜行之,岂可纸中觅妙方灵药哉?”30岁从戎,投高树勋部。1937年,抗战开始,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详细]

邓小奶 [公元1895年-1960年]

  • 邓小奶(1895—1960),女,原籍福建,与兰溪县城唐六云结为夫妇。六云出身店员,在县城开设唐双源山杂货行。小奶侍奉长辈,抚养子女,照料小叔,终日操劳。六云因经营亏损,忧郁病故,全家生活均赖小奶维护。粗识文字,颇具胆识,继续经商,严格教育子女。抗日战争爆发后,长子唐向青担任兰溪县战时政治工作队...[详细]

戴驾山 [公元1895年-1971年]

  • 戴驾山(1895~1971),又名戴家鳌,江苏省-县人。他因排行居四,被乡人称作戴四先生。 戴驾山毕业于江苏省第四师范学校后,曾在南京中学附属小学等校任教。由于受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影响,1931年“9·18”事变后,他作为南京中学附小训育主任,带领学生走上街头为“抗日义勇军后援会”募捐。...[详细]

陈仲陶 [公元1895年-1953年]

  • 陈仲陶(1895—1953),原名闳慧,字仲陶,别号剑庐,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父寿宸,光绪举人,喜诗。仲陶自幼聪慧好学,温州府中学堂毕业后,考取浙江高等学堂,在校受到国学教授、南社名诗人陈去病的指点,诗艺日精。毕业后回温州,先创办吉士小学,任校长,后被瓯海海关监督冒广生聘为秘书。...[详细]

陈树森 [公元1895年-1949年]

  • 陈树森(1895—1949年),字竹筠,祖籍泗孟乡,后迁居县城。 民国5年(1916年) 陈树森在东兰高等小学毕业后,适韦拔群募兵百余人到贵州投讨袁护国军熊克诚旅, 陈树森跟随入伍。民国6年,熊克诚保送陈树森进入贵州陆军讲武堂,毕业后,陈树森在护国军中任见习排长。时川、滇、黔军阀混战,其部队...[详细]

陈石民 [公元1895年-1968年,蚕丝业教育家、实业家]

  • 陈石民(1895~1968),字锡昭,又名基陶。蚕丝业教育家、实业家。出生于嘉兴日晖桥,原籍新昌县西坑村(今属镜岭镇)。少年丧父,家道艰辛,发愤苦读,以第一名考入杭州甲种农校,每年获得第一名官费奖学金。毕业留校,并协助新昌县知事金城调查新昌土特产,写成《新昌农事调查》载入民国县志。1919年(2...[详细]

陈铭玖 [清][公元1895年-1831年]

  • 陈铭玖(1895—1831.8)又名陈鼎,中共党员。东兰县武篆平江乡人,1923年中学毕业后投入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民革命,系当时农-动的主要骨干之一。当年秋,为开辟新区,陈铭玖受命以农运特派员身份到都安进行革命活动。10月陈铭玖在镇江乡中和村弄乃屯主持召开古河、 丹桂、镇江、都阳、江洲等6乡农运...[详细]

陈荩民 [公元1895年-1981年]

  • 陈荩民(1895—1981),原名陈宏勋,天台县城人。1916年,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数理部学习。曾举办平民学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1918年加入北京大学、北京高师等进步学生组织的国民杂志社,任评议员,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活动。1919年5月4日-时,与匡互生、杨明轩、朱究庭等...[详细]

陈介石 [公元1895年-1966年]

  • 陈介石 (1895~1966) 陈介石,学名陈迪光,号介石,浏阳县镇头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1916年6月毕业于长郡中学,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升人本科法律系,1923年毕业后任《民声报》,兼天津汉文《泰晤士报》社论编纂。同年12月返湘,次年1月受聘任长郡中学国文教员...[详细]

程铿 [公元1895年-1968年]

  • 程铿(1895—1968),字希曾,永康岩下街人。因学业成绩优异,以公费生毕业于金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继而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毕业后于上海四马路开设美术馆,兼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函授部教授。善绘人物山水,精于照相放大,擅长雕塑。当时竖立在上海江湾劳动大学、南京中山公园的孙中山铜像、上海哈同公园的哈...[详细]

陈熹 [公元1895年-1965年]

  • 陈熹 (1895~1965) 陈熹,字企濂,号熹之,浏阳县柏加山人,清光绪二卜-年(1895)生。192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同湘后先后担任湖南省直甲农、一农、高农农科主任和群治农商专科学校农科主任、省农业改进所技正。 1934年他任广雅中学(今长沙市7中)校长,筹集经费在丝...[详细]

周良通 [公元1895年-1974年]

  • 周良通(1895~1974年) 周良通,字元达,今城关镇建设东街人。周的祖父善泥水技艺,代代相传。他幼读私塾,喜爱画画,少年时由胞兄良立带教泥水技艺。他学艺勤奋,擅长绘塑技术,通过父兄指点,不数年即以快、好、巧闻名。 他砌砖、翘栋角、粉刷墙壁,均匀平整,光润无痕。能在栋面、水墙、亭、榭、...[详细]

周继英 [清][公元1895年-?]

  • 周继英,原名桂香,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生于上杭在城里(今临江镇)。15岁因家境贫困辍学,回家跟其父学裁缝。学成后,只身到龙岩郭耀成缝衣店做工。 民国14年(1925年)夏,结识了龙岩有觉悟的革命知识分子郭滴人,在其帮助、启发下,逐步萌发投身革命的强烈愿望。 民国15年下半年,闽西...[详细]

周从化 [公元1895年-1949年]

  • 周从化(1895—1949),男,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早年辍学从军,后进入陆军大学学习。经历了辛亥革命、川军内战、北伐与抗日战争。1944年参加民主同盟,后参加中国共产党,开展军运策反工作。1949年8月20日遭逮捕,后押解重庆“中美合作所”白公馆监狱。1949年11月27日在重庆大-中殉...[详细]

郑寿山 [公元1895年-1964年]

  • 郑寿山(1895~1964) 郑寿山,广东吴川人。从曾祖父郑万楷起,一家四代从事木偶戏,他的父亲郑魁元更被誉为“木偶戏状元”,在东南亚颇负盛名。郑寿山从小受到熏陶,四五岁就学着摆弄木偶。他刚满7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 清光绪三十年(1904),郑寿山随兄长郑富春到香港、新加坡一带演出谋生...[详细]

张之朴 [公元1895年-1945年]

  • 张之朴,1895年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县(今偃师市)山化乡牙庄村一户贫苦佃农家庭。他从小爱读书,但父母无法供他上学,他跟着邻居武介人读了四书五经,认了一些字。 青年时期的张之朴,血气方刚,富有正义感,爱打抱不平。辛亥革命后,张之朴曾参加反对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护国护法战争。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详细]

张文伯 [公元1895年-1973年]

  • 张文伯(1895--1973)字国华,辽宁省辽中县人。1921年于沈阳小河沿医专毕业来到双城堡,在西北隅永德堂胡同开设大北医院。1940年建楼于北二道街口作为医院院址。当时医院设有手术室、病床,在双城中、西两界个人开设的医院中,其规模最大,设备也较完善,而他本人又精通小儿科,妇科和骨科,为人治病...[详细]

张万贵 [公元1895年-1960年]

  • 张万贵(1895-1960),艺名粉莲花、铁橛子。黑龙江省兰西县太平山村人。1914年从艺,拜黑龙江北派唱手傅金才(艺名傅七石子)为师,常唱蹦蹦戏,先工上装(旦),后唱下装(丑)。 1921年前后,经常与张景海、徐双喜、贾云楼、白国凤、崔盛金、徐生、金宝山、金娃子等艺人,流动演出于呼兰、...[详细]

张化南 [公元1895年-1944年]

  • 张化南,1895年生于河北省隆平县莲子镇。这是一处地势低洼、夏秋多雨的小乡镇,因盛产莲藕又名莲子坑。当年父亲把年幼的儿子张化南送入私塾时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他成为莲子镇一个守本份的教书先生。而多年之后,张化南却毅然投身于爱国斗争的洪流之中。 1915年张化南考入直隶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当时学...[详细]

叶渊俄 [公元1895年-1936年]

  • 叶渊俄,字宪栗,号继高,清源乡清源村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 渊俄12岁私塾毕业后,随父学医,便崭露头角。其父送他到福州,在英国人办的柴井医学院学外科。经2年多的深造,于民国21年(1932)回乡,在清源开设外科诊所,专治刀 外伤及皮肤病。由于渊俄医术高明,清源周围百里内的病人都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