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元煦(1894~1942),又名赵光华,句容行香乡蒋庄村人。1914年从栖霞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上海、汤山、句容县城、东昌、行香等地教书。 1937年,日军侵华,县境沦陷。蒋元煦与同事相约去四川,因途中走散,复返家乡。1938年,在樊绪经、樊玉琳等教育界人士抗日救国的影响下,毅...[详细]
胡簋铭(1894-1976) 本县坦直乡胡家宅人,出身于乡绅之家。中学毕业后,因其父胡可桢在日本经商,乃东渡日本帮办,1912年回国时,从日带回了6台手摇织袜机,在新场镇创办了安定袜厂。他善于经营,没几年竟发展到百余台袜机,所产“象头”牌纱袜,远销南洋诸国。为袜厂照明之需,又与人合办昌华碾米...[详细]
傅连暲(1894~196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字日新,化名郑爱群。1894年9月14日生于福建省汀州(今长汀县)一个贫苦的码头搬运工家庭。少年时代先后免费就读于基督教会兴办的崇正小学、中西中学。1911年考入亚盛顿医馆,半工半读学习西医,191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聘任...[详细]
冯汉英(1894—1939) 国民革命军军官,抗日烈士。岐山县青化镇西街人。渭北三武军官学校毕业,历任陕西靖国军排、连长。抗日战争爆发时,任国民军十七路军中校团副,参加了阻击日寇的徐水、石家庄、滹沱河诸战役。常语:“我们绝不能当-奴,大丈夫宁可死在战场,而不愿死在炕上”。民国26年(1937...[详细]
房子谦(1894—1978) 字振益,陕西省临潼县关山镇人。世居宝鸡市金台区中山西路。青年时在虢镇“庆衍宏钱庄”当学徒,后以做小买卖为生。他酷爱文艺,尤嗜清曲。民国初年到凤翔投师学艺,经数年日夜苦练,三弦、板胡、笛等乐器皆通,尤以三弦弹奏为最。他喜交当地民间艺人,广采博纳,出师时已达...[详细]
方庆云(1894.1~1969.10),河北省人。酱肉名师。方庆云早年在冯玉祥部十五旅从军,历任炊事员、战士、班长、排长等职。退伍后,经人介绍到开封名店长春轩酱肉铺从事酱肉制作。该店以传统名产,具有独特风味的五香兔肉享有盛名。方庆云经过苦心钻研,逐步掌握了卤制五香兔肉及多种酱肉的技艺。 19...[详细]
董仲明(1894~1932年) 又名朗,四川成都人。受工人运动影响,民国11年(1922年)1月毅然放弃出国求学的打算,进入吴松镇大中华纱厂做工,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吴淞地区最早建立的党小组成员之一,领导和参与了吴淤地区的建团、建立工会和创办夜校等工作。民国13年,董仲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详细]
丁治磐(1894—1988),字似庵,江苏省东海县城北富安村人。1912年3月考入江苏陆军讲武堂步兵科一期,11月毕业授少尉,分在陆军第十六师赵念伯(赵声的弟弟)旅任长。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6月3日中午,蒋介石夫妇由北平飞抵济南。在空军第九战区司令部设行辕,召见山东国民党军政首脑王耀武...[详细]
邓云章(1894—1967) 名宗汉,宝鸡县晁峪乡人。18岁随祖父学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宝鸡县医院副院长、中医学校校长、宝鸡市中医院副院长。曾以猪苓汤治愈王子清“血尿症”,以炒黄连治愈魏某“便血症”。著有《医学日记》、《脉学心得》、《用药心得》、《医案》、《医语》、《验方实验录》、《...[详细]
戴邦达(1894~1944年) 戴邦达,字心印,又名听鹂,今头桥乡戴家村人。肄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文学系,后应南汇大团盛姓土绅之聘,设馆授徒。民国11年后,历任大团小学、泰日桥小学教员和头桥镇警董。民国 17年10月,因被指控为“共党嫌疑”,受到县警方搜捕。戴转逃沪上匿于法租界,半年后出...[详细]
曹福林(1894.4.10—1964.6.9)字乐山,国民党陆军中将,河北景州人,抗战名将。 1912年入北洋军陆建章部左路备补军,1918年任冯玉祥第16混成旅排长,后历任冯玉祥部连长、营长、团长、29师长,中原大战,投靠蒋介石,任14军军长,1935年4月9日晋升中将,1937年8月19...[详细]
朱文中(1894~1939),号佛公。武进县城(今常州市区)人。清末毕业于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宣统三年(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参加革命,在宁与师友秘密筹划响应“光复”事宜。组织学团,任军事分队长,配合革命军,将张勋逐出南京。接着率学生军赴沪驻守。民国2年(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脱...[详细]
周琦(1894—1985),江苏宜兴人。1917年毕业于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科,1918—1920年留学美国,之后在美国工作不到一年即回国。1927—1942年在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担任讲师。他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电机及变压器的第一人。相关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详细]
郑秾(1894-1933) 乳名木星,字桂山,青田县仁庄镇罗溪村人。革命烈士。 小学文化,练过武术,年轻时到上海做苦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政府在上海招募华工,应征去法国挖战壕,1917年,至俄国参加革命武装,为卫士,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退伍回国。1927年,再次赴苏,与苏联东...[详细]
1894年,出生于湖北省巴东县。 1905至1908年,巴东县高等小学堂学习。 1908至1914年,武昌昙华林中等工业学堂电机科就读。 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 1914年,赴美国华盛顿留学。 1917至1921年,在美国理海大学学习。 1921年,在美国毛纺机械厂实...[详细]
赵明远(1894—1955)原名赵光。回族。益都人。1930年被韩复榘任命为鲁东民团总指挥。1936年任山东省第五行政专署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曾当选“国大代表”。1948年携眷去台湾,1955年在高雄病故。...[详细]
张志让(1894~1978) 号季龙,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武进人,世居青果巷贞和堂。民国4年(1915年),张志让毕业于复旦大学,随后就学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德国柏林大学攻读法学。民国10年回国后,先后任北京大学及上海东吴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民国15年,...[详细]
张正振(1894—1978)东阿县张大人集村人。杂技艺人。自幼家境贫寒,童年给地主做小工,因不堪地主欺凌,逃到东阿县贺庄,被著名杂技艺人张鹏芳收留为徒。 他学艺刻苦,基本功扎实,经4年苦练,终成一身绝技,尤擅“顶功”。他不但能表演上刀山、钻席筒、二人抬杠子等节目,还善演戏法。出徒后,单走江湖,以...[详细]
张干臣(1894—1952)民族工商业者。寒亭区寒亭村人。求学时期就有振兴实业、富国强民的志向。20岁时,抱着学习外国经验、振兴国家实业的宏愿,凑集资金, 赴日留学3年。回国后,先任齐鲁大学教授,后又谋得济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教务主任之职。1925年,与同乡技师郭立平、技工马长明、王寿之在校实习工...[详细]